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从“全国”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更新时间:2023-11-01 11:09:29作者:橙橘网

时隔6年从“全国”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时隔6年再次召开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且此次会议首次命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从‘全国’到‘中央’一词之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本次会议从全局高度为下一阶段中国金融工作确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其中关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的内容丰富,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金融工作会议通常每5年召开一次,自1997年第一届会议召开以来至今共召开5次,每次持续时间约2-3日。

历次会议都基于不同时代背景下召开,虽然政策主线有所不同,但在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议题上的讨论都深远影响着我国未来几年的金融发展格局。

此次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同时会议也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其中,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温彬认为,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相比,本次会议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重视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调节作用,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从而实现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本次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温彬说。

会议还强调,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不过近期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投放了大量流动性,10月31日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高达2.69万亿元,处于历史高位,10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较为充裕。

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正处于稳增长关键阶段,需要政策面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其中就包括控制市场利率过快上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是近期央行显著加大流动性投放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货币政策会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护航国债增发。”

关于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王青认为,这主要是指当前物价水平偏低,企业和居民实际融资成本较高。“这意味着下一步在降息方面也有空间。特别是为了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未来即使MLF利率保持稳定,5年期LPR报价也可能单独下调。”

加强外汇市场管理

10月以来,随着美联储释放可能继续暂缓加息的信号后,美债收益率应声上涨,在金融市场传导效应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出现波动。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内贬值0.2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月内贬值0.36%。

不过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加强外汇市场管理”是为了有效控制羊群效应聚集和各类非理性市场行为,用好稳汇率政策工具箱。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主要是指要让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相匹配,而非锚定某个固定点位,但同时要有效防范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引发市场恐慌。

“我们判断,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必高估,央行也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汇率不会成为未来央行适时适度降息降准的掣肘。”冯琳说。

此外,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温彬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一蹴而就。

“‘稳’字要求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与我国经济贸易实力、金融管理能力、跨境使用需求等相适应;‘慎’字要求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风险,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监管相互配合,秉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扎实’要求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夯实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安排,满足和培育人民币真实需求。”温彬补充道。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纵观此次会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被多次提及,并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上,会议强调,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会议要求“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同时,明确了四个主要风险点,即: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和汇率风险。

“近年来,银保监会依法依规接管包商银行,稳妥处置锦州银行、恒丰银行,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有效遏制了风险的传染与扩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过在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压力有所加大的情况下,未来分类推进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针对风险暴露的机构‘定点拆弹’仍将是重点工作之一。”温彬分析称。

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上,王青表示,本次会议强调的“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长效机制”既包括遏制增量,也包括化解存量,主要是指要切实防范“一边化债一边新增”,同时推动平台企业转型,从根本上控制地方债务增长。

在涉及到房地产金融领域上,会议首提“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既然提及“健全”,说明过去存在一些漏洞。而这两年房企债务违约事件中,各类融资规模非常大且错综复杂,显然缺乏监管。此次提及对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的健全,信号意义非常强。

“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当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只依靠金融管理部门,更需要金融业‘自我革命’,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如是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