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转弱点燃宽松预期,股市缺乏增量资金

更新时间:2023-12-12 00:10:47作者:橙橘网

CPI转弱点燃宽松预期,股市缺乏增量资金

中国通胀仍面临下行压力,数据显示,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下降至-0.5%,前值为-0.2%,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PPI也下降至-3%,而前值为-2.6%,符合预期。

“最新的数据表明,11月中国经济仍存在脆弱性。”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目前将2023年和2024年的CPI预测分别从0.3%和1.0%调低至0.2%和0.6%。他认为,中国政府预计将在2024年春季的某个时候需要大力推动政策措施,并进一步支持已预售但尚未完工的住房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对于政策加码的预期整体升温。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资经理和分析师认为,财政扩张、央行结构性宽松配合财政的大方向较为明朗,但市场对财政加力的具体尺度抱有更高的期待,但这或需要等明年“两会”才能确定。在这一背景下,近期债市多头开始冒头,但由于增量资金仍然欠缺,股市仍有待提振,不过机构普遍对明年A股的预期有所改善。

通胀疲软下刺激预期升温

中国通胀与全球趋势背道而驰。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通胀下行主要由于食品(按月下跌0.5%)及能源(按月下跌2.7%)价格下滑。不过,剔除食品及能源等较为波动的项目后,核心通胀率保持不变。而更能反映内需及家庭信心的服务业通胀,同比增速从11月的1.2%降至1%。

野村认为,服务业通胀的下行表明该领域的劳动力市场继续存在疲软,显示因疫情导致的线下服务的积压需求正在减弱,这将在2024年继续对服务价格通胀产生影响。

各界认为明年的通胀情况仍将较为温和,且部分机构下调了明年的CPI预测。陆挺预计CPI将在今年12月以-0.3%的同比水平适度反弹,然后在1月再次下降,主要是由于2023年和2024年农历新年假期日期的差异。他还预计PPI将在12月适度反弹至-2.8%的同比水平,主要是由于一些基数效应。“将这些最新数据纳入我们的计算,我们将2023年和2024年的CPI预测分别从0.3%和1.0%调低至0.2%和0.6%。2024年中国通胀将保持温和。”

赵耀庭则对记者表示,他不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通缩周期,因为核心通胀保持正面。尽管如此,多数机构认为,当前的情况突出了货币及财政刺激措施加码的必要性,关键在于刺激内需。

提振地产亦是当前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环。据克而瑞估计,中国前100家地产商11月合约销售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30%,机构预计2024年上半年或会延续类似的降幅。有观点认为,销售疲软可能继续拖累地产商的流动性,这主要由于购房者信心动摇及低线城市前景存在挑战。

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日前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以及在去年低基数条件下,四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将好于预期。“但如果明年经济增速要达到5%左右,依然需要努力。”他认为,明年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若明年经济增速达到约5%,且赤字规模(4.88万亿元)与今年持平,则2024年目标赤字率将达3.6%左右(今年约为3.8%);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薄弱环节、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符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目前中国降准的政策空间相对较大,鉴于中美利差仍位于高位、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降息的概率相对更小一些。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告诉记者,本周即将公布11月社融、投资和消费等数据,预计数据平稳偏弱。同时,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也即将召开,关注是否有具体宽松举措(如降准、降准等)落地。

债市多头浮现

在政策刺激预期下,近期债市走势企稳。早前由于受到特殊再融资债、万亿国债发行的冲击,供给担忧导致债市持续回调。

目前,10年国债利率在2.66%附近窄幅波动。债市博弈核心在资金,流动性分层、非银借钱偏贵,导致短端利率维持在高位。政治局会议定调经济工作,债市的解读偏乐观,带动了部分做多情绪。王强松提及,上周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较为分化,货基出存单,农村金融机构、外资和理财买入存单,银行机构和券商卖出利率债,但保险、基金和外资买入利率债,二级市场的焦点在存单买卖。“当前债市特点是收益曲线平坦且信用溢价偏低,短端资金紧且货基持续卖出存单,导致短端利率高。但经济数据和预期均偏弱,导致长端利率低。”

相比股市,今年是利率债的小牛市,是城投债的大牛市。12月资金往往比较紧张,但债券收益率未必会上行。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预计12月央行将加大资金投放,以各种方式投放资金,避免再度出现10月末资金利率暴涨的局面。只要持续投放资金,短期的资金紧张只是扰动,并不会导致债券收益率明显上行。

今年政府债供给比往年多,资金更易紧张,这也提升了央行宽松的必要性。他表示,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截至11月28日,全国各省市披露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已经达到1.37万亿。其次,中央政府增发万亿国债用于农田水利建设。8月以来,货币市场资金捉襟见肘,FDR007经常性处于7天逆回购利率之上。同时,银行体系资金紧张,1年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于MLF利率。市场预期的降准始终没有落地。

股市仍有待提振

就股市而言,当前各家机构都认为2024年市场有望企稳回升,但目前市场仍处于“磨底”阶段,症结仍在于缺乏增量资金。

吴照银提及,7月政治局会议后,监管层开始“救市”,下调印花税、规范股东减持等招数接二连三。但指数仍徘徊于3000点,问题仍在于缺乏资金。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去年末今年初资金大幅净流入股市,随后几个月资金流入流出基本平衡。最近三个月(8、9、10月),股市资金分别净流出148.9亿、44.4亿和74.7亿美元。境内资金迟疑,境外资金持续流出,当前市场是存量资金博弈。

就盈利而言,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轻微,不足以驱动股市走强。据统计,前三季度,5293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0万亿,实现净利润4.76万亿。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6万亿,净利润1.56万亿,分别同比增长1.36%和1.68%。

在机构看来,目前股市下跌空间不大,但缺乏上涨动力,策略以等待为主,但2024年的展望则更偏乐观。

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首席投资官安昀告诉记者,“进入2023年末,市场情况进一步胶着,但宏观形势其实日渐明朗。展望明年,在资产配置层面,我们对股票较为积极。”他表示,一方面,政策刺激似乎已然在路上,空间有待打开;另一方面,企业盈利也许已经站在拐点之上。

板块上,施罗德表示更加看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首先,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投资体现出明显的韧性。这表明技术升级已然成为共识;其次,中国的汽车、新能源和电子等高端制造业开始稳步在全球推进,并且已然在一些市场取得相当的份额。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实质性进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在海外设置产能,这一份额获取料将持续;再次,在经济及企业盈利调整的背景之下,“平替”消费的兴起是今年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本文标签: 债市  股市  央行  利率债  美债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