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这车能不冒烟吗?

更新时间:2024-04-22 22:59:42作者:橙橘网

对经济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这车能不冒烟吗?

2024年,观察者网重磅推出新栏目“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之际,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深度“解码”。

4月18日,2024年第一季度“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观察者网特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与会,解读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回应当下公众最为关注的经济和政策话题。

发言环节之后,与会嘉宾与观察者网创始人、成为资本董事长李世默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继续围绕中国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观察者网新闻中心副主编王慧主持讨论。

观察者网将圆桌讨论环节的嘉宾发言整理成文,本文为上篇。文章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从左至右:王慧、李迅雷、张燕生、姚景源、张军、迟福林、李世默

·究竟有哪些堵点?要讲清楚

王慧:很多老师在发言环节谈到消费话题。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消费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个问题想先请姚老师回答。

姚景源: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么高,一方面,应当说消费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和另两辆“马车”的贡献率相对较低有关,这是一个相对数。

我认为消费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当前,中国14亿人已经全面实现小康,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但是,我们的消费还存在诸多问题。

上周,我在商务部参加小范围座谈会,商务部把今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我说,扩大消费,第一,消费得有钱,能不能让大家增加收入?第二,要先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现在大家是有钱不敢花,商务部在这方面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我认为,在扩大消费方面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即当前国内大循环还存在堵点。这个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了。但现在问题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到了部委,就是这句话,从省里到县里,还是这句话。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既然中央说要解决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那么到省里、到部里,有没有人说出来到底有哪些堵点?要有人把它讲清楚,才能针对这些堵点解决问题。

后来我提了个建议,建议商务部把今年列为“调研年”,调研国内大循环到底有哪些堵点,把它们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后向上呈报给中央,向下告示全国人民,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堵点,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举个例子,去年河南在小麦收割季节遭遇连续降雨,对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当时割麦子分秒必争,但是外地收割机来了之后下不了高速。为什么?没办“跨区作业证”。一个收割麦子的收割机,还得办“跨区作业证”,这难道不叫“堵点”吗?所以究竟有哪些堵点?我们有关部门没有讲清楚。

张军:最大的堵点,是大家都不承认自己有堵点。

姚景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项政策要形成合力,但当前在消费问题上,我们是一脚“踩油门”扩大消费,另一只脚“踩刹车”,有诸多限制消费的措施,比如汽车。

中国一季度经济确实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比如3月份不少主要指标增速低于1-2月份。

以汽车为例,1-2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7%,3月同比下滑3.7%。但是现在北上广深,甚至海南、杭州等省市,汽车还在摇号限购,哪有这么干的?全世界哪个经济体不是苦于消费不足?我们是有钱不让买。只要合法,政府应该说没有权力去干预商品和货币的正常交换。更何况,我们现在汽车产能利用率才百分之五十左右。一边想要扩大消费,另一边限制消费的行政措施却这么严厉,两只脚同时往下踩,这车能不冒烟吗?

我非常赞成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但我们现在仍存在诸多问题。怎么解决?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恢复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的够多了,现在就是要落实。


2023年4月上海车展 资料图/新华社

·新质生产力有哪些指标?

李世默:张军老师在之前的发言环节中提到,短期繁荣和长期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平衡,或者是短期的放缓和长期的繁荣之间要怎么平衡。我是做风险投资的,我们这个行业在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包括我在内的风险投资人,之前10年投了很多资本给消费,主要是互联网新消费;但现在,包括我在内,很少有人再投消费。这不是说消费不好,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从事风险投资20多年,说老实话,以前我们做的工作跟国家政策没什么大关系。但是这几年,我们学到了一个教训:国家想要我们投资的领域,我们可以投,也可以不投,毕竟钱在我手里;但是国家不让你投的领域,你千万不要投。

做风险投资的需要有一种揣摩能力,揣摩国家要我们投资什么,从中就可以猜出国家想从哪个方向去引领经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认为之前10年我们的经济出现了非常大的资本错配,而且是一种市场资本错误配置,太多资本被投到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了,因此希望资本朝另一个方向走。

常有国外的经济学家、企业家问我,这两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其实中国的宏观经济、资产负债表、政策工具箱都是非常好的;像以前那样,政府“随便”做些什么就能让经济飞起来,为什么不去做?

我揣摩到现在,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国家要想让经济飞起来,很快就可以做到,但这种“飞起来”的经济不是中国需要的经济,中国要的是一种不一样的经济。

这种不一样的经济是什么?比如,想要促进消费很容易,直升飞机往下撒钱,消费不就起来了吗?刚才姚老师提到汽车,如果10年前政府要发钱让大家买汽车,大家也买了,我们国家能从中赚到多少呢?很少。因为当时我们整个燃油汽车行业几乎都是外国资本在主导,我们国家的附加值非常低,我们花钱买的车,利润全是外国人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买车都买新能源车,附加值都是我们自己的。但是,目前像新能源车这样的行业还很少。

如果有一天,我们花的钱、我们为刺激经济而“撒”的钱,其中多数利润都是我们自己在挣,这样的经济才是我们国家想要的经济。这是我的一个猜测。

刚才提到制造业产能,我们的产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还要大。中国每年的制造业产能价值大概在5万亿到10万亿美元之间,5万亿指的是制造业产值,10万亿大约是市场零售终端的价值。但我们的制造业毛利率也就12%到15%,比较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产能在全球占比很大的时候,他们制造业的毛利率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产能的价值是巨大无比的。这个钱现在我们没有挣,都被别人挣去了。如果我们能挣到,就能给实现共同富裕、应对人口老龄化“买单”了。

我们的结论是,国家希望我们这样的风险资本投资的领域,其产能附加值、制造业附加值要能够提高,这只有通过科技以及新的行业实现,如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学等。在这些领域,中国从一开始就在引领,这些领域的产能附加值非常高。产能附加值上去之后,我们的消费、我们花的钱,才能让我们自己的企业和经济获得更大收益。这是我的猜想,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王慧:今年有个热词——新质生产力。李总分享了投资界的投资逻辑,我想新质生产力也是很重要的。

李世默: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把产能的附加值提高,或者让新产能的附加值完全是我们的,我想这就可以称为新质生产力。

张燕生: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中国名义GDP占美国名义GDP的比重变化,可以看短期也可以看长期。这需要考虑实质经济、通胀、汇率、管理能力。

第二个指标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占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比例,包括创新、教育,包括改革开放,包括规模效应、资源再配置效率。

第三个指标是中国ROE(净资产收益率)占美国ROE的比例,看美国和中国的企业谁更挣钱。中国改革开放45年,有30年在代工贴牌,制造业处在全球低端,靠“汗水”驱动。这个指标看的是一般贸易出口什么时候超过加工贸易出口,全国是2008年,江苏是2014年,广东是2016年,东莞是2020年。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实现自立自强,是在2008年之后的十多年。而我们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过10%,是从2016年开始,时间还非常短。

我们谈论新质生产力,就像刚才世默讲的,怎么从低成本、大规模转向高增值,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我非常期待今明两年我们的经济能够走出新冠的影响,2024年到2027年能解决转型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内需,中国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新质生产力是我们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下一步是如何带来增加值的提升。最近两年,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这个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李世默:比如苹果手机,十年前苹果公司几乎所有的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的,1000美元的产品,我们只留下了3.5%的价值。刺激大家去买这手机有什么用呢?不还是让美国赚去了吗?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到26%了,这是很大的提升。我们能不能在各行各业都重复苹果手机的故事。如果芯片也是我们做的,我们留下的价值就要70%了。

张燕生:但是现在有个特别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地缘政治。像苹果iPhone,现在中国大陆供应的零部件占比只有2%,产业链都转移出去了。但在苹果新的产业链,如VR产品,中国供应链占比高达60%,这是因为印度生产不了,不得不在中国生产,只要印度能生产,它一定会转移过去。


苹果CEO库克出席印度第一家苹果直营零售店的开业式 图自“X”平台

·开局良好,但基础还不牢固

王慧:“新三样”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但现在我们的“新三样”在出海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接下来,中国外贸形势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燕生:谈论外贸,第一看外需形势如何。根据IMF预测,估计到2028年全球的需求形势都不会好,这是中期因素。第二,是地缘政治。我在发言中也讲了中间品贸易,即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的“脱钩”,订单外迁、产业链外迁、技术外迁。第三,我觉得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走出去。

现在中国的外贸形势和过去45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从生产和出口最终产品到欧美,转变成出口中间产品到墨西哥、印度、越南。其次,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型贸易发展迅速。再次,中国现在开始发展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

迟福林:咱们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太低了,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低了八、九个百分点。

姚景源:我们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5%,这是按人民币算,要是按美元算,要比这个低。

张燕生:按美元计增长是1.5%。

姚景源:所以刚才我为什么说我们经济开局良好,但这个良好的基础还不牢。比如按美元计价,今年1-2月出口总值增长7.1%,3月是-7.5%,里外里掉下来14个百分点。出口的外部环境还是不好,错综复杂。我觉得我们内部也亟待落实一些政策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在出口问题上不要盲目乐观,要看到困难,然后脚踏实地地去解决这些困难。

迟福林: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讨论宏观经济,有几对关系要清楚。第一是短期和中长期。就消费来说,如果从短期看,大家的看法恐怕会很不一样,因此要看中长期趋势。我为什么说服务性消费将成为主导性消费,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在主要矛盾变了以后,我们政策上的调整力度不大。你说我们用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上,有多少公共消费?又有多少投资?我们要从趋势的角度,着眼中长期,解决短期问题,但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都是从短期出发,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

第二是政策和体制。我们出了很多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但体制层面没有做调整。比如民营资本,这两年信心不足,具体体现在民营资本投资信心不足,民营资本的投资明显下降。我们有很多具体政策,但在制度上无法确保,大家心里就慌。

第三,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们不要把社会问题看得很简单,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但在社会老龄化方面有多少投资?医疗、教育等等方面,在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可以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政府满足不了的时候,就要用社会力量来做,以满足社会需求,让大家有安全感。

第四,国际和国内的关系。比如欧盟看重中国这个服务性消费大市场,从2012年的400亿增长到2022年的1130亿,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如果14亿人口的消费大市场中超过50%是服务性消费,对欧美国家是巨大利好。


新加坡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 资料图/新华社

你提到的国际出口,我们现在外需中间很大的问题是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越来越突出,中国不能寄希望以欧美为主要市场。我一直主张,东盟可能是中国在中期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错过这个机会,从长期来看,中国就失去了主动。另外,未来10年,我们和欧美的关系应该不会太乐观,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有科技革命,也要找到适合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的替代品。

现在还有个问题,很多规则我们没有利用起来。比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里面关于原产地的规则多重要啊,日韩企业之间出口时RCEP规则利用率能达到50%-60%,而中国企业出口的RCEP规则利用率只有4.2%,东盟不到1%。政府怎么才能让大家多赚点钱呢?规则要利用起来,现在规则的利用率不充分。

张燕生:我觉得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缺少一个专业化、职业化、法制化,类似香港贸易发展局那样的专业机构。

·经济内部是一种均衡状态,要尽量确保政策的连续性

王慧:张军老师有什么补充吗?

张军:我们刚才从消费谈起,谈到贸易、新质生产力,这些东西放在整个经济里面,都是内生出来的。比如一谈消费,大家就要看截面,看消费占比怎么样,去跟发达国家比。

我觉得,如果了解消费的演变,会发现它的结构和我们的发展阶段是有直接联系的。比如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3万美元,这时候消费增长最快的其实是服务性消费,商品性消费相对是比较稳态的。

所以在消费占比上出现的国与国之间的差别,背后反映的是所处阶段的不同。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现在可能处在两个阶段的过渡期,我们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了,但要从门槛发展到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在未来一、二十年里,中国的消费占比一定会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服务性消费拉动的。

因此,我们还得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拔苗助长,反而对整个经济的其他方面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贸易结构也是这样。比如,我们现在如果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提升高附加值行业,也许能在某些领域中做到这一点,但问题是中国的体制会出现大家都向这方面靠拢,各个地方都会去干同样的事情,在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大的状况下,就会产生冲突。如果各地都把主要精力拿去追逐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就业压力会更大。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一般均衡的概念,经济在一种状态之下,它的各个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拥有那么完备的供应链?因为在人口规模、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可以创造巨大的就业需求。将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高附加值产业存在,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但现在也无需太焦虑,不需要通过出台越来越多的产业政策去驱动这个领域过快发展。如果更多的资本都集中到这个领域,实际上会削弱整个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无论是谈论消费,还是讨论在外贸出口领域怎样提升附加值,我们最优的政策还是要尽量确保政策的连续性,让经济的转变不要因为政策的快速激进调整,而造成一些断裂,欲速则不达。

我们一直说中国经济韧性强,其实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中国经济规模大、体量大,地区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即便我们现在有过强的干预,干预市场在引领资源配置上的方向,希望将这个方向调整到能够带来更多附加值、生产更多高端产品的短期方向上去,但我相信在经济的底部,绝大部分还是受市场驱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即便我们的产业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甚至强度很大的干预,但中国经济的出口,比如在电动汽车这些领域,仍可以看出它的韧性。

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底层实际上是遵循市场的方向,经济还是带有很强的竞争力,它并不完全跟着产业政策走。如果真的完全跟着产业政策走,我觉得现在这个断裂会非常严重。


光伏板整齐排列在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内 资料图/新华社

迟福林:我认为中国的整个经济转型,还有10年左右的时间,估计到2035年基本上要结束了,给我们留的时间有限。

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贸易结构、科技结构、能源结构等等,最多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球经济下降的时候,中国要能抓住这黄金10年。除了刚才张老师讲的,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这是符合趋势的,即便你不让它做,这个趋势也有生命力,我们未来可能要抓住这10年时间。

张燕生: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新质生产力包不包括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我觉得应该包括在内。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之间,可能不是就业减少的过程,而是就业增加的过程,因为它的结构在转换。

还有一个问题,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三个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服务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资源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这三个改革,从2000年到现在,20年了,还没有攻下来。

·到底有哪些渠道来增加居民收入,应有更明确说法

王慧:关于消费,各位专家分享了很多观点。我们要消费,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大家手上要有钱,目前我们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是43%,这是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这是什么原因?有请李迅雷老师。

李迅雷:我看到的数据,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是75%左右,印度是80%,日本是70%,都显著高于我们43%的比重。

首先,43%这个数字是抽样调查获得的,我认为存在一定的低估可能性,尤其是中国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实际收入到底有多少?比如像最近这段时间,一些一线城市豪宅销售火爆,看得出还是有消费能力、投资能力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还是偏低的,或者说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在整个GDP当中占比是偏低的。所以从政策角度来讲,应该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要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这些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每次都会提,但提出来之后,到底有哪些渠道来增加居民收入,是否能够有更加明确的说法?

刚才也提到,我们讲到困难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是口径一致,但这个困难是如何形成的,没有一个具体的讨论。如果不讨论困难如何形成,那么解决困难的手段恐怕也很难有具体落实。

我的建议是,还是要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我前面也提到,我们的财政支出主要偏向企业,偏向地方政府。比如,2019年以来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和出口退税规模都非常大,(2023年)给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但这其中最终落到居民部门的补贴到底有多少?

我认为还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加可以是直接的,就像在疫情期间,不少国家采取发消费券、直接发钱的方式,也可以增加社会保障。前面老师们也提到,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们的社保缺口越来越大,这个缺口如果没补上,怎么让居民敢消费、想消费呢?


广西南宁市一家农贸市场,消费者选购蔬菜。资料图/新华社

此外,鼓励消费要多样化。现在提到的以旧换新,这是一种促消费的手段,但手段还可以更多,比如服务性消费偏低,那么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游戏这些方面,政府的干预是不是可以少一点?

我们要看看民间资本都投到什么地方,他们之所以愿意投,是不是代表这些地方有更多的机会?比如现在引以为傲的“新三样”,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新三样”大都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占比很少,这说明民间投资还是在寻找机会,而且很有竞争力。然后,我们再看看为什么有些领域民间投资不愿投了,其障碍、堵点在哪里?

总体来看,我觉得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有多种办法,我们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但这些工具用得恰当不恰当、到位不到位?比如发消费券,它的乘数可能是3倍,发一块钱的消费券,可以产生三块钱的消费,而搞基建投资可能乘数效应是0.5,投下去一块钱产出只有5毛钱。什么样的投向更合理?我觉得在这方面需要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而不是一拍板大家就这么定了。总之,政策工具箱的工具越多,越是要审慎。

【未完待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