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卸任!蔡嵩松已无在管基金,接任者啥来头?基民如何应对

更新时间:2023-10-08 21:35:53作者:橙橘网

“顶流”卸任!蔡嵩松已无在管基金,接任者啥来头?基民如何应对

“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如今已卸任全部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9月29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因个人原因离任诺安积极回报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及诺安成长混合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再叠加此前5月份其卸任诺安创新驱动混合基金经理、7月份卸任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至此,蔡嵩松手头上已无在管基金。

据媒体报道,蔡嵩松的下一步或将转战私募。作为前几年伴随着公募基金发展大潮而兴起的“顶流”基金经理代表之一,蔡嵩松此次离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基金业“去明星化”已是大势所趋。

蔡嵩松离任后,其管理的基金由刘慧影、陈衍鹏、邓心怡等基金经理接任,不可否认,基金经理变动是正常的调整行为,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作为基金产品的直接管理者,离任将对基金产生直接影响,投资者如何应对?业内人士建议称,可以先了解新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水平,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调整。

蔡嵩松已无在管基金 重仓半导体成其鲜明“标签”

2017年11月,蔡嵩松加盟诺安基金,2019年2月担任基金经理,最早掌舵的基金是诺安成长混合,这也是其离职时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堪称其“代表作”,不过,当时诺安成长混合由王创练单独管理,蔡嵩松则是以增聘基金经理的方式,与王创练共同管理,直到2020年5月份王创练离任,才由蔡嵩松单独管理该只产品。

此后,蔡嵩松陆续掌舵诺安和鑫混合、诺安创新驱动混合等多只基金,管理规模也从2019年初的十余亿元一路飙升至2020年末的超400亿元,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

过去几年,重仓半导体始终是蔡嵩松的操盘“标签”,以诺安成长混合为例,截至2023年年中,其前十大重仓股仍被半导体股票“霸占”,包括北方华创、卓胜微、中微公司、圣邦股份等。

这样的策略在半导体板块上升期时能够较大限度地获取收益,但也会在半导体板块不景气时让基金出现较大回撤,2021年年中之前,半导体板块整体上行,蔡嵩松也重仓半导体板块声名鹊起,吸引了不少“粉丝”,但2021年年中后,半导体板块震荡下行,蔡嵩松掌舵的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佳,同样以诺安成长混合为例,2022年,该只基金年度回报为-40.04%,截至9月末收盘,该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则为-1.57%,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2021年中高点买入诺安成长混合并持有至今,回撤已较大。

不过,如果拉长时间来看,Wind数据显示,蔡嵩松掌舵诺安成长混合的任职回报仍高达71.70%,任职年化回报为12.45%。

刘慧影接棒蔡嵩松大部分份额 专注科技赛道

蔡嵩松离任后,诺安成长混合、诺安积极回报混合及诺安优化配置混合这三只基金均由基金经理刘慧影接棒,不过,此前刘慧影已与蔡嵩松共同管理过一段时间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优化配置混合。

其余两只基金中,诺安创新驱动混合由邓心怡、左少逸接管,诺安和鑫混合由陈衍鹏、邓心怡接管。

可以发现,刘慧影成为蔡嵩松基金的主要接棒者,接管了大部分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刘慧影有8年的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此前,其曾就职于东兴证券等,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20年12月加入诺安基金,历任研究员。2022年8月起任基金经理。

据悉,刘慧影专注科技赛道,美国的留学和工作经历,让她熟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及目前产业技术的研发高度,回国后她在国内券商担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和TMT组长。

8月8日,刘慧影在诺安基金举办的“关于未来、投给未来”科技投资分享会上表示,AI爆发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双重积极影响。从需求端来讲,半导体是AI应用的底座,AI应用的推广对整个芯片行业有极强的需求拉动作用。

其他接棒者还包括邓心怡、左少逸、陈衍鹏。据悉,邓心怡曾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20年11月加入诺安基金,历任研究部副总经理,现任研究部总经理;左少逸曾在中软系统工程公司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及战略研究工作,在易观智库从事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研究及数据分析工作,在浙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从事计算机行业研究工作,2022年5月加入诺安基金,任计算机行业研究员;陈衍鹏曾任中国证券报研究员、中泰证券通信分析师、四川发展管理公司项目投资经理,2016年8月加入诺安基金,历任研究员,2020年7月起任基金经理。整体来看,接棒蔡嵩松的基金经理任职经验均不多。

在业内,基金经理离职任职都是正常的调整行为。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就高达147人,不过,作为基金产品的直接管理者,基金经理离职毫无疑问会对基金本身产生影响。

天相投顾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相较于偏债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在业绩、规模两方面均受到基金经理变动的较大影响。

那么,针对基金经理离任,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有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先了解新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水平,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调整,这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此外,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明星基金经理固然“吸金”,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影响也较大,基金公司应更注重背后的投研实力的打造,才能减少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