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连板信雅达:没有AI视频生成类相关产品业务,与Pika没有业务往来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03 08:05:32作者:橙橘网
京东采销直播入局,到了掀翻牌桌的时候了。
“海氏事件”在不经意间,将顶级主播的“控价权”撕开一条口子,暴露在公众面前。京东采销直播入场,规模化、组织化“作战”,把那些所谓的“顶流”钉上热搜,也让今年双11的“低价战局”分外精彩。那些大方向错了,犯了常识性错误的,只会被掀下牌桌。
“海氏事件”让大家集体兴奋了
10月27日,临近下午4点,京东集团总部的家电家居采销办公区,不足十平米的直播间,里里外外站满了人。
“注意把话说清楚,不要太快”“上播之前再看一下黑板提示”“直播马上开始,所有人手机静音!3、2、1……”
这里是“硬刚”李佳琦而一战成名的京东采销直播间。
场地是用会议室临时改造的,除了基础的灯光、摄像设备,就是一台充当背景板的电视屏,以及两张简单拼在一起的写字桌。
尽管场景、灯光布置远不如专业直播间,但镜头前的京东采销个个热情高涨,从下午4点连轴播到深夜12点,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每款产品的卖点。
“这几天都是晚上12点才下播,但是大家很亢奋,用五个字来形容,很累很开心。”京东洗衣机品类采销人员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10年前,京东采销人的狼性都起来了。
以往这个时间节点,采销们都是忙着和品牌厂商打电话,沟通价格、协调库存,但今年多了一项工作,直播带货。
“这事情挺突然的,但来了就得接住呀。”上述京东采销道。
事情起于10月24日的“海氏事件”。
10月24日下午,“京东采销喊话李佳琦”登上微博热搜。原因是,一位京东采销收到品牌商海氏的律师函,因某款海氏烤箱的京东售价低于李佳琦直播售价,违反了他们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要求赔偿违约金。
为此,京东采销在朋友圈回应称,该产品为京东自营产品,价格低是因京东自掏腰包进行了补贴,并质疑头部主播有“二选一”行为。
“这事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出了一口气。过去因为‘底价协议’,很多产品价格打不下来,那时候有苦说不出。既然问题被摆在了明面上,那我们也可以放手开干了!”另一位京东家电采销人员表示。
10月25日晚上11点,京东家电家居临时上线京东采销直播间首秀,主题直击“价格低过李佳琦 现货9折起”,仅一场直播就有上千万人次观看。当日主推的一款小吉内衣洗衣机,在巨大的直播流量带动下,吸引了海量用户下单,连品牌客服都急忙跑过来问询,“发生什么了?”
随后,以家电家居采销为先锋,京东各个业务急速成立京东采销直播小组,3C数码、大商超、美妆、跨境、汽车……各品类采销轮番上阵。
很多京东采销第一次直播下来,说还是太缺乏经验。京东直播的业务团队迅速组织线上培训。10月29日,虽然已经是周末的晚上10点,但依然有2000多名京东采销主动上线观看……
而后,更多品牌蜂拥而至,找到京东采销,沟通定价、选品,拿出更优惠价格,希望能在直播中上架销售。
京东采销直播更是集体打出“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所以就是比李佳琦直播间更便宜”的标语,挂在了直播间。至10月31日晚8点,京东采销直播间首周总观看人数已超1.4亿。
今年京东双11,京东的低价心智因这场意外事件,更加深入人心。
这一次,流量为什么跑到京东采销直播间
事实上,在过往的认知中,京东并不擅长直播。
早在今年618甚至更早之前,京东采销也在做直播,但那时只是少数采销人员在品牌直播间“游击作战”。真正形成“京东采销直播”这个IP,并且形成规模化、组织化“作战”,是从今年双11开始的。
京东采销走到台前,一个看来可以改变直播电商格局的“新物种”由此诞生。
那么,这一次,流量为什么跑到京东采销直播间?要判断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京东采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采销采销,有采、有销。“采”,需要具备专业买手的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精准需求采买;“销”,需要负责前端流量、市场推广资源分配,并以前端流量资源为筹码,向品牌方争取更优惠价格。
京东采销干的活,是一个专门摸清各种“超低价”产品底牌的角色。采销从各处采买“便宜货”并拆解——29.9元的电饭煲,69.9元的空气炸锅,它们为什么这么便宜?这么便宜能不能用?在追求更低价的同时,也让那些没有安全保证的“超低价”商品,绝对进不了京东的采购名单。
现在,这样一群京东采销直接下场,通过直播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卖点,讲这件产品为什么卖这个价,你说他们的专业能力是不是可以吊打一众达人主播?
关键是,他们还没有坑位费,没有达人佣金。
通常而言,品牌厂商请达人直播,要交巨额的佣金、坑位费。很多达人就算货卖的不好,但并不少拿一分佣金。
而京东采销直播不一样,货是公司买下来的,采销带货成果影响公司收入,也和采销绩效直接挂钩。为此,采销会有更多的动力去找品牌厂商争取更低的价格、更多权益,并细致地介绍给消费者,以此带动销量。
那么,京东采销直播为什么能保证上架商品价格比较低?
第一,因为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所以京东更有话语权,在选货阶段,自然会优先选择有更大优惠力度的商品。第二,就是来自京东自上而下拉通各个事业部做补贴让利。
这次双11,京东采销直播被众多品牌商“加鸡腿”,一切都有因果。
日前,国产洗发水品牌丰丝公开爆料主播抽佣:国货要求40%佣金起步,洋货20%起步。美妆类目一般建议出佣80%,品牌方如果想要跟大主播合作,还要签《最低价协议》。
而以顶流主播为核心,极度压榨供应链的利益链条,其所引发的矛盾越发激烈。这一次,印尼全面禁止社交平台直播带货。印尼官方说法是,此举主要是防止少数头部卖家垄断市场,直播电商“掠夺性定价”,正在威胁中小型企业。
京东的“低价牌”
京东采销直播为什么敢正面“硬刚”李佳琦?上架商品价格低是表相,内核上京东打的“低价牌”,和李佳琦完全不一样。
去年年末,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重申“确保品质和服务基础上的低价是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以后唯一基础性武器”。
京东对低价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全网最低价。京东认为,如果一味只追求绝对低价,短期竞争可能有效,但长期对整个行业是有害的,京东利益也会因此受损。
经过20年发展,京东本质上已进化为一家供应链企业。对于京东的定价机制,京东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相关人士说了这样一段话——
涸泽而渔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放在当下的零售市场,随着价格战四处上演,用“绝对的低价”打破行业秩序的现象并不鲜见。
这一次,辛巴给慕斯床垫带货,销售10亿,但慕斯股份股价暴跌8.55%。负责策划辛巴直播带货的操盘手已被品牌方辞退,经销商和线下客户所带来的问题和后续影响愈演愈烈,慕斯床垫这个品牌正在付出惨痛代价。
就此而言,消费者、品牌厂商、平台零售商,或者说整个零售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低价?
在今年的“京东11.11真便宜”启动发布会上,京东给出了态度。京东推崇的低价,不是靠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偷奸耍滑,换来的假低价;而是靠诚信经营,持续在供应链里挤水分,把通过极致效率省下来的钱让利给用户和合作伙伴,能够真正促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真低价。
如何从供应链“挤水分”?绝不是来自于对品牌厂商的压榨。
就像刘强东提出的“三毛五理论”: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会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京东和不少品牌厂商开展的C2M反向定制合作是个很好的案例。现在,通过京东C2M智造平台,4000多个品牌借此节省产品需求调研时间80%,比以往缩短新品上市周期70%。节省下来的成本摊销在价格中,让利消费者。
比如京东此前上架的一款投影仪新品瑞格尔B1,京东投影业务部门从3月开始深入到投影产业链进行调研、选品,4月选定瑞格尔品牌,进行产品设计及尝试,5月第一款标杆产品正式上市。瑞格尔B1首发定价299元,首发当日销售破2000台,6月瑞格尔B1销售1万台,成为投影品类大促销量TOP 1单品。
京东通过C2M模式,改变了和品牌方、制造工厂合作的价值链——京东,不止是一个零售渠道,还向品牌方、制造工厂输出含金量高的专业价值,提高制造端研发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整个供业链成本,最终回馈消费者。
是该反思了,流量到底是不是最根本的?
从“海氏事件”到辛巴带货慕思10亿却被终止合作,极致内卷的价格战,让极度承压的“火山口”喷发,“脓包”被挤破,理性的声音正在一波波传出来——
流量到底是不是最根本的?
零售业一直很卷,但到底怎么卷,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利?
京东采销直播下场是一个偶发事件,市场不断地洗牌,新的创新就在这种极致内卷中不断被激发出来,去清除市场乱象。
为什么这个直播“新物种”出自京东?
如果一个行业连价格战都没有打透,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进入真正成熟阶段。京东诞生的第一天,就以“价格杀手”形象出现,并且起家于以打价格战著称的家电市场。
2004年,传统家电大卖场“渠道为王”的傲慢,让格力董明珠一怒之下与国美决裂;2012年8·15价格大战,京东对战苏宁、国美,中国家电零售渠道,自此完成了从传统家电卖场到线上的一次关键转变;10年后,又一场卷到天边的价格战爆发。对手变了,但所有乱象与矛盾冲突的根源,还是指向同一个问题。
从价格战中卷出来的京东,对于价格战本质认知相当清楚。低价是零售业永远的追求之一没错,但在低价之外,还有品质和服务。刘强东曾说,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低价的‘1’,或者没有品质和服务的‘0’,都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低价。
同时,京东也很清楚,零售市场是多元的、分级的,消费者需要的是满足他们需求的适合的低价,而不是绝对低价。奢侈品、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低端产品、白牌产品,不同层次的产品,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心理预期。对中高端产品,消费者可能更追求“品质好”;对白牌产品,消费者可能更关注的是“性价比”。但不论是哪种产品,只有符合消费者预期才是唯一的标准。
这被刘强东总结为一个清晰的公式,分子是产品加服务,分母是价格,两者相除,必须大于或者等于用户预期。
所以京东在做的,就是保证每个层次的产品都能让消费者有足够多的选择,并尽可能的让消费者在购买任何一件商品时,总能找到最低的价格。
正因如此,在这场持续近一年的低价攻坚战中,京东的目标十分明确:一边引进更多商家,丰富低价供给;一边把商品价格打下来。
沿着这个方向,自今年年初,京东启动“春晓计划”,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商家、个体户商家涌入京东开店。
“梵晟一品休闲零食旗舰店”就是其中之一,自今年4月初入驻京东,仅用2个月时间就冲上了京东坚果炒货排行榜前列。店长秦亚军说,一个无名小店能从排行榜上脱颖而出,主要靠“春晓计划”获得的扶持以及参与京东百亿补贴、9.9包邮、秒杀等活动。
京东在产业带大规模招商
同时,京东也更加深入到了产业带源头。今年年初,京东推出9.9包邮频道,吸纳了大量来自产业带的白牌商品。而在本次双11中,京东还推出“9.9包邮日”,喊出“源头好货,一件包邮”的口号,通过“超级源头货”的IP,缩短中间链路,让供应链源头的商品直达消费者的手中。
身在“华北纸都”保定市的22岁店长高雪萌,她在京东上运营的“雨森纸品官方旗舰店”主要售卖家清品类的产品。借着京东今年以来对产业带商家的大力扶持,她的店铺销售数据每月逐步递增,仅在4月份就实现了环比3月成交额的10倍增长。到了今年京东双11的“9.9包邮日”,仅在11月2日半天多时间中,该店铺的单量就突破了20万。
在海量商家的涌入及活跃表现下,今年京东双11,参与的商家数量再破纪录,同比增长超1.5倍;参与京东百亿补贴的商品较今年618实现2倍提升。京东11.11首周销售成果显示,京东百亿补贴频道产生了超120个万单爆款商品,频道用户规模较6月增长近5倍;9.9包邮频道商品数较6月提升近40倍;洁柔爆款卷纸、伊利金典纯牛奶等众多参与京东秒杀的商品销量超百万件。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给京东的低价答卷打了分。
说回今年双11,京东以“京东11.11真便宜”的简短直白主题打响双11第一枪,其他平台也推出了“全网低价”、“天天真低价”等主张。
价格战打到现在,“低价”这张牌究竟怎么打,一众玩家怎样才能在又一次剧烈的洗牌中保持自己在牌桌上?
这场流量争夺战背后的逻辑,并非谁能把“全网最低价”的标签贴到自己身上,谁就赢了这么简单。那些大方向错了,犯了常识性错误的,只能被掀下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