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4次修订,精华浓缩: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简明版)》新书来了

更新时间:2023-11-15 20:30:58作者:橙橘网

28年,4次修订,精华浓缩:王浦劬等著《政治学基础(简明版)》新书来了

国内最早的政治学经典教材之一

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28年

目前仍在继续完善中

如果你曾学习或了解过政治学

那么,这本书,你一定不会陌生

它就是政治学经典教材《政治学基础》

现在,这本书的简明版和大家见面了


新版修订

自1995年本书第一版面世至今已经28年了。二十余年来,许多同行和学生采用《政治学基础》作为政治学及相关专业教育的教科书,作者也因此屡屡得到同行和学生的诸多鼓励、关心和帮助,尤其是收到教学和就学者的不少反馈意见。根据这些意见,作者决定把《政治学基础》一书分成两个版本,即《政治学基础》(简明版)《政治学基础》(第五版),前者主要用于政治学及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育,后者主要用于政治学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鉴于专业教育对象和功能,《政治学基础》(简明版)的修订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科生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既是政治学基础理论素养的养成,更是政治学专业知识素养的养成,为此,在内容深度上,《政治学基础》(简明版)着力于专业知识的陈述。

(2)2018年教育部发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政治学类本科设置“国际政治学概论”必修课程。为使教师能够集中时间完成本科生必修课“政治学原理”和“国际政治学”的课程教学,《政治学基础》(简明版)不再保留“国际政治”编。

(3)《政治学基础》(简明版)的内容构成更多采用政治现象内涵阐述和特征分析、政治学理论和知识陈述的方式,大幅度减少政治学理论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方式,删除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逻辑演绎论述。

(4)本科生的专业理论教育和训练需要相对成熟和稳定的理论逻辑和知识体系,因此,《政治学基础》(简明版)倾向于以此为标准选取课程内容。

作者简介


王浦劬,1956 年生,江苏盐城人。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荣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批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学术称号,并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等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编著《政治学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与策论》等教材和学术著作 16 部。主编“当代中国治理研究丛书”“国外政治学经典教材”“国家治理研究丛书”。主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牛津政治行为研究手册》等学术著作 11 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以及Research Policy 和 Asian Politics & Policy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0多项,以及中美、中英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3项。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的重大判断,认为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社会形态即利益,是人类社会和政治的本质和内容,据此将其设置为政治学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转化为利益政治分析范式。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辩证逻辑求解政治逻辑,以矛盾互动透析政治互动,对于包括阶级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的两重性展开分析,确认以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互动达成人的需求和利益,是社会政治的意义所在,由此按照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两条逻辑主线,分别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最后,按照社会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引起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互动发展,分析和阐述了政治发展现象,形成了具有原创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政治学基础理论体系。

内容节选

一、什么是政治?

政治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出发,阐述过不同的政治观,其中,关于政治含义的代表性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政治是对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中国儒家孔孟学说及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都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和评价标准的把握。

但是,这种政治观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而不能现实地、深刻地揭示社会政治生活。

(2) 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中国历史上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16 世纪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把政治归结为权力或以权力为中心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不过,权力政治观没有正确说明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全面和不深刻的。

(3) 政治是管理公众事务。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政治界定为管理公众的事。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众事务来探讨政治含义的,亦不在少数。认为政治是对公众事务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是,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

(4) 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此后得到广泛运用。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

(5) 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在古代中国,神权政治观成为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在西方中世纪,神权政治观成为支配性的政治观。显然,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当代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这些政治观虽然力图从不同角度揭示政治的内涵,有些还不同程度地触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性,可是,由于受到历史的和认识的局限,它们并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含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批判、扬弃性地吸收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定义中的有益要素,我们认为,政治可以定义为: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政治权利,进而实现其利益要求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什么是政治学?

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是,由于人们对于政治的含义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政治学含义的确定也各不相同。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3)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4) 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一切政治现象或政治形态的科学,或政治学是政治制度学、政治行为学、政府学,等等。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政治学作为研究政治的科学,其含义的确定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上一章对政治的定义可见,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首先,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关系的本质规定性是政治学研究的本质性内容。同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如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这些形态也都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其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政治学要深入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运动。最后,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

(以上内容摘编自《政治学基础(简明版)》序言和第一章。)


本书目录(↑上下滑动查看↓


政治学基础(简明版)》

(配课件)

王浦劬 等 著

ISBN:978-7-301-34468-2

定价:59.00元

2023年9月出版

编辑:贺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