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父母让孩子“卷起来”,高层次父母会思考这几点……

更新时间:2023-10-10 14:33:58作者:橙橘网

低层次父母让孩子“卷起来”,高层次父母会思考这几点……

作者:主创团·慢热的喜

说到教育,十个家长有九个都要叹气。

最近这段时间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太焦虑了!

周末路过一家书店进去逛逛,没想到阅读区坐满了中小学生、备考公务员的大学生。很多孩子写作业的同时,父母还在一旁辅导。

有的孩子,手边的卷子还没写完,家长已经从一旁找来了更多的练习题册;还有的孩子,在书店卷完之后,还要掐着时间去各种兴趣班……

远远地坐在一边,都很难忽略掉孩子深深的压力,孩子用周末时间刷题;家长也要牺牲休息时间“陪读”。



不仅孩子使劲儿卷,家长们也一点都不轻松。一位做家庭教育咨询的朋友表示,或许是经济大环境不太好,咨询过程中能感受到很多家长生活育儿的压力蛮大。

很多读者留言:

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和文章,遇到孩子的问题依旧会焦虑。

对孩子太宽松不行、太严厉不行;担心自己的育儿方式不够科学,焦虑没有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焦虑自己为孩子做得还远远不够……

看过一份关于全球教育支出的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以7万、 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压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有超出七成的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对于焦虑的家长,我们有几点思考分享参考:



孩子终将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鸡娃”们,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长能接受吗?

150w+网友在线讨论,评论里有人这样说:

早就知道我的孩子就是普通人啊,他要是天才我还鸡娃干嘛?

还有人说:一年赚两三万是普通人,一年赚二三十万也是普通人,鸡娃不过是为了让孩子离一年两三万的生活远一点,离一年二三十万的生活近一点罢了……

显而易见,多数家长,都是不能接受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从小就被称为“神童”,6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后来进入哥大深造,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还担任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他的妻子同样也毕业于北大。

偏偏是他们的女儿,像是完美避开了他们夫妻俩的学霸基因一样,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开始老师对丁教授说他女儿学习跟不上,有各种问题,丁教授也焦虑到睡不着觉。

“我跟妻子都是北大的,智商都不低吧,每次教她做作业,我真是……”

后来采访中被问道:“作为北大教授,您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平庸的小孩吗?”

他回答说:“必须接受,认清楚这一点对谁都好。”



曾经有一个调查,追踪所有哈佛医学系毕业生的成就。

这项研究发现历届成绩杰出的学生,也就是每届前五名,几乎都是一般城市医院的主任或是开业医师。

但后来成为医学界重要人物的,跟他在医学院表现最有关系的因素,反而不是成绩。

孩子终将平凡,是每位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孩子的人生,不应该让一个阶段为另一个阶段牺牲

网上曾有人提问: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其中一个回答是: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身边有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为了喜欢的岗位考公,一考就是八年。

收到心仪的offer时,她发朋友圈说:时至今日,我想我终于能够与高考成绩和解,与曾经十八岁的自己和解。

她从小成绩一直很优异,她妈妈对她的学习很上心,到了一种扭曲的程度。上初中后,妈妈给她报各种补习班,学校里大大小小的考试,妈妈都要一一分析,不允许她出一点点差错。

后来她高考失利,复读一年,也只勉强上了一所普通学校。

聊天时谈起考试这件事,她说自己一遇到考试就压力特别大,很焦虑,经常出现内分泌失调、暴饮暴食,越临近考试,越是容易失衡、崩溃……

妈妈的焦虑,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她,让她也对成绩有一种执念,学业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原本按照正常发挥,或许她可以顺利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一两年就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没想到却消耗了近十年的光阴。

想起卡夫卡在《城堡》中说的: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子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能量都需要循环,不能持续消耗。



太过执着,身体和精神都会不堪负荷,那些太过在意的东西反而会更快地失去。

孩子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不应该一个阶段为另一个阶段做牺牲。

一场考试的失败,一件事情办砸了,都不能证明孩子的人生从此失败。他们的命运不会在一朝一夕的得失中定格。

太过焦虑,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深渊。

越是想走得长远,就越需要对孩子耐心一点。



教育的目的,不是牺牲孩子的好奇心

主持人陈铭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对他说:

“爸爸你能不能给我报个英语班?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找了家教,老师有时候又讲的太快,我跟不上。”

回想自己的经历,陈铭觉得:数学给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逻辑基础,在应试、辩论和做主持人的不同经历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给了他很多痛苦,甚至有些厌恶的回忆。

和妻子考虑过后,他决定不报班,并且告诉儿子:

“听不懂的地方,试试课后问老师,再不懂可以来问我和妈妈,因为我相信你,我不想为了让你在三四年级得到一个学科的优势,就要付出对一个学科失去兴趣的代价。”

他说:“失去了好奇心的学习,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无法掌握成长的方向,最终只能变得随波逐流,毕竟孩子们总要长大,他们终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汪洋大海。”



所有的教育,最终的指向都是自我教育;所有的学习,最终的指向都是自主学习。

一个孩子将来可以走多远,不取决于他是不是从小成绩优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自主性,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让孩子见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从中找到正面的意义,然后心甘情愿地选择某一种生活,过好它。



有足够好的耐心,才有足够好的孩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在育儿领域也有着极高的权威。

她对孩子的教育观是:

宁愿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心理健康阳光。她还认为,不应该用孩子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人一旦睡眠不好,心情就会变差。

为了孩子在第二天能保持好状态,她要求女儿最晚的睡觉时间是10点。

在一次演讲中她也透露:我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学霸,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满分120的数学只考了15分。

孩子对此很焦虑,但她却反过来安慰孩子:鼓励女儿锻炼身体,以后可以试试当导游;鼓励她学音乐,要走艺术路线也可以。

在妈妈的引导下,女儿发现自己对音乐很感兴趣,后来顺利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

这让我想到了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曾采访过的一位妈妈所说的话:

“育儿,还是亲子关系在前面。我始终认为,孩子以后要走的路,他能不能找到他想做的事,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那个是决定他人生的。

我们父母真的只能做她的后盾,让她知道,爸爸妈妈永远都在背后。

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世界,像孩子这么爱你的人其实不多,所以我会觉得即使他撒谎,或是做了一些你觉得不好的事情,这些行为背后,是孩子想要得到你的认可,其他的东西就没有必要那么计较吧。

更加地去看到他,看见这个孩子,而不是看见我想要的那个孩子。

就算是慢一点又怎么样呢?其实也就是慢一点而已。”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

优秀的家长之所以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提怎样的要求,而是在这背后,他们也学习了很多,思考了很多,然后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方式,每个人的理解截然不同。

爱和认真不一定指向好的教育方式,但它也关联知识和价值观。我想,内卷一定不是最好的答案和最优选择,或许松弛和真实,才是一切爱和关系长久稳定的源泉。

为您推荐

江西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直播在哪看(附回放入口)

江西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直播在江西省教育厅视频号观看,视频回放用手机进入江西省教育厅视频号,点击“直播回放”即可收看。

2023-10-30 11:17

江西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作文(400/600/8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生离死别关头的革命家书,字里行间,有离人的惦念、牵挂,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期待。本文为你介绍作文三篇范文。

2023-10-30 11:17

2023江西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视频回放+内容+时间

2023江西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视频回放可用手机进入江西省教育厅视频号,点击“直播回放”即可收看。直播内容及时间详见正文。

2023-10-30 11:17

2023江西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直播入口+回放入口

江西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来啦!第41场直播时间为10月29日(周日)14:30,直播平台为江西省教育厅。

2023-10-30 11:17

11月1日起广西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日前正式发布。

2023-10-30 11:16

2023年南宁青运会临时免费定制公交专线

为方便入驻青运村的运动员到广西体育中心参加训练及比赛,10月18日至11月14日期间,开行运动员村至广西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定制公交专线L01路。

2023-10-30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