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三季报:总资产破万亿 营收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

更新时间:2023-11-02 20:28:17作者:橙橘网

成都银行三季报:总资产破万亿 营收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

近日,成都银行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成都银行继续保持战略发展定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业务规模继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不断优化。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成都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0630.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3.89亿元,增幅15.84%。存款总额7688.28亿元,增幅17.44%;贷款总额5912.06亿元,增幅21.19%。营业收入167.02亿元,同比增长9.5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57亿元,同比增长20.81%,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抑或是净利润增速,在上市银行中均位于第一梯队。

另外,成都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仅0.71%,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低于其他上市银行。

成都银行持续增加的成长动能和强劲的业绩表现也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为,多家券商研报点评称“规模增长强劲”“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盈利表现优于同业”“盈利有望继续增厚”。

“三大指标”持续向好

作为四川省的首家上市银行,成都银行持续深耕成都区域,近年来,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建设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成都银行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业绩报告显示:2021、2022、2023年上半年,成都银行的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9.98%、28.24%、25.1%,不仅领跑上市城商行,同时也高于绝大多数的上市银行。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银行在银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三大指标”(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质量)依旧继续狂奔。

在盈利方面,2023年1~9月,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7.02亿元,同比增长14.56亿元,同比增长9.55%,其增速在目前已公布业绩的上市银行中居第三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57亿元,同比增长14.05亿元,增幅20.81%,该增速在已公布三季报的上市银行中依旧处于第一梯队。

成都银行重视投资者回报并兼顾银行可持续发展,实施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截至9月末,其基本每股收益为2.16元,同比增长0.29元;资产利润率(年化)1.1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5%。

在资产质量方面,2020年至今,成都银行不良率逐渐下降至低位,2023年上半年,成都银行的不良率仅0.72%,已居于上市城商行最低水平,而截至2023年9月末,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0.71%,较上年末下降了0.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成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516.47%,较上年末增长了14.90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但有效需求依旧相对不足、内外环境较为复杂,在此背景下,成都银行积极推进资产负债表的优化。

截至2023年9月末,成都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0630.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3.89亿元,增幅15.84%。

从三季报的同比数据可以看出,成都银行在加快规模扩张的速度,截至三季度报,其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同比增长了17.13%和17.12%,同比增速分别较半年度上升了2.11个百分点和2.75个百分点。

分别来看,在资产端,成都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其贷款总额达到5912.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3.79亿元,增幅高达21.19%,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6%,较年初的53%进一步提升。

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4709.40亿元,较年初增长24.07%,是增量的主要来源,其得益于多年深耕区域经济,形成的政务金融优势;个人贷款和垫款1190.61亿元,较年初增长11.28%,零售贷款的投放进度在加快。

在负债端,存款总额为768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1.76亿元,增幅17.44%,同比增长了19.8%,增速较二季度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成都银行存款累计新增超过了去年全年。

截至9月末,成都银行的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了77.26%的历史高点,经营结构保持稳健。成都银行始终将“存款立行”作为重要经营理念,其中,对公存款成本优势显著。

券商研报认为,成都银行对公存款成本低于大多可比同业,主要得益于政务业务优势以及对公客户的长期积累,公司在2014年就已提及“加强涉政类存款梳理和营销”,凭借国资股东背景,聚焦稳定性强、活化率较高的政务存款账户营销。

此外,零售转型战略推进下,公司2019年后加大网点布局,近年来个人存款贡献度提升,2020年,成都银行的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的比例为38%,此后一路上升,截至今年9月末,已达到45%。

券商研报指出,成都银行基于负债端低成本优势,资产端摆布更加从容,能够坚持相对更低的风险偏好,形成“低负债成本+低风险偏好+低不良生成”良性循环,最终反映在领先于可比同业的盈利能力。

三大转型扎实推进

在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成都银行持续深化“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三大转型,落实“拓存款、扩资产、强客群、重合规、塑特色”经营方针所作出的努力。

在精细化转型方面,成都银行持续完善精准营销体系,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在四川省银行业机构最新排名中位列第一,成都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保持领先;同时,建立差异化贷后风险管理机制、搭建专才型细分行业审批团队,精细化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另外,上线了新一代管理驾驶舱,构建全面、精准、多维的经营指标应用体系。三季报显示,其异地分行前三季度对全行存款新增贡献大幅提升,已成为全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成都银行聚焦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与科技支撑,推动金融科技由“支撑型”向“赋能型”转变。搭建运营数字化转型“柜面一体化、柜面智能化、运营集约化、运营无纸化”集中运营体系,建立支持风险指标多维度查询的风险数据集市,构建覆盖前、中、后台的应用系统架构线上化管理机制,推动全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风控、数字化管理水平迈入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在大零售转型方面,成都银行聚焦储蓄存款、网点建设、资产结构“三个升级”,持续提升零售业务服务质效。依托“1+4”大零售系统群,构建以“客户深度经营”为核心的零售业务经营生态。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全行个人存款新增666亿,同比多增超百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提速,前三季度业务整体规模较年初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兴业证券研报认为,成都银行未来的规模扩张持续性和确定性较强。

首先是成渝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级战略,大多初步战略规划节点在2025年,部分长期规划节点在2035年,对基建需求的确定性和持续性强,而公司得益于股东层面国资背景和先发优势带来的丰富经验,在政务业务具备较好的护城河,充分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建设,有望持续成为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

其次是成都市制造业相关政策近年来加速落地,城市重大投资进一步向产业发力,伴随区域产业发展,成都银行2020年后制造业贷款余额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高增,制造业贷款在新增对公贷款中占比提升至10%以上,未来贡献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最后是在零售业务方面,成都银行于2018年正式提出了大零售转型,目前零售贷款占比较低且结构上按揭仍占据主要部分,成都市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基数高且持续净流入,零售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未来零售业务发展亦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本文标签: 存款  全行  同业  城商行  总资产  成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