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更合同的种类(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

更新时间:2023-10-27 18:01:44作者:未知

可变更合同的种类(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

一、什么叫可变更合同?

可变更合同在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里称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可变更事由有以下:

①欺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②胁迫。

③乘人之危;

④重大误解。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将保管作务赠与);对合同当事人的误解;对合同标的的误解。

⑤显失公平 更、可撤销合同。

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二、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哪些?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种类有:

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②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当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溯及既往的消灭的利权。因撤销原因不同,撤销权人也不同。重大误解中,误解人是撤销权人;显失公平中,遭受明显不公的人是撤销权人;欺诈、胁迫中,受欺诈、受胁迫的人是撤销权人。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

撤销权的消灭:

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庆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三、可变更合同具有哪些特点?

1,订立合同时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2,在提出变更或撤销前。合同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某些对社会,对他人无影响的有效要件,如果当事人无异议,则可以正常履行,视为有效合同。

3,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对合同的变更或撤销有选择权。

4,经当事人变更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变更协议达成后生效。?

四、可变更合同和一般合同的区别

一般的合同只能解除合同,而可变更合同则可以撤销合同,那么合同的解除和撤销区别何在? 合同的解除和撤销虽然都是合同消灭的制度,但两者并不相同。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解除合同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双方当事人以协议方式解除合同或者一方行使约定解除权而解除合同称为合意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称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仅以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前者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为特别法定解除。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可变更合同的种类有三类,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与一般的合同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关于对可变更合同的种类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并不难解决。如果再以后的生活中再有类似的法律问题出现,您不妨来我们网站进行咨询。以上就是我们的全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可变更合同的种类  

为您推荐

经济性裁员怎样补偿,不得裁减哪些人员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

2023-11-03 15:03

劳动工伤鉴定的步骤是怎样的(工伤职工经过劳动部门鉴定确认)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2023-11-03 15:03

导航购销合同范本 导购合同正版范本

1、甲乙双方身份信息。2、甲方向乙方供给商品的品种。3、商品的质量:应当符合该商品的国家尺度,行业尺度。4、商品的价格以及支付方式。5、商品的包装方式。6.供给商品的期限,地点,方式。7。交货、运输及

2023-11-03 15:03

劳动合同何时终止,此时如何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约定两种形式,第一种赔偿损失的方法。即约定由违约一方赔偿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第二是约定违约金,采用这种方式应当注意根据职工一方承受能力来约定具体金额,不要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形。

2023-11-03 15:03

员工擅自离职如何处理,被迫辞职有无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和第90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能计算出损失额的,可要求其按实际损失额赔偿,无法计算损失额的,可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

2023-11-03 15:03

商业秘密重要吗,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收益。1、企业要规定出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确定秘密等级,明确接触人员范围,制定严格的借阅办法,减少泄密的可能2、建立内部监控设施、防盗系统3、建立公司保密制

2023-11-03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