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06 17:02:55作者:佚名

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

一、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根据《民法曲》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民法曲》对于医疗过错责任的认定

第一千二百二十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 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对于医疗事故的责任,应当要由卫生管理部门来进行鉴定,如果属于医疗机构的原因导致的医疗事故,并造成了患者的损害的,那么就是需要按照过错责任来进行赔偿的,但如果没有过错行为的,则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责任。

为您推荐

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机构实行过错责任的原因的依据,是《民法典》有关规定,明确说明了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如果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可以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下应当对医疗过错行为进行鉴定处理。

2024-05-06 17:02

医疗事故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什么?

医疗事故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是属于医疗损害责任类型要求构成赔偿责任必须具备过错要件,没有过错就没有责任。

2024-05-06 17:02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主要有哪些?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主要有:校园事故责任、物件致人损害责任、饲养责任、医疗事故责任等,对于上述几种情况都是适用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具体情况下结合实际的责任情况来进行处理。

2024-05-06 17:02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罪刑事责任是什么?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罪刑事责任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医疗纠纷中造成医疗事故罪的,造成了人员死亡或者严重危害健康的,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的医疗事故后果而定。

2024-05-06 17:02

医疗事故的责任包括哪些? 医疗事故的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事故的责任包括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四种情况,上述不同的类型是需要根据医疗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来进行认定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可以咨询医疗事故鉴定部门。

2024-05-06 17:02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书法院能复议吗?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书法院是可以复议的,当事人对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的,可以提出再次鉴定,具体情况下应当提交规定的材料,并经有关部门合法的审查后来进行认定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2024-05-06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