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有什么条件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1:39作者:佚名

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有什么条件

一、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

留置权不具有专属性,留置权具有从属性.留置权为担保债权而设立,故留置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债权,它们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债权为主权利,留置权为从权利。这种从权利为从物权,而非债权。有人认为留置权为从债权,这是对留置权从属性的误解,无疑否定了留置权物权效力的本质属性。

留置权的从属性表现在以下三点:

1、留置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

这是留置权在成立上的属性。留置权是债权人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为其债权的担保。因此,只有主债权成立,留置权才能成立。如主债权不成立或无效,则留置权当然不能成立;

2、留置权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这是留置枚在消灭上的从属性。当留置债所担保的主债权消灭时,留置权也随之消灭:如在主债权人放弃债权,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等情形下,留置权均归于消灭;

3、留置权优先受偿的范围决定于债权的范围。这是留置权在优先受偿上的从属性。就是说,留置权人只有在主债权的范围内才享有优先受偿权:一方面当留置物的价值大于主债权价值时,对于多余部分,留置权人必须返还受债务人,不得用于清偿其他债务。另一方面,当留置物的价值小于主债权价值时,对于不足部分,留置权人不存在优先受偿权,与其他无担保债权处于平等地位。

二、留置权实现的条件

我国《担保法》第87条第1、2款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内履行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债务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物。”依此规定,留置权人实现留置权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须确定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

留置权人在留置财产后须再经过一定期间后,才可实现留置权。这里的一定期间,也就是给予债务人的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由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但其约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两个月。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宽限期限少于两个月,则应延长为两个月。

2、通知债务人于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其义务

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事先已与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债务履行宽限期,则债权人可以不用通知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无法通知债务人,债权人可以不用通知,但必须要等到债务人两个月内仍不履行义务时,才可以实现留置权。在债权人能够通知债务人,又有必要通知债务人的,债权人若未经事前通知债务人于确定的宽限期内履行债务,则不能实现留置权。

3、须债务人与宽限期内仍不履行义务,且另外又没有提供担保的

若债务人与宽限期内履行了义务或另行提供了担保,留置权即可以消灭,债权人当然不用,也不能实现留置权。只有在债务人于宽限期限届满仍不履行义务,又不提供另外担保的情况下,留置权人才能实现留置权。

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留置权具有从属性,并不具有专属性。它是在债权成立的前提下成立的一种权利,如果债权消失,那么留置权也不可能存在。债权人实现留置权的方式有折价、拍卖等,但应在给定的宽限期过去后债务人仍未能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为您推荐

留置权具有专属性吗?有什么条件

1、留置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这是留置权在成立上的属性。留置权是债权人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为其债权的担保。2、留置权随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3、留置权优先受偿的范围决定于债权的范围。

2023-12-28 15:11

留置权如何实现?有什么方式?

第一,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物折价。第二,债权人可以依法拍卖留置物。第三,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留置物。由当事人或法院直接将标的物以相当的、合理的价格出卖。

2023-12-28 15:11

医疗过错参与度标准是什么?(医疗过错参与度的法律依据)

判定依据 所谓“参与度”是指被诉对象在诉讼损害结果的介入程度或所起作用的大小。它是赔偿医学为法学上确定因果关系而研究发展的新概念。

2023-12-28 15:11

土地使用权算财产权吗?,土地使用权算财产权吗知乎

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和义务人身关系对准的是人身权利,财产关系对准的是财产权利 所以权利分类有一种分法就是:财产权和人身权。不是人身权的,就是财产权。

2023-12-28 15:11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写?(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写更好)

写清签订的时间日期以及从事工作的时间。写明解除工作关系的原因。结尾本人和法人代表签名盖章,写明日期。

2023-12-28 15:11

游客签订旅游合同纠纷该如何解决?

1、向旅行社所在地的旅游质监所提出赔偿请求2、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2023-12-28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