V观财报|华正新材及时任董秘被监管警示:回复5.5G业务不客观不完整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08 17:42:57作者:橙橘网
锅圈,“杀”出来了!“杀”出一个“低阶度创业、高阶度进化”的激昂故事,“杀”出一个大消费平台,“杀”出一个“消费平权”,“杀”出一条大消费产业的金光大道。
撰文 |周健
锅圈“剧本杀”
11月2日上午,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敲锣上市。股票代号2517.HK,全球发售6880.28万股,每手400股,每股售价5.98港元,募集资金净额3.565亿港元(超额配售权暂未行使)。开盘仅半小时,股价升至6.06元,总市值165.97亿元,盘中最高涨幅 6.09 %。全日成交量443.28万股,成交额2674.11万,最新总市值163.78亿。
这是这家立志于打造“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网络”龙头企业的新起点、新征程。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截至12月31日止,净利润分别为-4329.20万元、-4.62亿元、2.30亿元,其成长性在中国大消费品牌中屈指可数。实际上,从2017年1月在河南郑州开出第一家门店,到2022年12月签约门店数量超过万家,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锅圈从火锅食材领域的一批黑马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超万家的家庭即食、即热、即煮、预制食材连锁品牌。
其不断走向成功的历程,诠释了一家诞生于中原、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不断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的草根企业、平台型公司的蜕变之路,与蜜雪、巴奴、致欧、舌里、姐弟俩、小花妞、代字行等一起,共同组成了河南新消费的庞大矩阵,代表着中国食品餐饮行业一种重要的重塑发展新势力。
探究起来,这一切的发生绝非偶然。学习锅圈好榜样,学习巴奴好榜样,学习蜜雪好榜样……有一些共同性的基因和经营逻辑、演进历程造就了它们各自的今天,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锅圈的体系和经验,称得上是其中的一个“集大成者”。
上市,毫无疑问是检验这种成功的一个衡量器。业内的情况是,当锅圈上市的消息传出,不少类似的进入排队的企业都在翘首观望,都在通过它来对标自身。
大家都在互相学、争相比,谁跨过“那条河流”,谁就会给后来者“趟出一条路”。自然,这世间的路本就很宽,走在前面的,很不容易。
中国的“万店连锁”品牌目前已有7家,华莱士、正新鸡排、锅圈、蜜雪冰城、绝味鸭脖、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但唯有锅圈,目前在上市层面形成了突破。
需要创新。需要执着。需要胆识。需要耐力。需要智慧。
锅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几年逆“市”上扬,我们身边产生了一个“独角兽”,也产生了一家灯塔企业。卫哲说疫情期间锅圈的存在,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感觉很温暖。诚哉斯言!说它是大中原产生的一个国民品牌,并不为过。
锅圈“十学”
锅圈值得学习的地方有许多,在此只提纲挈领列举十项,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加以详解。
1、身处底层的坚韧不拔的草根创业学。
这主要指锅圈老板杨明超的平民本色、连续创业、顽强成长、永不言败,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家精神。
锅圈创始人杨明超199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1998年从机关行政单位辞职创业,回到老家养殖波尔山羊,“学会了治疗羊的各种疾病,会给羊做剖腹产,还能上手给羊做胚胎移植”,5年赚了数千万;而后开过小饭店、干过麻辣鱼,做过啤酒代理和餐饮公司。
又是7年过去,杨发现了休闲餐饮的商机,创立“室外烧烤+啤酒”的啤酒花园模式,4年间在郑州建了17家啤酒花园,年营业额一度做到了1.2亿元。
很快,杨在啤酒花园的基础上增加了火锅业态,打造出“柔时小板凳吧式火锅”,以在酒吧里吃火锅的独特风格,一度风靡郑州。但随之而来的“小板凳吧式火锅”跟风潮,却也让这一模式走向了末路。
经历了餐饮创业的起起落落之后,杨明超开始了向食材连锁赛道的探索。2015年,杨明超、孟先进及李欣华成立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在郑州开出第一家火锅食材超市。
此后的故事就具有令人感叹的传奇性了。
2018年前后,餐饮B2B看上去还并不是一个性感的生意,2019年年底锅圈食汇门店数量也刚刚达到1600家。但是随之而来的疫情,则让锅圈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从2020年至2022年,锅圈以每年2855家、2568家、2352家的门店数量逐年递增,直至2022年,锅圈门店数量已经达到9221家,涵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到2023年9月,门店数量已经接近1万家。该公司的整体收入也从2020年的29.6亿,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71.73亿元,三年间翻了一倍有余。
郑州福元路上的锅圈首店,2021年营收625万元,单平效达到近10万元
与此同时,锅圈倾力孵化或打造的其他连锁渠道品牌、供应链平台、生产端产业园,也如连珠炮般多业并举、乘势而上,形成一个生态丰富、结构完整的“锅圈系”。
今日锅圈上市,只是展现出“锅圈系”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没有长期积累和触类旁通、自然生发的认真探索,绝不至此。所以,这世间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平民创业者杨明超,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必然之路”。
这里面,有一种企业家精神在。即如此次上市,杨明超11月2日在朋友圈中发的消息是:“2023.11.2,翻篇了,回家干活!”再早两天则说:“一旦有了使命,创业哪有止境呢,每趟过一个时间的节点,都将会迎来下一个更难的挑战!在这个节点上,与伙伴们击个掌、碰个杯,继续前行,好好吃饭,好好干活!”
2、始终立足市场的企业经营学。
这主要指锅圈创业过程中体现的强烈的市场导向、精准的市场定位、既快又稳的发展节奏、和谐的产业生态机制、长远的价值取向。每个企业面临的市场诱惑太多,但锅圈自始至终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坚守自己。
对经营消费品的企业而言,离政策近还是离市场近,许多时候还真是一个问题。
拿紧贴市场、精准定位来说,锅圈认识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90 后”、“00 后”思想观念的转变,“懒宅”群体不断壮大,在25-34 岁的人群中,有41%以上是“懒宅”人群。锅圈定位“在家吃饭”场景,“在家吃饭”市场规模由2016 年的1.6 万亿增长至 2020 年的3.2 万亿元,预测2025 年其市场规模可升至 6.5 万亿元。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锅圈在做的是“食材食品化、餐饮零售化”,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营养丰富的餐食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锅圈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了不断培育新场景,拓展新品类,逐渐将产品由精到深。在他们那里,把火锅场景做好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开始做烧烤,第三步又做预制菜。锅圈卖的产品中,95%以上是“锅圈食汇 ”自有品牌,多数 SKU 是“单品定制代工”模式下定制生产。
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锅圈食汇的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包括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合计710个SKU,一路绝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额计,锅圈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3.0%,在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而按零售店数目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也成了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零售门店网络,并积累实现了超过1亿份线上线下订单。
3、以需求变化为矢量的产业链反向构造学。
锅圈以自身卓有成效的实践,破解了一个难题:变“产供销”为“销供产”,变“一二三产融合”为“三二一产融合”,实现食品产业商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对河南以及中国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过去产品短缺或没有精细化的时代,企业一般是先决定生产什么,然后考虑怎么运、怎么销,以生产化思维布局市场。锅圈的发展,则是典型的先发现消费需求,然后建立渠道和销售体系,而后打造自身供应链,建立“生产什么”并直采的工业园区,实现以三产带动二产、二产装备一产,推动供应链上行建设。
具体而言:
销售链建设——锅圈数字化门店和 i 锅圈商城,是感知市场变化的末梢神经通过发现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变化,并反馈给供应链体系,快速反应,快速调整。
供应链建设——锅圈通过数字化中台建设,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以销售链 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实现 C2F 反向供应链;通过华鼎供应链车辆平台、18 个省级区域仓配中心全国组网,构建县乡冷链下沉能力和保供能力,支撑锅圈万家门店拓展与运营。
生产链建设——充分发挥河南省比较优势产业,面向市场面向供应链招商引资, 产业集聚成园做产业增量和资本增量,打造澄明食品产业园平台生态;分布式单 品单厂, C2F 订单化生产,打造数字工厂、智慧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探索河南食品工业发展新模式。
4、以类似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生产经营,重构产业园(集群)。
我们往往很困惑,作为一家先期具有商业基因的企业,锅圈到底如何延伸去做工业型的食品加工产业链?能“混搭”和“融合”吗?度和界在哪里?做重资产布局的经营风险如何界定和隔断?
从上游来看,锅圈已整合 600+家上游 ODM 和 OEM 工厂, 其中 31 家为上市公司;在上海、成都等地建立了 6 个食材研发中心,整个产品研发品控团队共约 300 人。同时,联合华鼎供应链建立了 18 个现代化中心仓、 30 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 1000 多个冷冻前置仓,以搭建用于连接门店及工厂之间的物流体系。
依托门店端迅速发展, 出于稳定供应链需要, 锅圈不断向上游延伸,先后投资了和一肉业、丸来丸去、澄明食品、逮虾记等大单品生产企业。这就是2019年开始建设的澄明食品工业园的由来。
该工业园规划占地面积 6000 多亩,目前入驻企业包括澄明食品、和一肉业、茂源肉业、丸来丸去、大家旺、伟红椒业、野火烧、粉粉到来等10数家食品生产企业。2022 年产业园产值 35 亿元,用工超 2000 人。
传统的大型生产型组织,内部关系往往相互交叉、盘根错节,或由集团整体管控,或彼此互相担保,或人员轮换委派,或厂区混为一体。但锅圈澄明园区内部的10几家企业各产一品(类)、互无关联,每一家企业都有专职专业性运营团队和独立的财务核算,只和杨明超等少数个人形成合伙合作制,并共享锅圈的华鼎供应链和锅圈终端渠道。
这也是锅圈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和一肉业,几个合伙人要么是锅圈的供应商,要么是专业的养牛大户,要么是专业的投资人,他们和丸来丸去、大家旺、伟红椒业等澄明产业园的其他企业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有效做好大集团制经营管理风险的有效分离、切割和把控;每一家企业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彼此之间没有产权联系和融资担保,即便单个企业出现风险,也不会波及其他企业。
前几年,河南不少企业如众品、大用、永达、雏鹰、中鹤等企业出现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象,教训不能说不大。
锅圈和巴奴等企业一样,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利用自己的渠道和源源不断的消费场景,聚焦细分领域打造明星大单品,输出巨大的“选品”“造物”能力。
短短5年时间内,锅圈用分布式经营模式和或参股、或控股等掌控方式激活了鹿邑产业聚集区,让其中不少已经荒废食品厂区“焕发出新生命”,让“一头牛”(和一肉业)、“一只鸡”(大家旺食品)、“一只羊”(茂源羊业)、“一个番茄”(澄明食品)、“一个丸子”(丸来丸去食品)、“一个辣椒”(伟红椒业)、“一根肥肠”(胖嘟嘟食品)、“一串鸡翅”(野火烧食品)、“一碗好粉”(粉粉到来食品)、“一锅好汤”、“一只猪蹄”等不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极为明显。
现在的锅圈,已成了一个超级孵化器,它在广西北海投建的逮虾记目前已成为虾滑品类的头部企业。
他们自己,将此总结为“循环联动”(产业循环+资本循环+土地等资源循环”)和“一二三产联动(农业、工厂、销售)”的“双联动”生态发展模式。
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是以实体经营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效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带动“三农”经济长足发展。
所以,假如我们能以这类企业为主体去重构更多传统农区的闲置产能,假如我们能将“销供产一体化”、“分布式运营”、“聚焦品类、错品经营”的价值导图推广开来,那么,目前我们身边存量巨大的产业项目、产业集群或产业园,无疑将会找到一种新的激活方式和发展途径。
5、独立的供应链建设,让锅圈身强力壮又极为独特。
在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锅圈的供应链体系建设。因为除了产能以外,冷链物流是另一个决定餐饮零售品牌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关键因素。
2019年,锅圈处于内部发展的需要,孵化了华鼎供应链。经过 4 年的狂奔,华鼎供应链已建起覆盖全国超八成下沉市场冷链物流网络,在线撮合交易超 100 亿元。目前属于冷链零担下沉市场行业领先者,依托国内领先的软硬件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高效协同的一站式冷链服务方案。
截至目前,华鼎供应链已在全国整合布局17大现代化中心仓、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1870 条干支线网络 ,链接700 余家上游工厂,10万余家下游终端门店,通过华鼎自主研发的 SAAS 系统,搭建起“门店-仓储-物流-工厂”一站式供应链体系,辐射全国 20 多个省、243 个地级市、1749个县。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冷链百强企业”、“全国冷链运营创新企业”、“河南省冷冻食材数字化供应链示范平台”等国家和行业荣誉,并参与国家城乡高效配送服务标准的制定。
2019年,华鼎供应链“接入”锅圈,全国大部分门店当即实现次日达, 让后者的整体物流费用下降了 1/3。
目前,华鼎供应链已形成五大服务化产品(冷链仓配、冷链到店、冷链零担、冻品销售、供应链金融)和“一网两平台”的发展模式。它不仅为锅圈上下游产业链服务,还为行业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截至目前,华鼎的客户中,快餐客户占比57%,饮品客户占比7%,火锅客户占比34%,其中有许多都是行业巨头。
这就是“超级供应链”的魅力,而它们正是由锅圈这样的头部品牌企业带动形成的。目前,河南省内的蜜雪冰城、巴奴火锅等,都像锅圈那样不断完善自身的冷链技术及装备、中央厨房、供应链物流、品牌策划设计等,逐步形成了各自行业领域内的“超级供应链”(如蜜雪冰城基于自身的蜜·大咖国际体系,以横轴“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核心品类和纵轴“设备、包材、RTD(即食饮料)”,向行业开放供应链资源,提供一站式饮品解决方案)。
这是一种不约而同的市场创新。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华鼎供应链和锅圈,是两个并行发展的平台体系。
6、以数字化的穿透能力推进“三链”咬合和重构;在建立消费互联网大平台的基础上,积极与产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和融合。
总结前面,锅圈商业模式的最大特点可用这样一段话来简明概括:“锅圈系”5年并行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对商业本质多快好省的洞察、对市场的敏感和贴合,以数字化贯穿销供产重构,销售链、供应链、生产链多链并进,协调发展,三二一产融合,打造反向供应链,构建平台经济。
注意,这里面一个关键要素是“数字化贯穿销供产重构”——因为正因做到了这些,锅圈才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消费型互联网平台,才成为这样一个发展势头迅猛的独角兽。
锅圈的数字化业务,早在它们拥有100家店面时就已经开始。这几年,他们总共配置超 600 位 IT 技术人员、 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 6 亿元,打造了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云信息中心平台,通过对沉淀在信息系统中的海量用户数据进行推导、演算,获取客观真实的用户行为偏好,反哺运营管理和决策制定,成为锅圈跨区域支持万家门店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门店运营管理系统有利于锅圈门店扩张开店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数据, 包括选址、签约、门店信息、资产管理等均能在线上完成并存储。
所以,自数字化系统推出以来,锅圈的门店运营团队每名员工管理的门店平均数量由截至 2020 年 12月的 3.2 家,增加至 2022 年 12 月的 10.7 家。
2022 年,锅圈战略升级 APP 并着手开发线上商城“ i 锅圈”,持续加码数智 化建设, 提升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运营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 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闭环,顺应餐饮 5.0 时代发展趋势。升级后,通过后台系统,门店人员可详细了解店内每日销售额情况、出货量情况、用户购买偏好情 形等,使门店运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支撑,形成智能化、信息化系统,有助于提升门店管理精细化程度。
这张图表,藏着许多“锅圈系”的发展密码
2022 年底,锅圈开发的线上商城“ i 锅圈”落户于河南郑州市金水区,并以郑州市为试点,正式启动“一店一铺一库”的战略计划。这样一来,锅圈就完全实现了门店在线、供应链在线、工厂在线及组织在线,将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完全合为一体(如图)。
某一产业领域的消费互联网平台成为巨无霸后,具有强烈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其他后来者往往难以超越并取代,淘宝、京东等都是如此。锅圈正在这样做,而且它有可能还有走得更远,以自身独有的方式、以“销供产一体化”和“分布式运营与控制”的模式,进一步和一些食品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无缝对接,做成淘宝、京东它们也许能难以做成的事(因涉及商业秘密,在此省略部分内容)。
为什么能这样?因为锅圈的产业主体,主要在农业、人口大省河南。这里能和它对接的农业和食品资源太多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在于思维的穿透性,价值观的穿透性,智慧的穿透性,要知道,世界万物中,人最具有无限穿透性。
7、善于与资本市场共舞,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创造了融资和上市的传奇。
截至现在,锅圈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这一点,说出来可能没人信。但事实就是这样,它和它孵化企业之所以近几年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保障力量就是不间断的直接性股权融资。
2019年,锅圈获得不惑创投 4500 万 A 轮融资,同时引入重要的产业投资方三全食品,完成 A+轮融资。
2020 年锅圈 App 正式上线,年底门店数量达到 4300 家,很快获得御基金、 IDG 资本、不惑创投 5000 万美元 B 轮投资,及嘉御基金、启承资本、IDG 资本、不惑创投 6000 万美元 C 轮投资。
2021 年 3 月获招银国际、天图投资 3 亿美元的 D 轮投资, 同年8 月再次获茅台建信基金、物美D+轮投资。
本次IPO,华泰国际、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其他包销商包括招银国际、中州国际、广发证券香港、光源金融、富途证券、老虎证券、利弗莫尔证券、元库证券、胜利证券等。基石投资人中,恒顺集团通过恒顺醋业(600305.SH)认购650万美元、恒顺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欣鑫认购350万美元、秦英林和钱瑛夫妇的牧原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钟鼎资本认购1000万美元、中粮资本(002423.SZ)通过COFCO Capital Fund认购830万美元,合计认购283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
自2019年至2021年,锅圈前后完成7轮融资,共募集资金28.29亿,公司估值达130亿。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等,都进入锅圈豪华朋友圈,成为锅圈快速发展和上市一跃的重要推手。
本次IPO,锅圈计划将募资所得用于以下四大项目:约40.0%用于通过提高产能及效率以增强该公司的供应链能力;约40.0%将用于开设及经营公司的自营店;约10.0%将用于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以及升级和购买相关设备;约10.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性公司用途。
锅圈的“飞轮”,在资本力量的加持下转动得越来越快。
同样纳入计划的是,杨明超他们孵化、打造的华鼎供应链、和一肉业等,也将启动上市辅导进程。前一阶段,有人质疑锅圈重整宋河酒的能力和决心,毫无疑问是小看了它。
“锅圈系”,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项目孵化平台,其资本化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8、根据市场发展实际,完善了“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生产、经营核心在内”的区域布局。
锅圈实行“郑州+上海”双总部管理,这主要是出于融资、资源整合、人才引进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类似的,我们看到巴奴将管理总部搬到了北京,零食头部企业小花妞迁徙到深圳……过去我们多站在地方立场上对此感到不解,但细想想,这恰是对河南本土经济的一种促进。
因为,把来自全国的资本、优秀人才和其他资源“拿过来”,帮助企业做强做大,突破本区域内的相关瓶颈,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区域经济,这难道不都是一件好事吗?
近几年,“锅圈系”将华鼎供应链、澄明食品工业园放在老家,巴奴将越来越多的食材直采地建在河南,这种“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生产、经营核心在内”的模式,恰恰是河南企业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循环的重要体现。
当然,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但对企业如何引、如何留,这真需要下大功夫。河南的经济优势是交通、区位、资源、人口,等等,最起码,企业做供应链,发展消费型、产业型互联网,这里得天独厚。所以,不用太担心。
与牧原高管在一起
9、创造“锅圈速度”,逆“市”而上,善于抓住风口机会,促进消费平权。
这一点不用详述。
值得强调的是,锅圈在创造了一种发展速度的同时,还保持了内部的均衡、平稳、和谐发展,始终以“消费平权”和“共享共创”的价值观作引领,这让它显得极为独特。
当然,如前所述,这一切可能都来源于厚积薄发。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一种体量,既快又稳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留待以后深入探析。
杨氏父女俩
10、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互联网市场文化的融合性吸收,创新性体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经营哲学。
要知道,锅圈走到今天,正是靠着不断的跨界融合、强强联合,在新消费趋势中不断出“圈”,通过“差异化+细分化”切中市场空白,并以“场景化+主题化”创新拓展新消费场景,开辟了一个接一个新赛道和新品类。
锅圈如此,华鼎供应链如此,澄明食品工业园那些源源不断的“一”,更是如此。
这些产业布局,以及其内部分布式的组织架构,其实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经营哲学观的具体体现。杨明超系鹿邑人,大学学中文,老子等人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道儒思想不能说对他没有影响。
他出道后从事的行业又比较多,基本上都与吃有关。大消费潮流下,数字化和互联网让他的想象力张开了翅膀,并一个接一个变成现实,这也是时代对他、对锅圈的成就。
“低阶度创业、高阶度进化”的范本
对锅圈,值得说的还有许多,比如它高举高打的品牌战略、执行力强大的经营团队,等等,都构成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特别是,作为草根型企业,锅圈“低阶度创业、高阶度进化”的发展轨迹,诠释了只要方向正确、踏实肯干,“民生产业不低端、传统产业不传统”一定会变成现实。
当然,快速成长的锅圈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重经营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比如如何整体打造企业文化体系,比如如何动态性厘清扩张边界,比如如何更好地履行乡村振兴等社会责任,等等,企业上市后都不得不认真筹划和面对。
好在锅圈还很年轻,年轻的锅圈创新力极强。既然“销供产”“单品单厂”“分布式运营与控制”等都能为整个业界带个好头,那么,上市后的锅圈、准备以消费互联网深度链接产业互联网的锅圈,一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本文作者与杨明超在香港联交所合影。感谢徐云峰等朋友提供基本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