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讲座,才能真正吸引一线教师?

更新时间:2023-12-10 20:30:21作者:橙橘网

什么样的讲座,才能真正吸引一线教师?



了解了一线教师的主流需求,教师培训的职能部门才能设计出与之相适切的课程安排,主讲者才会设计出与教师需求相适切的专题讲座,进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刘宗海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原标题 | 《讲座也可以更具设计感》

一线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针对这个群体的培训中,教育教学专业讲座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不过这类讲座的效果容易受到讲座内容、主讲者表达水准、群体学习氛围、教师内在驱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讲座内容的影响占比相对较大。

根据多年经验,我总结了做好讲座的“四少四多”。

1. 少一点堆积,多一点凝练

内容杂乱堆积、缺少主线贯穿的课堂,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是低效课堂。

讲座如同讲课,要避免低效讲堂的出现,主讲者要对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可以借助小标题统摄讲座内容,避免听者迷失方向。

以“教学反思”讲座为例,主讲者可以从教学反思的内涵、角度、要点三个角度展开。其中,教学反思的角度又可以划分出教材、教法、学法、课例、试题等多个切入点,将相关内容嵌入讲座架构中使之井井有条、言之有序。

2. 少一点搬运,多一点主见

引用他人观点解释某一个概念或术语是一种借鉴,原本无可厚非,但有些主讲者对某一热点难点问题一味引用他人观点,至于自己怎样想、怎么看却没有表示。这样的引用实质上就是一种搬运,容易引发听课教师的认识混乱。

如果主讲者在讲座过程中能够整合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效果就不一样了,不仅能统整各方视听,还有助于听课教师辨识力的提升。

以对名词“大概念”的讲解为例,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思路,其中有专家在借鉴他人观点的同时也亮出了自己的看法:大概念就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它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概念,而是在具体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本质性、统摄性和迁移性的一种思想观念。根据大概念统摄范围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学科大概念、主题大概念、单元大概念、课时大概念等。

这样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让人听趣大增。

3. 少一点空泛,多一点实例

面向一线教师的理论知识讲座欢迎度较低,难道一线教师不需要理论引领?当然不是,一线教师需要的不是各种主义的空泛描述、扎堆呈现,而是深入浅出的通俗解读,一种结合实际的具体剖析,他们关注“是什么”“为什么”之后的“怎么做”。

因此,主讲者应多储备案例,巧用实例为一线教师释疑解惑。

比如一线化学教师对大概念统摄性的理解有困难,我们不妨用“竞争”这个实例去加以阐释:“竞争”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概念,是因为“竞争”能够把萃取、蒸馏、化学键、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零散知识有效整合起来。

有了生动的实例诠释,抽象的概念就转化成了具体形象。

4. 少一点老套,多一点更新

定期升级才能确保电脑高效运行,面向一线教师的讲座也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一个案例讲多遍、一套课件用多年的讲座一定会让听众倒胃口、打瞌睡,只有内容不断更新、思路不断创新才会赢得掌声、引发共鸣。

曾经有一位执教过几十节省级以上优质课的特级教师,他在做“优质课打磨”专题讲座时只用近期自己在各种研讨活动中的展示课例,这种“喜新厌旧”的选材方式就是对讲座内容的改良升级,值得学习借鉴。

了解了一线教师的主流需求,教师培训的职能部门才能设计出与之相适切的课程安排,主讲者才会设计出与教师需求相适切的专题讲座,进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别忘了文末点亮【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广告业务请联系

010-82296739(刘老师)

010-82296727(韩老师)

本文标签: 讲座  教师  教学  一线  主讲者  大邑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