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萨大洪水,冲垮了巴以和平的虚假幻想

更新时间:2023-10-09 15:00:46作者:橙橘网

阿克萨大洪水,冲垮了巴以和平的虚假幻想



哈马斯非常清楚自己无法战胜以色列,也无法驱逐以色列人,也不想达成任何妥协。似乎这么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袭击,只是为了给以色列人制造恐惧。

撰稿丨连清川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2013年《僵尸世界大战》中的场景。在耶路撒冷城,僵尸大军突破了高高的城墙,在转瞬之间,整个城市火光四起,尸横遍野,人们四散奔逃,但是世界末日如约而至。

巴勒斯坦人从各个方向涌进了以色列。在地面上,他们乘坐推土机,挖开以色列人设立的隔离墙和铁丝网,攻占了以色列的检查站和军营;在水面上,他们乘坐快艇,到达以色列海岸;在空中,他们乘坐滑翔伞,降落在以色列居民区。

为了配合海陆空的全面进攻,空中呼啸过5000多枚火箭弹,和数量不明的无人机,砸在以色列的坦克、军事设施和民居上。



▲骑着小摩托攻打以色列军事基地的哈马斯成员(图/网络)

哈马斯把10月7日的这次袭击称为“阿克萨大洪水”。西方有的媒体把这次袭击和“9·11”进行类比。

但这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9·11”是恐怖组织基地组织所发动的、目标确定、规模有限的定点“作战”,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是明确的攻击对象。但哈马斯的这次突袭显然不同,它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大规模杀伤。

对于笃信犹太教的以色列人来说,或许这个名称本身就带着极其令人恐惧的心理意象:在《圣经》中,大洪水是上帝耶和华毁灭人类的一次极端举动。

这也许也是哈马斯的目的:给以色列人带来无法抹除的恐惧记忆,就如同《圣经》里的记载一样。

和《圣经》中传说一样的,还有一个特点:“阿克萨大洪水”带来的,是无差别的杀戮。哈马斯闯进以色列人的家里,见人就杀;参加和平音乐会、甚至是同情巴勒斯坦的、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被掳掠而去,随后尸体出现在街头;逃亡的以色列人被集体射杀,尸体堆积在公路边;老幼妇孺、士兵、警察,被无差别俘虏,关押在无人知晓的地点。



▲以色列音乐节中被袭击的平民(图/视频截图)

这是1973年10月6日赎罪日战争,也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的50周年,也是2000年9月28日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之后,巴以再无大规模冲突走入相对和平状态之后的再一次战争状态。

一切都改变了。

这场战争不仅是巴以之间全面战争的前奏,也是中东世界重返武装对抗的预言。

01

哈马斯依然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诉求。或者说,他的政治诉求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它的全称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叫艾哈迈德·亚欣。它的目标有且仅有一个: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除。

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哈马斯的诉求。在巴勒斯坦另外一个更加广泛接受的政治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的前领导人阿拉法特那里,虽然在美国的斡旋下曾经希望通过奥斯陆协议达到建国的目标,但是最终没有实现的终极原因,依然是巴勒斯坦人无法接受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

从1948年以色列根据联合国的协议建国以来,巴勒斯坦人,以及后来成立的法塔赫和哈马斯,都从来没有认可过以色列的存在。

这本身显得非常诡异。任何一场战争,它应当要有一个明确的战争目标:消灭敌人,取得胜利,驱逐外敌,或者达成妥协。

但是这全然并非哈马斯的目的:它非常清楚自己无法战胜以色列,也无法驱逐以色列人,也不想达成任何妥协。似乎这么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袭击,只是为了给以色列人制造恐惧。

确实就是如此。把以色列抹除,不仅意味着把以色列这个国家抹除,而且意味着把犹太人从这片土地上抹除。这就是无差别攻击的原因。



▲以色列铁穹拦截哈马斯火箭弹(图/视频截图)

巴勒斯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领土的国家。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是定居点,而不是领土,因为它们事实上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世界有过幻觉,认为哈马斯或许将会走出极端政策,巴勒斯坦终于能够建国。2006年,哈马斯在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且同意与法塔赫组织联合政府。但是2007年,这场合作就崩溃了。

在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和法塔赫发生了内战。巴勒斯坦定居点的统治也分裂了:哈马斯控制了加沙,而法塔赫控制了约旦河西岸。

已经没有人能够代表巴勒斯坦。

同样地,在阿拉伯世界中,也没有了权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阿拉伯世界风起云涌出现过许多带头大哥。先是埃及,后来是伊朗,再后来是沙特阿拉伯,但是所有的权威都渐次崩盘。

阿拉伯世界也并没有给巴勒斯坦带来太多的福利,除了战争。叙利亚、黎巴嫩、埃及、约旦都曾经先后占领过联合国划分给巴勒斯坦的领土。

现在的巴勒斯坦,谁也无法信任。

没有领土,无法建国,缺乏代言,分崩离析,没有外援,经济破产,腐败横行。这就是巴勒斯坦自己的死局。

哈马斯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内部的问题。“阿克萨大洪水”是一场自杀式的全面袭击,它的目的就如同它建立之初那么荒唐:通过无限制的、无下限的、无目标的恐怖行动,把以色列人吓出巴勒斯坦地区。

它承认了伊朗提供了援助。这也是一场没有前途的合作:伊朗在巴勒斯坦地区没有利益诉求,只为制造混乱。哈马斯成了一支心甘情愿的枪。

02

从1992年开始,也就是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以色列奇迹”成了全球媒体上炙手可热的话题。

在过去30年里,以色列是全球化积极的、主动的、热情的参与者,甚或可以说,以色列人内心中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全球化能够给以色列带来永久的和平。

在一本以色列作家英巴尔·阿里埃利名为《无畏:为什么以色列能成为创新强国》的书中,自豪地列出了以色列在全球化中所取得的辉煌经济成果:人均创业密度全球首位,每2000人就拥有一家初创公司,共有5000家初创公司和1000家成熟科技企业。

无论在互联网、高新农业、导航软件、生物技术、医药研发、以色列都在世界堪称翘楚,3000家跨国企业落户以色列。

在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再也没有主动发起过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战争行动。对于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他们的管制日益松懈,甚至在2005年从加沙地区单方面撤军。


除了对哈马斯的袭击进行被动的反击之外,在30年的时间里,以色列基本上都采取了守势,只是不断加强加沙地区的防御性修建。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不断主动地吸引阿拉伯居民到以色列一侧进行工作。按照此前的数据,每天有超过19000名阿拉伯人通过检查站,到以色列工作。

以色列人的思维是:提高阿拉伯人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就能够彻底消灭掉巴勒斯坦人对他们的敌意,从而终极性地解决掉双方之间的冲突。

而在30年的相对和平中,这套策略看起来如此奏效。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马丁·因迪克在接受《外交事务》杂志采访的时候,就直斥以色列政府的傲慢。一方面迷信自己的武力威慑,对于哈马斯的压倒性军事优势;另一方面,迷信经济增长能够改变巴勒斯坦的敌对。

这种傲慢和迷信当然并非完全没有来由。要知道,现在的总理内塔尼亚胡是军人出身,典型鹰派。但是即便是他,也在经济奇迹中放软了身姿。

在过去的数年中,以色列已经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外交妥协。2020年,在经过漫长与艰难的沟通之后,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签署了《亚伯拉罕协议》,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更加重要的是,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建交谈判已经即将瓜熟蒂落,只差临门一脚。



▲《亚伯拉罕协议》签署现场(图/网络)

这就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效应。在号称生死敌对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已经不再需要血与火的血肉拼杀,而是走进了经济竞争的大潮流。

这就是过去30年以色列所学到的宝贵知识,和新的安全意识。前40多年的五次中东战争和无数次大小冲突,并没有给以色列人带来安全和稳定,反而是兵不血刃的经济竞争,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2005年的电影《慕尼黑》就像是以色列人心态的一个描摹。针对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遭到绑架和杀害,以色列政府雇佣了一批杀手,除掉恐怖行动的策划者。但是主人翁最后走进了忏悔,因为他明白了,以暴易暴的行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和和平,而只能是一轮又一轮的血腥循环。



▲电影《慕尼黑》剧照(图/豆瓣)

“阿克萨大洪水”行动的背锅侠,是以色列神通广大的情报机构摩萨德,所有人都在指责为什么哈马斯如此规模巨大的袭击行动,摩萨德竟然一无所知,岂非重大失职?

我猜想摩萨德和以色列政府、军队、民众都是一样的。世界已经走向大同,全球化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东,改变了阿拉伯国家,经济竞争已经成为世界主流,也会成为中东主流,何必大费周章,杯弓蛇影?

大洪水来临,无人能够幸免,摩萨德怎么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03

“阿克萨大洪水”冲垮了巴以和平的虚假幻想,也彻底冲垮了以色列人的安全共识。

直到1992年之前,以色列人都坚信只有血与火才能获得国家的安全。所以他们全民皆兵,不信任何的和平协议,相信只有通过强大的军事优势和压力,才能够让阿拉伯人,以及巴勒斯坦人放弃驱逐他们的幻想。尤其是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让他们更加坚信阿拉伯人根本无法相信。

但是全球化和经济竞争让他们再一次相信了童话。

“阿克萨大洪水”不仅仅是巴以之间再一次陷入全面战争的起点,它是全球化走向终结的一个隐喻。

全球化的思路是搁置一切曾经造就人类心理隔绝的各种因素:历史争议、宗教分歧、意识形态、土地纠纷,而以其它的共有因素,知识、技术、资金、人才、商品的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如此一来,人们就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贸易,从而达成彼此的和解。

这是又一次的巴别塔试验。在《圣经》中曾经记载,为了修建一座通天塔,全世界的人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不分彼此。但是上帝看到了世界团结一致所呈现出的惊人力量,于是变乱了人们的语言,彼此之间无法沟通的人类变成了一盘散沙,巴别塔崩塌了。

这个世界没有巴别塔。在全球化中暂时被搁置的各种争端,在全球各地以不同的形态,终于露出了各自的獠牙。



▲以色列城市的应急人员正在努力灭火(图/网络)

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没有终结,亨廷顿的文明冲突没有消解。人性中永恒有着无法消解的仇恨与恶意,经济和市场也从来就不是万能的。

以色列终于为它的天真和傲慢,付出了50年以来最为沉重的代价。哈马斯还是那个哈马斯,全球化所带来的技术,给它增添了无人机这种更加先进的杀人武器,和在互联网上屠杀这种更加恐怖的传播效率。

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两场战争,宣告世界回到了1989年前那种无序、厮杀和对峙的时代。

传统的问题,终归还是要用传统的方法解决。以色列在经过初期的惊慌和混乱之后,也许会重新迸发出犹太复国主义初期的那种决绝和骁勇,对于哈马斯的报复和打击,可能也会是空前的。

或许巴以问题只有一次全面的战争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以色列全盘占据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将哈马斯和法塔赫全部赶出巴勒斯坦,然后在边境坚壁清野,全民皆兵,武装到牙齿。这样,它会重新在中东陷落到孤立的状态之中。

但是那远远不是结束。哈马斯会更加疯狂,法塔赫也不再温和,约旦、叙利亚、黎巴嫩都将成为巴勒斯坦人的军事基地,以色列的边境会是遍布子弹、炸药和自杀式冲锋的无人区。

但是还能怎样呢?以色列人从来只有方舟,而大洪水从未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