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附加费5日再下调!元旦出行成本下降飞去哪儿
2023-12-02
更新时间:2023-11-23 14:31:13作者:橙橘网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前阵子,一则“母亲拿椅子怒打女儿”的新闻,冲上热搜。
视频里,女儿不听话到处乱跑,妈妈在后面一直大声制止。
忽然,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手里的冰淇淋弄脏了裙子。
妈妈一看,不是马上去搀扶,而是抄起身边的椅子砸向女儿。
边打边喊:“让你不听话,这次好好让你长长记性。”
评论区里,网友们对这位妈妈一片指责,但也有人说:
“或许那一刻,这位妈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除了打骂,她不知道怎么管孩子。”
父母本应是孩子的避风港、守护神。
可一碰到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都不自控地变身为“情绪猛兽”,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教育家卢梭曾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
你的咆哮怒吼、拼命责打,或许短期有效,但却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颗炸弹。
迟早有一天,你的情绪会将其引爆,摧毁孩子本应美好的人生。
作家莉丝·默里在一期TED演讲中谈起自己的悲惨童年。
在她记忆里,从小到大但凡犯有一点错,都会引起父母的暴怒。
考试考不好,父亲会直接撕掉她的成绩单;衣服弄脏了,母亲会顿时火冒三丈;弄丢了零花钱,父母就指着鼻子骂……
每当这时,她只能哭着求饶。
她想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直到多年后,她才听父母说:“除了吓唬你,打击你,我们不知道怎么管你。”
其实,这样的父母,在生活里比比皆是。
上周末,逛商场时看到挺心酸的一幕。
一个男孩赖在玩具店不出来,妈妈不耐烦地说:
“抓紧走!你还要去上兴趣班。”
见孩子还不动弹,妈妈二话不说提起他的衣领就往门外拽。
孩子哭闹起来,妈妈也开始吼:“再也不带你出门了,真丢人!”
店员上来劝阻,但妈妈还压不住怒火,愈发大声地斥责孩子。最后竟动起粗来,连踹了孩子好几脚。
孩子被吓得止住了哭声,哀求着:“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说句心里话,很多时候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在“管教”这件事上太过无能为力。
在他们看来,发一次火的效果,远胜过平心静气地讲道理。
一位育儿博主,曾在直播间感慨:“越是低层次的父母,越只会用情绪管教孩子,而不是输出价值观,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没有人生来就懂事,孩子会犯错,会磨蹭,会闹得你心烦意乱,会调皮到让人难以招架。
而父母们如果不懂孩子天性,无视成长规律,就只能用蛮力、发狠劲, 靠“情绪暴力”速战速决。
王小波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想想真是这样,我们越是管不了孩子,越倾向于用情绪震慑他们。
但如此一来,无异于饮鸩止渴。
你对孩子发的火、动的怒,止住了他们的淘气,却化成了一股股戾气。
亲子专家邹璐,曾在半夜接到过一位妈妈的求助。
这位妈妈说,因为一点小事,把儿子打得离家出走了。
那天她的钱包不见了,她以为是儿子偷的,便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暴打了一顿。
儿子气不过,头也不回地摔门走了。
第二天,妈妈发现遗落在车里的钱包,才后悔不已。
邹璐一听,马上建议妈妈报警,可一连几周都没孩子的音讯。
直到两个月后,接到派出所电话,大家才得知儿子因为打架斗殴被拘留了。
邹璐陪这位妈妈去见孩子,几句交谈下来,她发现,孩子行事冲动,很难沟通。
而在一旁痛哭的妈妈,也发现孩子的表情、语气、态度,和自己是那么相似。
她这才意识到,是自己没教好孩子。
记得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
“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根笔直的线,而是一条不断波动又回到正轨的曲线。
当孩子偏离正轨,父母用力过猛地矫正,那这条成长线很可能在中途就被拦腰斩断。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易怒父母,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人从三万条留言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胆小怕事,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有性格缺陷,不是易怒,就是容易抑郁,经常惹上麻烦;
总在取悦人,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只会把自己放在最后;
很敏感,外界一点风吹草动,就在心里引发轩然大波……
这些孩子,的确都长出了乖巧的面孔。
但也有个共同点,活得一点都不快乐。
《少年忧郁症》一书中,小高的遭遇让人读来很是惋惜。
他家境不错,成绩也好,可就在高三那年患上了抑郁症,几次三番想要自杀。
工作人员耐心开导,一番了解后才明白,他的不幸全来自他那个脾气暴躁的母亲。
小时候因为没有背过乘法口诀,妈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暴打他;
后来读高中,课业压力大,他经常打瞌睡,但只要被妈妈看到就是一番讽刺挖苦;
他和同学出去打球散心,妈妈也说他玩物丧志。
他感觉,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就像被困在一个满是机关的牢笼中。一不小心,就能触动妈妈的敏感神经,招致毁灭性的打击。
他小心翼翼地活着,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终于再也扛不住,想一死了之。
教育家尹建莉曾说:你对孩子发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用情绪管教孩子,让孩子在紧张动乱的环境中长大,是最大的家庭悲剧。
永远不要低估情绪的杀伤力。
父母的情绪猛兽,更容易击碎孩子稚嫩的心灵。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
父母情绪稳定、遇事淡定从容,孩子也会阳光自信、乐观积极;而父母时常控制不住情绪,则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那怎么做,才能不发火管好孩子呢?
家庭问题专家罗佩,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可以有情绪,但要学会“积极暂停”。
罗佩描述了一个很常见的场景。
一个爸爸,工作中遇到不少烦心事,刚刚过了很糟糕的一天。
他心事重重地回家,一进门,看见儿子吃着零食看电视。
一时间,他火气一下子蹿上来,对着儿子一通打骂。
说实话,此情此景想必很多家长都会发火。
但这个时候,一定要刻意提醒自己控制住情绪。
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心情不好,你能不能先去乖乖写作业。”
如果孩子还是不听,可以先把自己关在屋里,冷处理一下,等孩子缓过神来,再慢慢讲道理。
罗佩说,父母有情绪很正常,让谁压抑情绪都不可取,但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会“积极暂停”。
感觉要发火了,先出门走走,让自己安静下。就要开口责骂了,先喝杯水,平复一下心绪。
别让情绪以伤害、侮辱、打击的方式宣泄出来,要让孩子捕捉到我们的真实感受与意图。
而这,是家长与孩子开启有效沟通的前提。
2.学会倾听,读懂孩子内心的声音。
有个妈妈,给女儿报了画画班。
可上了几节课后,女儿却说:“我不想去了”。
妈妈一听,立马数落她:“钱都交了,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不去上课,就别再和我说话!”
结果,女儿果然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再搭理她。
其实,女儿不想去的原因,不过就是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心里有些抵触。想用几句抱怨,让妈妈多关注她一下。
罗佩说,这位妈妈如果先问清楚,帮孩子打开心扉,或许就能顺利解决问题。
所以说,比起指责批评,用心倾听更重要。
毕竟,孩子有时候也会绕弯子,喜欢把话藏心里。
3.明确要求,给孩子具体指引。
在网上还看过一个案例。
有位爸爸被老师通知,儿子这学期的成绩一落千丈。
这天回家,他一进门就看见儿子在打游戏。
他气呼呼地关掉游戏机,勒令儿子马上去学习,警告他不许贪玩。
可一小时过去后,他发现儿子还在磨蹭,正准备发火,却听儿子说:“爸爸,作业早写完了,我不知道还要学什么? ”
这下,他才恍然明白,他从来没有给孩子具体的要求,平常说的,都是很笼统的“你要听话”、“不要贪玩”……
意识到这一点,他马上和儿子一起制定了学习、运动、作息的计划表。
当孩子接到具体指令,行动力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
在教育圈有个说法:
“最无用的父母只会发脾气,而聪明的家长,都尽量教孩子做事,不给他们调皮捣蛋的机会。”
比起用情绪,用具体的事更能管好孩子。
《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说:
“教育中,家长们很容易陷入一‘情绪漩涡’,用暴戾之气震慑孩子。”
而用情绪管教孩子,那结果只能是,复刻出一只和他们一样的“情绪野兽”。
只有和孩子建立感情链接,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把他们送回正轨。
我知道,养育一个孩子很累很不容易。做父母的也是在摸索中前行,会烦躁、会崩溃、会不知所措。
但无论如何,别再用情绪管理孩子。
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地去成为更理智、更温和的父母,而后与孩子一起奔赴更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