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绵阳启动天气黄色预警防护措施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28 18:15:39作者:橙橘网
近期以来,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动作频频,备受市场关注。可以确定的是,北向资金所关注的一定是A股的核心优质资产。
Wind数据显示,A股银行板块颇受北向资金关注,截至2023年11月24日,银行板块是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五行业之一,持有市值超过1300亿。
以民生银行为例,wind数据显示,近20个交易日(10月30日至11月24日),北向资金净买入约2.18亿元,在43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在前列。北向资金持有民生银行占自由流通股本比从3.21%上升至3.48%。
在资本市场,北向资金代表的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机构,他们嗅觉敏锐,被称为“聪明钱”。需要追问的是,这些“聪明钱”为何青睐银行板块?
从市场估值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4日终,中证银行(399986.SZ)最新市净率PB仅为0.53倍, 低于近十年约98%的时间区间,估值已来到历史底部。作为顺周期行业,随着经济不断复苏上升,银行板块后市具有较好的反弹上升潜力。
财信证券的银行业11月月报研究报告指出,银行板块当前处于低位,绝对收益空间凸显,有望受到社保、险资等长线资金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从微观银行个体企业来看,在经历了2023年上半年的前期阵痛后,三季度以来,银行个企在逐步走出低谷,经营质效在提升,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内生动能正在逐步修复。
银行自身具备的内生动能,是企业基本面稳健改善的强大引擎,也是企业韧性向上发展的稳固基石。哪家银行的内生动能强劲,谁就能走在行业反弹“起跳”的前列。
毋庸讳言,2023年以来,受宏观环境以及让利等影响,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营收下滑、净息差收窄成为银行业共性的挑战。
挑战之下,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的忧虑情绪也有所增长,有些投资者在考虑银行板块还有好的投资价值吗?
市场对于银行业的忧虑无非出于两个方面考虑:风险和经营业绩。
从风险上来看,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是市场忧虑的一方面,特别是不良贷款引起的减值损失作为重要的成本支出,是影响银行经营的关键因素,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产者倾向于对银行业务风险经营能力进行低估。
从经营业绩上来看,净息差成为忧虑的主要因素。净息差是商业银行的利润之源,但近些年来受宏观环境、让利、信贷需求减弱等影响,净息差呈显著下降趋势,使得银行的经营业绩增长放缓或者出现小幅下滑。
不过,市场所担忧的情况,近期以来正在逐步改善。
宏观层面来看,金融机构在今年经济恢复进程中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比如,近期以来,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在房地产层面,提出了多项政策,以稳定房地产经营、支持房地产市场。
在地方化债层面,央行等监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强调了合理降低债务成本、优化期限结构等方式,落实化债工作,风险化解加速推进。
湘财证券的研报指出,在稳复苏和控风险政策推动下,银行房地产资产风险继续缓释,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案陆续落地,预计银行资产质量将维持稳定。
研报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企稳向好预期将推动银行估值修复。
微观层面,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大型商业银行扩表速度较快。三季度末,银行业整体总资产超400 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同比增长12.1%。
此外,数据还显示,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及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并逐步增强,三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1%,较二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6%,较二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净息差方面,A股上市银行2023年三季度净息差虽然依旧在收窄,但是部分银行净息差同比及环比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个别银行已出现上行。
比如,民生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息差为1.4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降幅好于同业平均,而三季度单季度,民生银行净息差为1.46%,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表示,继续看多银行板块,在负债成本率改善支持下,2024年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营收及利润增速稳步回升。
同时,经历前期的震荡,银行业的估值已经来到了近10年来的底部,机遇往往在底部蕴育。回顾二级市场历次底部行情来看,银行板块往往先于市场见底回升。随着经济复苏不断稳定增长,银行也将伴随着逐步回升。
站在当前的时间点来看,宏观层面上有利好政策支持,微观层面上银行业自身稳定中在不断改善提升,底部的估值带来复苏反弹的潜力。
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好转提升,风险释放接近尾声,“冰点时刻”已经过去,银行板块已经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其投资价值该被重新审视了。
《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作战打仗更重要地是军队内生的士气。
放眼商业,在经济回暖提升、银行业复苏反弹的“天时”下,“人和”银行个体自身的内生动能改善,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谁的内生动能持续提升,谁就能走在行业反弹回升的前列,引领行业估值“起跳”。
以最近一段时间受北上资金青睐的民生银行为例,对其内生动能的剖析,或能给行业预判提供镜鉴。
而银行最大的内生动能即来自于一系列战略落地后,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规模和质量。
对于这一点,资本展现了自己的洞察力。对于民生银行来说,之所以密集受到资金关注,其“经营业绩、资产质量等都在持续改善,基本面不断筑底给予支撑,内生动能在不断增强”才是关键原因。
经营业绩上,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营业收入1063.04亿元,同比下降2.11%;归母净利润为335.77亿元,同比下降0.60%。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来看,民生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降幅都在进一步收窄。
在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位列行业前三,并且是少数盈利较上半年提升的银行之一,民生银行业绩边际在改善。
拆分营收结构,民生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成为三季报中的亮点,在利息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非利息收入稳健提升,在不断改善营收边际。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非利息收入为290.96亿元,同比增长了19.08亿元。
营收与净利的改善提升,离不开资产和负债端的稳健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总资产达75220.77亿元,比2023年初增长了3.67%;公司总负债达68877.01亿元,同比增长3.69%,资产与负债双双稳健增长。
细分来看,银行的业务的可以分为批发业务(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个人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深耕客群经营,持续深化和完善公司业务营销体系改革,推动零售业务不断转型发展,赢得了市场认可。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的公司存款余额达30211.9亿元,较年初增长2.37%;一般公司贷款余额达23430.31亿元,较年初增长8.99%。
零售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的零售客户数12809.21万户,比年初增加625.98万户。其中,个人存款业务达11824.17亿元,较年初增长15.86%;个人贷款和垫款17722.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75%。
资产和负债端的双双稳增,为银行经营业绩提供基础,展现了民生银行稳健的经营状况。
如果说资产规模是基本面向好的基础,那么,资产质量则是决定结果的核心要素。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从架构、制度、流程、系统、人员、执行、监督、文化等八方面筑牢管理基石,多举措控制风险,稳固资产质量。
衡量银行资产质量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2020年以来,民生银行大力处置问题不良资产超过3000亿元,历史包袱不断出清,资产质量在不断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80.15亿元,较年初减少13.72亿元,减少了1.98%;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55%,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连续4个季度下降;关注贷款率为2.67%,较年初减少0.2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方面,民生银行前三季度拨备覆盖率为149.21%,较年初增长了6.7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32%,较年初减少了0.07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的连续下降,拨备覆盖率逐步提升,展现了民生银行资产质量继续稳固向好。
总体来看,民生银行的经营业绩在改善,资产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民生银行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步入持续稳健增长期。
面对民生银行的持续改善,不少券商给予肯定的评价。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得益于2020年以来大力度处置问题资产,资产压力或已过万重山,经营业绩有望迎来拐点。由于当前估值较低,经营业绩或将好转,上调民生银行评级至“强烈推荐”等级。
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大势不会变。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强劲内生动能的民生银行,或许将会和其他优秀的银行一起引领中国银行业向上起跳,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经济向上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