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云景里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

更新时间:2023-11-29 16:38:17作者:橙橘网

北京通州云景里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

11月29日,随着小区主路改造顺利完成,位于通州区的云景里小区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后续收尾工作完成后,整个项目将于年底全新升级亮相。作为通州区首个列入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项目,其改造过程中首创了“施工楼栋管家”服务模式,为旧城改造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参考样本。


实体样板展示区搬到小区施工现场

29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云景里小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项目部打造的实体样板展示区和材料样品展示区。在这里,居民可直观窥见管道、阀门、地漏等施工所用构件的类型及质量,做到心中有底。不仅如此,这里还详细展示了外墙改造的工艺流程,并把拆下来的上下水管道与新管道对比展示,让居民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现在改到哪一步了?下一步该干啥了?”一年多的施工过程中,这里成了小区居民孙大爷闲暇时最爱逛的地方,每次来到这里他都会仔细观看施工流程,对照自家的情况查验。如今,改造已近尾声,孙大爷遛弯儿时又来到这里,不禁感叹:“一年多时间,这就要完工了!”

作为北京市在存量规划时期推行的一项量大面广的城市更新重要实践,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北京各个区域火热进行中。由通州区重大办牵头、中建二局负责施工的通州云景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便是其中一个代表。据通州区重大办主任赵明介绍,作为通州区2021年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云景里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有16栋多层住宅楼,房龄已近30年,涉及居民672户、居住人口2300余人。整个旧改工程主要围绕外墙节能保温施工、外窗更换、室内上下水改造、屋面平改坡以及小市政施工等进行,旨在从外观到“肌理”对老楼进行全面升级。


不同于封闭式建设工地,在这里,项目改造与居民日常生活交叉度极高,而且还包含入户施工环节,来自业主、属地街道、社区等各方诉求的协调沟通也十分复杂,这些因素都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团队的管理能力造成了冲击与挑战。

精细化施工力求做到“一户一设计”

面对这些挑战,在施工前,中建二局项目团队就通过主动调研走访全面了解了居民的诉求,精心打磨改造方案,力求做到“一户一设计”,同时提前公示主材样品,最终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但更大的考验还是入户施工。施工前,90后项目经理唐华带领团队走进居民家中逐一沟通,并将诉求和问题解决完善在入户施工标准化流程方案中。以居民家中上下水改造为例,团队经过详细的方案优化,把原定7月份实施的上下水改造提前至2月份,避开了夏天用水高峰。进入居民家中后,施工团队铺设了地毯和薄膜,并注意做好地板、沙发等防护。改造期间,还在小区搭设了多处临时卫生间和3处高标准卫生间、洗漱间,并为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设置固定坐便式卫生间。改造完成后,又按照精装修标准对有损害区域进行了复原,力争把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坚持打好提前量,提前入户测量、提前进行管材切割加工,确保拆除当天就将管道恢复完毕,第二天恢复通水。”唐华介绍道。

通过优化施工工序,项目团队将原有15天才能完成的上下水改造施工缩短至7-10天完工,提前让居民享受到了改造成果。正是凭借细致周全的履约服务,小区改造中上下水改造同意率达到100%,外窗护栏同意拆除率也达到100%。项目也成为了北京市第一个外窗护栏100%拆除的旧改工程。


首创“施工楼栋管家”服务模式

能实现这些百分百,秘诀在于项目团队把物业式管理引入施工管理中,打造了“施工楼栋管家”服务体系,力求让项目改造更加契合居民需求。在“施工楼栋管家”体系之下,小区内建立了居民协调服务中心,项目部还选派8名专业施工员作为专职楼栋管家,每人负责2栋楼的居民协调事宜。同时,借鉴物业管理模式,项目设置了居民议事平台小程序。有问题时,居民可通过电话沟通、协调中心面对面沟通、小程序线上填报等多渠道进行反馈,项目团队则确保每项问题在24小时内有专人回访并解决。

在该机制下,居民的诉求可以迅速呈现在楼栋管家面前,再由楼栋管家协调分工,进行专业化处理。较为复杂的诉求,则由楼栋管家上门沟通,及时了解诉求进行针对性解决。截至目前,楼栋管家已累计统计居民诉求问题596条,解决率100%。据了解,项目首创的“施工楼栋管家”服务模式已由北京市住建委向全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享推广,为更高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样本和答案。


崭新的黄褐色楼体外观、整洁的小区环境、新增的小区活动空间……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云景里项目楼本体节能改造、上下水改造、屋面平改坡改造、外窗等涉及楼体的改造内容已经全面完成,正进行小市政道路改造收尾工作。“未来还计划引入社会资本为小区建设充电桩,通过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进一步增加小区的活动面积。”唐华介绍,预计整个项目将于年底全面完成。据了解,云景里项目将作为通州区标杆项目,成为今后所有旧改工程学习的榜样,“施工楼栋管家”等机制有望成为旧改“标配”。

文并摄/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