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应该要怎样判定
2024-01-30
更新时间:2024-01-30 17:21:28作者:佚名
根据上海市高院 《关于印发的通知》 (以下简称上海高院通知)第五条规定,恋爱期间共同购房,一方未出资但产权登记为两人共有,析产分割的处理:
从不动产登记的角度分析,房屋已经确定为恋爱双方共有,双方终止恋爱关系后分割共有房产,符合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情形,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合理确定未出资方的份额,一般以10%到30%的份额为宜。
从上海高院发布的这一通知可以看出,恋爱期间一方未出资的房产在两人分手,即重大理由不存在共有基础的情况下,考虑到双方对房产的贡献价值适当的进行分割,而非绝对各半分割,可以说,这条通知自发布以来,给上海各法院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裁判依据。
但这里又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倘若双方恋爱期间加名分手时尚可获得10%到30%,那么在双方婚前加名或婚后加名,离婚时该套房产如何分割?
针对该问题,理论界也有着两种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双方已经取得婚姻关系,且该房产为双方共同共有,那么离婚时就应该严格按照每人一半的份额来分割。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双方已经取得婚姻关系,该房产的性质也为共同共有,但离婚时双方毕竟感情已经破裂,其本质上与上海高院通知中双方失去共有基础的理由根本上一致,故在分割上也应该按照该通知的规定,未出资一方应获得该房产的10%到30%。
如果完全按照第一种方式机械的各半分割,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时间非常短暂的夫妻来说,对房产贡献价值较大的一方则很不公平。
对此可以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恋爱期间房产加名,后在双方登记结婚后的第二天一方选择离婚,那么按照第一种观点的解释,未对房产有任何贡献价值的一方可以获得房产的一半的份额,对比恋爱期间可以多获得房产的20%到40%,倘若这样机械地判决,很有可能引发大量“骗婚”行为,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如果按照第二种观点,参照上海高院的通知将双方婚姻关系的解除等同于恋爱期间分手,则无外乎是对婚姻的一种“无视”。
对此也可以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两人结婚几十年,后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离婚,按照第二种观点的处理方式,未对房产进行出资的一方将仅仅最多能够获得该房产的30%,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房产未出资一方也是不公平的。
在我国相关的婚后填名财产进行离婚分割的,这类财产应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办理进行分割。我国的法律规定这类财产进行分割时,应按照是否属于相关的婚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不属于的不应进行分割,办理这类相关的财产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