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直播在哪看(附回放入口)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11 08:34:13作者:橙橘网
许多的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跟自己沟通。殊不知,孩子闭上的嘴,关上的心门,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无奈。
父母只有读懂了青春期,才能找到沟通的钥匙,走进孩子的心。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家长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有多少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就陷入了“无话可说,一说就吵”的困境?
大概,是因为他们大了;大概,是你话说太多了;大概,是你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塌了。
青春期的孩子:
我对妈妈有爱,但也带点恨
《隔帘对话》里有一个小姑娘,在被问到——“你爱你的妈妈吗?”
她坦言——“爱吧,但其中带一点恨。”
帘子对面的妈妈,忍不住捂脸痛哭。
面对青春期的女儿,她有百般的气急败坏和无可奈何。
青春期的孩子有多让人心塞?动不动就咣咣地关门,丢个白眼给自己,一副不愿意交流的姿态,拒人千里之外。
原本就关系就剑拔弩张的母女俩,在这种气氛下,火药味越发严重。
有一次,因为妈妈自作主张帮女儿报了一个比赛,她不愿意,直接回怼“我就不去”。妈妈的火气也蹭蹭蹭上来了,直接拿起刚给女儿新买的衣服,当着她面就给剪了。
气不过的女儿,居然在那天夜里,也拿剪刀把妈妈的衣服全给绞了。
理由是——“你剪我的,我也要剪你的。”
互不相让,一点就燃,成了母女俩每日相处的主旋律。
妈妈等着女儿来低头认错——“这事她不跟我正式道歉,我就下不去。”
而女儿觉得——“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她总是把小事化大。她越说,我越不想顺着她。”
隔着帘子的母女,两颗心却像隔着一个银河系,谁都理解不了谁,但谁又都觉得自己特委屈。
为此,节目组安排了几个问题,让妈妈在帘子的那端,拿着变声器跟女儿“提问”。
第一个问题:父母做什么事情最让你反感?
女孩表示——“逼我干我不喜欢的事。还有我妈经常催我,我就很烦。”
第二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最不想和父母说话?
女孩说——“比如说成绩不好,然后就很烦心。她还一直说,就会很烦。”
第三个问题:什么时候最需要父母陪在身边?
女孩承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干不了的事,其实都会很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
又想逃离,又想依赖,青春期就是如此的矛盾。
她并非不爱妈妈,只是在那满腔的爱意中,又时常掺杂着被父母干涉、控制、唠叨下的愤怒,以及迫不及待想要成长逃离的厌烦。
所以,当节目组问道——“如果满分是100分,你觉得恨占多少分?”
女孩想了很久后说——“大概百分之十吧。”
尽管有冲突,有矛盾,有怨恨,可是在爱面前,那些原以为不共戴天的恨意,却又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当帘子对面的“工作人员”(妈妈)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今天结束后,你再也见不到你的妈妈,你会想跟她说些什么呢?”
女孩沉默许久,嘴上哽咽说不出话,但藏不住的眼泪已经汹涌夺眶而出。
泪水里有不舍、有内疚、有悔恨,当更多是那些深埋心底,不曾说出口的爱意。
那些无可替代的在乎,已经冲破了原本争吵、冷战、撕扯,重新占据心房,唤起最初关于爱的记忆。
对不起,我比谁都在乎你,却又总是伤害你。
无话可说的年纪,
说不出口的爱
《隔帘对话》是一部出自CCTV的影片,导演用“访谈+记录”的方式,记录下了10个典型的青春期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以及冲突背后那些不曾言说的情感。
这部影片的名字,正是寓意着——“青春期孩子和父母之间,似乎隔着一层透明的垂帘,听不到对方,也看不见彼此。”
孩子说——父母走不进他们的世界。
父母说——叛逆期的孩子成了外星的生物。
在这个时期,沟通变得如此艰难,就像稀薄的空气,随时会让人窒息。
影片中,孩子们无一例外,都在控诉父母的强势、干涉、唠叨,让他们失去了沟通的欲望。
而父母也表示深深的不满,觉得自己倾尽所有的付出,可是却换不来孩子的理解。所以常常用一句“叛逆期的孩子,无法沟通”,就给他们扣上了“脾气差,不可理喻”的帽子。
不被理解的孩子,面对横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一遍遍想跳跃过去,却一遍遍跌入水中,湿身狼狈,慢慢就选择了关闭心门,放弃倾诉。
结果,孩子越沉默,父母越来气。
越想揪着孩子训话,孩子越激烈反抗。
青春期的大战,因此战火连绵,常常两败俱伤。
《解码青春期》的作者乔西•西普是青少年问题专家,她曾在书中写道:
“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灵的突变就像一场剧烈的风暴。每一个看上去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
越是嚣张跋扈的逞强,越是浑身尖刺的逆反,越是张牙舞爪的顶撞,背后越是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这个阶段的他们,大脑正在历经巨变,生理发育跟不上心理发育,“情感”与“理智”间的冲突,犹如“小马拉大车”,也就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身体顶着一颗“不成熟的脑袋”。
渴望独立,但思想尚未成熟的他们,想逃离又离不开,矛盾的心理状态只能用外在张牙舞爪的挑衅,来彰显自我,寻求关注和理解,心理上的脆弱和无助更让他们盼望得到父母的关怀。
研究数据表明,女孩10岁,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将它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身心巨变”让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反常态。
只是,在这个越追求自由,越渴望独立的阶段,不知情的父母管得越严,要求得越多,引起的青春期大战就越频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初二阶段,亲子关系最为紧张。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越来越无话可说?
不是不愿意说,而是觉得说了,你不听,你不懂,你不接纳。 于是,只能用相爱相杀的方 式,去请求你“看见我”,“听见我”,“理解我”。
解码青春期,
找到沟通的钥匙
“可我都是为了他好啊!” 这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父母也觉得委屈,明明自己讲的道理都是对的,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动不动就是回怼“行了行了,知道了。你烦不烦?”又或者一言不发,用沉默是金来抗议。更甚者,门一摔,耳机一戴,用行动来表示不接受。
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
“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父母太强调“我是对的”,结果你越对,孩子越反感。
因为这意味着,不断暗示孩子“你错了”。在这个迫切想要彰显独立的年纪,孩子不断觉得自己被贬低,就更会恼羞成怒,想要据理力争!
所以在特殊的青春期里,父母越是想“赢了”孩子,越会“输掉”孩子的心。
没有谁喜欢别人居高临下地跟自己说话。
好的教育,不是当孩子的老师,而是跟孩子做朋友。
老师训话,孩子只能低头听,但朋友间聊天,讲究的却是一个你来我往,有说有听。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听到自己说话就烦,实际上,恰恰是父母说太多,听太少。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无关回应”,指交流之后得不到预期想要的回应。
孩子希望得到你的理解、鼓励、支持,但你一开口输出的却是否定,指责和训斥。这样的沟通,带来的只能是据理力争的争执,或者是关上心门的无声抗议。
孩子不是无话可说,而是父母一直在说,却不给自己说的机会。好不容易自己认真地说了,父母又听不进去,抓住细枝末节就开始上纲上线,道德绑架,久而久之,沟通无效,屡屡碰壁的孩子就放弃了交流的意愿。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好好听自己说,首先要做的是闭上嘴,认真听孩子说。
蹲下身,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绪和困境,把肩膀借给他依靠,像朋友般去理解和拥抱他。自然会得到孩子同样爱的信任。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青春期的孩子,总会跃跃欲试的想用各种特立独行的行为,去探索世界的边界。尽管看起来有些鲁莽的想法和行为,会让你“不能忍”。但回顾自己的成长,不也是有过“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任性吗?
这时候的孩子,最受不了的就是父母事无巨细的管束,最听不得的就是父母的唠叨。
哈佛大学和其他高校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32名14岁的少年听了一分钟妈妈唠叨孩子的语音。然后给他们大脑做了扫描。结果发现,听完妈妈唠叨的孩子大脑,负面情绪相关区域非常活跃,而情绪控制区域的活跃度却明显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一唠叨,孩子就炸毛。
因为此刻,情绪脑已经被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所占据,一点就燃。
心理学上指出,这种关注过多,干预过多的“超限效应”,是导致青春期大战每日上演的重要原因。
一个长期在父母挑刺和否定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如同一只浑身尖刺的刺猬,随时做好迎战和自我保护的“战时状态”。
反之,越顺毛捋,孩子越放松戒备,越愿意让你靠近。
你向后退多一步,他反而靠近你多一步。
管住想唠叨的嘴,收起想干预的手,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反而可以收获孩子多一分依赖。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孙悟空,不是靠紧箍咒“降服”的,而是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逐步自我修炼成仙的。这个过程中,如来佛的五指山压得住他的身,却改变不了他内心的逆反,反而是唐僧一路相伴的真诚以待,最终感化了这只天不怕地不怕的顽猴。
心理学贺岭峰教授曾提出一个“自己人”的观点——
“家长要想多了解孩子,就得多暴露自己。家长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会越多。”
这也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己人效应”:
让对方将你和他归为同类人,“自己人”的话就会更被信赖和接受。
“谈话≠谈心”,真正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需要放下父母身份,敞开心扉,让孩子看到父母真实的一面:也曾年少不更事,也曾任性不听劝,也曾栽过跟头,吃过苦头,掉过眼泪。
当父母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跟自己一样,曾年少、曾冲动、曾困惑、曾如此渴望被理解。突然心就拉近了,仿佛找到了有“情感共鸣”的自己人。
自己人就能说知己话。沟通,也就变得更简单。
让青春期的孩子有话能说,有路可走,有人可依。真正的教育,是用无声的力量,赢得孩子的心,获得孩子的认可。
心靠近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