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附加费5日再下调!元旦出行成本下降飞去哪儿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23 10:05:42作者:橙橘网
出品|网易科技态℃栏目组
作者|赵芙瑶
编辑|丁广胜
尘埃落定!
“期待回到OpenAI,并与微软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于北京时间今日下午发出的这条推特,让近期的“复仇宫斗大戏”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一切都是对OpenAI今日下午发表的这份声明的回应。与17日的口径不同,OpenAI声称已经原则上达成协议,奥特曼回归OpenAI,担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设立一个新的初始董事会,成员包括Bret Taylor(董事会主席)、Larry Summers和Adam D'Angelo。回看17日OpenAI声明中的“董事会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有信心”,可以说十分讽刺,短短120小时内,OpenAI仿佛在硅谷上演起了“川剧变脸”。
微软现任CEO纳德拉则回应奥特曼称,微软对OpenAI董事会的变动感到鼓舞。认为这是走向更稳定、更明智、更有效治理的第一步。
OpenAI此次大动荡后,会有何种走向尚且未知,但是变动会使得公司内部结构更稳定就见仁见智了。纳德拉之所以如此评价,或许是因为微软才是这次“闹剧”背后实现“躺赢”的一方。
鹬蚌相争,微软“得利”,OpenAI“权力的游戏”开启下一篇章?
在为期五天的OpenAI“宫斗”期间,微软可以说拿捏住了每一个关键节点,实现了“渔翁得利”。
11月17日,纳德拉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与OpenAI签订了长期协议,并且将继续致力于二者的合作伙伴关系。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微软想出了一系列措施办法来挽回当天的事件,同时为奥特曼制定一项后备计划,并为OpenAI的一批顶尖研究人员在微软成立一个新部门。
19日午夜,纳德拉又在X上宣布奥特曼、格雷格·勃洛克曼(Greg Brockman)及其同事将加入微软领导的一个新的AI研究团队。奥特曼对此表示了确认,纳德拉也向其他OpenAI的成员抛出了橄榄枝,表示如果他们选择加入,可以提供所需的资源。
消息一出,微软股价再次回升,在19日—21日期间不断呈现上涨趋势。20日更是一夜之间市值增加570亿美元。有分析师表示,微软聘用奥特曼的决定是给股东最好的交代。
虽然微软此次未能对OpenAI实现“0元购”,但是微软邀请奥特曼及其团队加入公司实际上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策略。自2019年以来,微软对OpenAI的投资累计达到130亿美元,OpenAI的高层动荡并非微软所愿,及时地干预是微软的最佳策略。
虽然目前这场“闹剧”告一段落,但微软与OpenAI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或将会被重塑,微软可能会意识到自身在对OpenAI进行巨额投资后,却没有获得对其足够的控制权和发言权,因此未来可能会寻求更大的权力。而且此次事件对OpenAI的名声和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损害,OpenAI未来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还要打个问号。
与此同时,OpenAI宣布将组建新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 和亚当·德安杰洛(Adam D'Angelo)等,与此前相比,成员背景将更加多元化,Bret Taylor曾是Salesforce的高管,并在马斯克收购Twitter期间担任Twitter董事会主席。此外,Taylor也是Facebook的前首席技术官。Larry Summers曾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Adam D’Angelo则是问答网站Quora的首席执行官,也是Poe的首席执行官。
有“阴谋论”称Adam D’Angelo才是此次“闹剧”的始作俑者,毕竟由他主导的人工智能项目Poe(“Platform for Open Exploration”,即“开放探索平台”)允许用户与各种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交互,包括但不限于OpenAI的GPT系列模型。这与OpenAI在首届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GPTs互为竞品,毕竟,GPTs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创建自己专用版本的ChatGPT。
在此背景下,OpenAI这场闹剧究竟是落幕还是拉开序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判断的是,OpenAI通过组建新的董事会并重聘Sam Altman为CEO,可能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决策流程。
考虑到员工在这场变动中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在签署联名信和表达对原董事会不满的行动中,OpenAI内部或将形成“站队”局面,“激进派”和“保守派”的纷争不会停止。在经历如此重大的内部变动后,OpenAI也可能会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和产品发展策略。这可能包括GPT-5的训练进展。
AI时代的“乔布斯” 北美“甄嬛传”是个连续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时又不断地重演,在奥特曼“被解雇”之时,有人戏称他是AI时代的“乔布斯”,同样作为创始人被公司解雇,也同样最终返回所在岗位。
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帮助推动了苹果公司的初期成功,特别是通过 Macintosh 电脑的创新。然而尽管乔布斯以创新和前瞻性视角著称,但他的管理风格也引发了争议。无论是对于产品的完美主义和还是对员工的严苛要求,都导致内部冲突不断。
1985年,乔布斯与当时的苹果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之间的关系恶化。随着内部冲突的加剧,乔布斯试图改变斯卡利的领导地位,但这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反而导致董事会对乔布斯失去信任,并最终支持了斯卡利。
乔布斯主张持续的产品创新和高风险策略,而斯卡利及董事会倾向于更加保守、以利润和市场份额为中心的策略。这种战略分歧是乔布斯被解雇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十多年过后。对于AGI发展分裂出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在OpenAI内部上演,而这个分歧也恰恰是奥特曼被“解雇”的导火索。
被苹果公司解雇后,乔布斯创立了NeXT Computer,并投资了皮克斯,1997年,他终于重返苹果,历时十二年。而此次奥特曼重返OpenAI,仅花费120小时。
翻开硅谷的科技史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如此类似的事件,它们不仅是个人传奇的篇章,也是整个科技产业变迁的见证。当杨致远与杰里·杨离开雅虎、卡拉·费奥莉在2005年被惠普董事会解雇,以及杰克·多尔西两次离开Twitter的CEO职位,这些重大事件不仅改写了其各自公司的命运,也在硅谷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硅谷闹剧”不仅关系到涉事者的职业生涯,也反映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在科技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