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再次成为军事强国?德国军改引关注

更新时间:2024-01-04 11:35:44作者:橙橘网

【环时深度】再次成为军事强国?德国军改引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王建 环球时报记者 刘明】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让德国国防以及外交政策开始转型,而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的出现,让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德国国内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长期秉持“和平主义”“军事克制”的德国不断加强军事建设,先是在2023年6月发布了该国二战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5个月后又发布该国12年来的首份防务指导方针。德国还提出了国家在防务领域的新角色——欧洲威慑和集体防御的支柱。德国是否会再次成为军事强国?这一问题吸引很多媒体探讨,也引发不少担忧。

“北约在欧洲的中心枢纽”

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尼恩堡的一处军事基地,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背心的麦斯特,正在用G36突击步枪练习射击。这种枪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所配备枪支的一种。“集中精神!”麦斯特的教官梅斯曼这样对她说。梅斯曼曾是一名坦克指挥官,现在是预备役中士,同时也是一名电吉他教师。他站在麦斯特的背后,纠正后者的姿势:“别这么扭来扭去! 大拇指离闭锁块远点!”

现年34岁的麦斯特在下萨克森州一家科技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她是社民党的成员。据《纽约时报》报道,此前,麦斯特最接近用步枪射击的一次经历是在嘉年华射击场,而现在,随着邻近射击区枪声响起,麦斯特扣动了扳机,靶子后的沙堆上灰尘四起,四枚子弹壳落在麦斯特脚边的砾石上。

和麦斯特一样,很多此前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当地民众都作为预备役士兵在这个军事基地接受射击训练,以在将来“保卫国土”,而俄乌冲突的爆发让他们对训练更加认真。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此次冲突标志着“时代转折”,即对欧洲以及德国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德国在军事改革方面不断加速,并在近期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成为欧洲威慑和集体防御的支柱。


路透社等媒体称,2023年11月9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发布该国新版防务指导方针。这份文件是2011年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以来发布的首份防务指导方针,详细说明了“时代转折”对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意义。皮斯托里乌斯称,政府将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加快改革军队的官僚作风,对军队当前行动迟缓的装备采购与建设计划进行提速,而这些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德国成为“欧洲威慑和集体防御的支柱”。

德国要为战争做好准备、要在欧洲防务中发挥领导作用,这是皮斯托里乌斯近期表态的核心信息。这位德国高官表示,向立陶宛永久部署一个战斗旅的计划,是德国正在逐步扮演其新角色的证明。德国外交政策网评论称,自2014年将重点转向“国家和联盟防御”以来,柏林越来越多地在北约框架内武装自己,但是在近期发布的防务指导方针中,德国以一种新的自信对待欧美盟友:它宣布了“领导意愿”,认为自己具有“领导责任”。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在皮斯托里乌斯发布德国新版防务指导方针的第二天,该国总理朔尔茨在安全政策方面对柏林的新定位是“北约在欧洲的中心枢纽”。

取消义务兵役制是一个错误?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发生重大改变,于2022年设立了1000亿欧元的联邦国防军特别基金,用于购买先进武器。德国还承诺从2024年起达到北约的目标,即国防支出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朔尔茨近期表示,将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保持这一水准。

2023年6月,德国发布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此前,德国虽然在安全政策方面发布过一些指导性文件和声明,但却缺乏一个全面的、正式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一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德国对自身安全政策的全面评估和重塑。德国外交部在介绍该战略时称,它采用了一种“综合安全观”,将安全视为涵盖所有政策领域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外交领域。该战略强调德国安全的三大支柱:强大的国防,包括增加军费开支并增强威慑力量;韧性,专注于维护德国及其盟国的价值观和法治;可持续性,解决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除了在方针和战略方面进行规划外,德国在军事改革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皮斯托里乌斯此前宣布将解散国防部的3个下属部门,超过1000个职位将进行内部重组,这是德国联邦国防军自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征兵制也可能成为德国军事改革的项目之一。“德国之声”报道称,皮斯托里乌斯已经收到65项关于征兵和改革士兵培训方法的具体建议,“当时(2011年)取消义务兵役制是有原因的,但(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错误”。

德国还计划与多个北约国家共同采购防空系统,以保护盟国领土免受导弹攻击。这一计划被称为“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此外,德国正在深化与其欧洲伙伴特别是法国的防务合作,包括下一代武器系统的联合开发项目。德国还向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以进一步合作开发“台风”战机。朔尔茨近期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说,希望在5年内开发导弹防御系统,“政府正在与各种系统的制造商商谈,为具体决定做好准备”。

对于德国军事政策的改变,欧洲新闻网此前评论称,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正在转变数十年来的安全观念,考虑到德国发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战略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的禁忌话题。有学者表示,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布,表明其“和平主义”和“军事克制”理念的深刻调整,也意味着德国政府奉行积极有为的国家安全政策有了更为系统的战略理论指导。还有观点认为,德国调整和升级国防政策,可能是为了摆脱所谓的“二战阴影”,试图在军事上恢复成为“正常国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德国分会副会长孙恪勤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是一个有着军事传统的国家,所以其军事力量一旦崛起,会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很大影响,并引发多个问题,包括德国的外交以及安全政策还能不能像现在这么克制。德国军事力量的崛起也会改变欧洲安全结构的平衡。此外,德国新发布的防务指导方针显示,它要介入世界秩序,“所以德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对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值得特别关注”。

“我们需要一个和平、放松和理解的转折点”,德国《巴登日报》评论说,德国防长提出了联邦国防军“为战争做好准备”的要求,而这只能通过空前的军备采购来实现,比如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动力轰炸机作为威慑手段。这种以战争为导向的政策已经被历史证明是灾难性的、破坏性的。

面临几个问题

要成为“欧洲威慑和集体防御的支柱”,德国的实力如何?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大幅缩减了军事力量。据“德国之声”等媒体报道,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时的西德武装部队联邦国防军有近50万人,而东德的国家人民军在1989年年底仍有大约16.8万人。根据两德统一后达成的国际协议,德国联邦国防军的规模当时不得不削减到37万人。2011年,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联邦国防军由全职士兵、兼职士兵和志愿兵组成。2023年10月底,德国联邦国防军表示,其军人总数为18.1万左右,这距离德国军方希望在2025年将军队人数提升到20.3万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去年5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据追踪145个国家国防信息的网站“全球火力”统计,德国在世界最强陆军排名中仅位列第25位。孙恪勤表示,欧洲现在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应该是英国和法国,它们在部队人数、海外介入能力、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德国现在还不能与之匹敌。不过,德新社此前援引波恩国际冲突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称,德国联邦国防军在装备和作战准备方面,与英法两国的武装部队实力大致相当。

孙恪勤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要成为“欧洲威慑和集体防御的支柱”,面临几个问题:第一是其国防军人数需要大幅增加,职业军人要改成义务兵,这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以及军费问题。如果德国向军队投入大量资金,势必会影响国民开支的其他方面;第二,德国和平主义盛行,要让民众把防务放到和平主义前面,也不容易;第三,德国在一些重型武器上受到严格限制,不能拥有航空母舰等,更不用说核武器了;第四,虽然德国是欧洲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但是它主要生产的还是民用产品。如果大幅增加国防生产投入,会对德国的整个外贸结构会产生较大影响,而现在德国还需要靠出口民用产品来赚取外汇;第五,当德国军事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引发其他欧洲国家担忧时,这些国家也不会支持柏林的行动。

德国防长此前在《每日镜报》上发文称,在国防改革方面,不仅需要改变联邦国防军的心态,也需要改变政界和普通民众的心态。据《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观察,俄乌冲突爆发后,支持德国增强军事力量的民众增加了很多,而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让更多人开始关心国家安全。不过,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德国科尔伯基金会近期对该国民众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71%)德国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在欧洲扮演军事领导角色。调查显示,大多数德国人反对更加军事化的外交政策,支持通过外交努力寻求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办法。超过3/4的受访者表示,德国的国际交往应该通过外交方式进行,只有12%的人表示支持德国军队参与外国冲突。调查还显示,57%的德国人认为,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的国际影响力实际上有所减弱。

许多德国民众对皮斯托里乌斯“要为战争做好准备”的言论感到吃惊。柏林退休工程师沃夫冈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德国人对军队的看法很矛盾,尤其是二战后,德国人批判性地审视联邦国防军。沃夫冈说,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西德出现了许多和平抗议,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希望裁军。

1990年在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后,许多人甚至问德国是否还需要军队。1999年,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派遣士兵参加科索沃战争,2001年德国联邦国防军前往阿富汗执行任务,这些都引发争议。俄乌冲突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希望德国参与战争。

资金问题也是阻碍德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一大因素。据彭博社报道,德国目前财政紧张。根据德国“债务制动”的相关规定,公共债务被限制在GDP的60%以内。观察人士表示,如果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资金将被大幅削减。

《纽约时报》还表示,德国扩大军队规模,一直受到机构官僚主义的影响。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官僚主义普遍减缓了德国联邦国防军新武器的采购。在朔尔茨政府调整军事政策之前,德国军队中任何希望在单笔订单上花费超过1000欧元的人,都必须通过一个单独的民用采购办公室申请,而这些申请可能会拖延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