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调解专利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12 17:07:14作者:佚名

允许调解专利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一、允许调解专利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依当事人请求调解除专利侵权纠纷以外的专利纠纷,包括:

(一)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

(二)发明人或设计人资格纠纷;

(三)职务发明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纠纷;

(四)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

专利纠纷的调解,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原则。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终止调解,并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专利侵权诉讼有哪些技巧

一些基本的诉讼技巧:

1、侵权的证明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证据的完备极为重要。原告需要证明:被侵权的产品或方法被专利权利要求所覆盖;被告侵权行为属于法定侵权行为。

这方面也有一些反面的例子,由于告错了对象,导致诉讼中的被动。

2、专家意见

在专利诉讼中,北京法院和外地法院对专家意见的依赖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在涉外专利侵权诉讼中,外地法院一般要指定专家鉴定机构,对涉案专利进行比对、鉴别;而北京法院更重视当事人的自述,如果当事人能把技术说清楚,通常不需要专家提供意见,更接近当事人主义。

3、诉前禁令

几乎所有的专利权人都非常关心诉前禁令的问题,因为诉前禁令的效力非常强,几乎所有的专利权人都希望通过诉前禁令的方式使侵权人诉前停止侵权行为。要申请诉前禁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侵权的证据必须是确凿的,清楚的;关于侵权的判定也必须是明显和有说服力的。另外还要有证据证明,如果不采取诉前禁令,会有无法弥补的损失。多数案件难以满足后一条件。

4、损害赔偿

不建议当事人在诉讼中把损害赔偿要求提的过高。

从中国目前专利审判的实践来看,提出高额的损害赔偿除了新闻炒作外,对当事人没有更多的好处。因为按照中国现行《专利法》的规定和赔偿计算方式,举证实在是太困难了,所以专利侵权案件的赔偿绝大多数都是法院的酌定赔偿,也就是法定赔偿,但是法定赔偿的上限是50万人民币,所以要提出几千万的损害赔偿,除了付出高额的诉讼费外,最终实际能得到赔偿会和提出的数字相差很远。而且提出高额损害赔偿不见得对原告有利,因为这样的案件对法院会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压力。在很多专利侵权案件中,适当的损害赔偿的提出是比较恰当的。据我们分析,专利损害赔偿额一般在20万到30万人民币左右,作为诉讼请求提出比较有利。

5、其他

当事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所投入的成本包括律师费、本公司人员的投入,在现阶段这些是不可能通过法院裁定的损害赔偿来弥补的,二者之间差额也是比较大的。但是通过提起侵权诉讼,国外权利人在商业竞争中无疑会增加市场份额。而对侵权企业来讲,败诉对他们就是灭顶之灾。专利侵权诉讼也是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

对于专利侵权的认定是需要基于实际的侵权事实来进行认定的,法院在对违法事实进行认定时,是需要一定的审理期限来进行规定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界定。

为您推荐

允许调解专利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允许调解专利纠纷的范围是: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发明人或设计人资格纠纷、职务发明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纠纷以及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在我国的专利纠纷

2024-05-12 17:07

交通事故对方出院不来处理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出院不来处理,可以找处理事故的警察,由交管部门出具交通事故确认书,然后邮寄给肇事方,再然后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胜诉之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过我们事先可以先跟对方进行协商,协商不了

2024-05-12 17:07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什么?

劝酒死亡法律责任的依据,是《民法典》中有关规定,明确说明了对于因侵害他人权益而造成损害的,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的侵权事实后果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

2024-05-12 17:06

喝酒喝死人法律赔偿标准是多少

喝死人的法定赔偿标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但如果死者自愿饮酒致人死亡,则同桌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具体的责任判罚还需要跟实际情况而定。

2024-05-12 17:06

如何证明合同有重大误解? 如何证明合同有重大误解行为

证明合同有重大误解,一般证明以下问题即可:首先误解是因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非受影响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其次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最后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

2024-05-12 17:06

专利法规定的犯罪种类有哪些 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种类有哪些

专利法规定的犯罪种类有侵犯他人归属的发明创造,也就是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具体形式可能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销售他人专利的产品,或者使用他人拥有专利的包装。侵犯他人专利,需要承担相应民事或者刑事责任。

2024-05-12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