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咸阳大学生征兵入伍能减多少学费?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30 09:27:53作者:橙橘网
图源:视觉中国
上半年还在高调融资的光伏行业,下半年“遇冷”。
近几个月,光伏行业出现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现象,行业或面临着一次全新“洗牌”。根据钛媒体App统计,去年起,超过5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其中既有美的集团、中国燃气等全国500强企业,也有来自其他不同行业的公司。但目前,有近10家公司开始终止光伏项目。
钛媒体App梳理看到,包括皇氏集团(002329.SZ)、乐通股份(002319.SZ)、奥维通信(002231.SZ)等近十家公司跨界公司开始放弃光伏项目。此外,还有一些光伏龙头放缓投资计划,如大全能源(688303.SH)、通威股份(600438.SZ)等公司削减其光伏项目。
光伏行业分析师于斌表示,此次跨界光伏的“退潮”与市场变化、技术门槛、资本遇冷、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
追“光”者撤退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此前高调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近10家公司相继终止光伏相关的项目、再融资计划等。
皇氏集团透露,公司已经放弃追“光”计划。10月19日,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皇氏集团表示,考虑到TOPCon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后续仍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且当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主业上,因此对原项目投资作出相应调整,转让子公司安徽绿能控制权。2022年8月23日,皇氏集团披露签署年产20GW TOPCon电池项目,已设立安徽绿能作为投资主体,项目投资约100亿元。
去年8月23日,皇氏集团公告,拟斥资100亿元投建20GW TOPCon电池项目和2GW组件项目,以安徽绿能作为投资主体。此次股权转让也意味着公司放弃了跨界光伏产业的计划,成为史上最快离场的光伏跨界者
除了皇氏集团以外,近几年,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2022年,超过5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其中既有美的集团、中国燃气等全国500强企业,也有乳企皇氏集团、玩具商沐邦高科、养猪企业*ST正邦、环保企业仕净科技等各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
2023年初宣布跨界光伏的奥维通信,如今已正式终止了有关计划。今年1月,奥维通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通过与上海熵熠组建合资公司,投资建设5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到了6月,公司便决定终止该项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主营包装印刷油墨业务的乐通股份,曾于7月中旬抛出47亿元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智能制造项目建设计划。仅一个月后,公司便大幅减少了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原拟由公司出资持有项目公司不低于40%的股权变更为出资持有5%的股权。
另外,也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停止了再融资计划。
去年拟转型光伏业务的乾景园林,在今年7月31日晚,终止定增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此前,公司公告拟定增募资4.69亿元,主要用于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
此外,10月份,主营业务为供应链管理的普路通披露,终止定增募资10亿元投向储能电站、光伏电站等项目。金刚光伏也在本月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和资本市场及相关政策变化因素,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公司原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投资年产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1.2GW组件项目等。
一些跨界企业开始放弃或削减其光伏项目,这可能是光伏淘汰赛的开始。
光伏行业分析师于斌表示,此次跨界光伏的“退潮”与市场变化、技术门槛、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
其向钛媒体App表示,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从快速扩张到现在的理性回调,行业的自我调整和生态平衡正在逐步展现。从财务状况来看,较多选择退出的跨界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压力。此外,资本市场的降温也是光伏产业原本易得的投融资变得相对困难起来的原因。政策调整还体现在补贴环节,随着过往针对光伏的高额补贴发展到逐步退坡、直至消失,使得许多项目的回本期大大延长,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财务决策。对于跨界投资者而言,未来的道路更加需要对产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审慎的策略决策。展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光伏行业仍将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抓手,但其发展路径预计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
行业面临“洗牌”
上半年,在高景气周期之下,光伏企业上市热情愈发高涨。今年以来,已有4家光伏行业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近100亿元。刚过会的华电新能计划募资300亿元,或将成为今年最大规模新能源IPO。已上市的公司则开始谋求再融资进行扩产和补充资金。另外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起至7月17日,82家光伏概念股中,已有33家光伏行业发布了再融资相关公告,涉及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300亿元。
到了下半年,受到光伏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现象,行业或面临着一次全新“洗牌”。而光伏企业的一线、二线梯度公司业绩分化,光伏单价不佳的情况下,三季度报并不乐观。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前10月新增装机143GW,这意味着7、8、9、10四个月带来了64.58GW的新增量,折合月均新增装机16GW左右。
尽管在传统光伏装机旺季,终端需求依然畅旺,但因为产能过剩的困扰,光伏全产业链降价潮,低价中标,牺牲利润出货等因素,还是体现在了光伏相关上市公司的2023三季报中,特别是在2023年第三季财报当中。
钛媒体App梳理看到,除了因TOPCon电池和组件热销的晶科能源、钧达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石英坩埚涨价的石英股份和欧晶科技,还有HJT龙头东方日升之外,全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同比降速明显。
上游的硅料、硅片厂商,第三季度业绩普遍下降。
硅片环节,除了双良节能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外,隆基绿能、TCL中环、弘元绿能和京运能等主流硅片厂商均是营收、净利双降。跨界光伏的和邦生物,也是营收净利双降。接连斩获行业头部大单的华民股份第三季度营收同增272.51%,但归母净利同比大降134.87%
业绩不佳或许因库存高企导致的光伏上中下游的产品价格全面下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1月初发布的硅料价格显示,N型硅料成交价区间为7万元/吨-7.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7.39万元/吨,周环比下跌1.73%。硅业分会表示,多晶硅成交价格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未来价格更有可能呈现持续的小幅下降局面。各类硅料价格相比年内高点跌幅均已超过六成。
硅料跌价的原因是全球库存高企。第三方研究机构见智研究表示,目前光伏组件全球库存约120GW至130GW,其中欧洲库存约60GW至70GW、美国库存约20GW,其余的库存基本在国内。全球如此庞大的库存规模,很难支撑组件价格走高。
然而,光伏扩产的脚步依然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我国光伏电池总产量为51.4GW,同比增长65.4%;前三季度光伏电池总产量为384.28GW,同比增长63.2%。若按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的预估,我国前三季度的光伏电池产量已超全球一整年的需求。
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表示,随着光伏供应链各环节扩产计划陆续落地,产能增长过快导致过剩,使得整体供应链价格在今年以来显著下滑,最上游的硅料价格从去年底每公斤超过300元降至目前每公斤约69元,对终端需求有直接影响的组件价格已从年初的每瓦0.245美元降至目前约每瓦0.135美元。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最近在某项目中的组件报价是0.92元/瓦,跌破了1元大关。
对于当前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这是非理性的,全产业链都难以盈利,对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可能到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光伏项目会出现较大的困难。”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郭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