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Watch7 Ultra 手表渲染图曝光:外观更方正
2024-05-24
更新时间:2024-05-24 23:58:39作者:橙橘网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 机器人“当家”,没有照明的作业区,厂房外闲庭信步的孔雀和梅花鹿……在中国,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普及,人们传统印象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工厂景象正在迭代升级。
走进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400多台机器人开足马力,平均每70秒左右就能下线一辆车。
借助图像识别技术,车身装配机器人能够准确找到不同车型对应的发动机;与此同时,轮胎安装机器人在一个工位上即可完成四个轮胎的装配。
在这里,复杂流程不需要人工介入,一条流水线就能实现多款车型混合生产。
这是5月23日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位于嘉定的智能工厂内拍摄的首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右一)。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上海是中国首个把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2023年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上海市经信委预计,2025年本市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到每万人500台。
走进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充满工业设计美感的机器人,“高矮胖瘦”的它们兼具柔性内核,可在不同应用场景里“大显身手”。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积累的工艺库,不断优化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轨迹规划、操作精度、交互能力,协作机器人让‘机器学人’,使用体验更简单,工人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洋说。
这是5月22日在上海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拍摄的“黑灯工厂”内景。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走进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的冷轧车间,犹如进入一座幽暗的钢铁丛林。
“AI大脑”辅佐着只有三名操作人员的主控室,车间里机器人已替代人工作业,因此库区的灯光也时常关闭以节省能源。就算是工艺复杂度较高的汽车板,依然能在几乎没有照明的条件下“丝滑”生产。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在全球的装机份额从2012年的14%升至2022年的52%。
宝钢工厂外不远处还有一座动物园,饲养着孔雀和梅花鹿,它们被称为“小哨兵”,敏感地“监测”着园区内的生态环境。曾经跟“污染”深度绑定的钢铁厂,而今已是绿色制造的排头兵。
这是5月22日在上海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的“哨兵动物园”拍摄的孔雀。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据介绍,宝钢股份建成了包含碳核算、碳资产、碳足迹三大模块的智慧碳数据平台,是企业跟踪评估碳排放实绩、统筹优化碳资产、准确披露碳信息的重要量化工具,可以做到对下游用户提供的每一个钢铁产品都有“迹”可循。
今年3月,中国首批量产供货的低碳排放硅钢系列产品在这里下线。通过减少冶炼过程中矿石、焦煤、焦炭等原燃料消耗,实现产品碳足迹的下降。
“根据我们的目标,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宝钢股份运行中心副总经理兼碳中和办公室副主任刘仕君表示。(记者:曹槟、姚玉洁、龚雯、王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