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梁建章: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是人口

更新时间:2024-01-06 10:04:09作者:橙橘网

对话梁建章: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是人口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韩国政府1月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出生人口约23.5万人,创历史新低。随着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很多人担心中国也会出现与韩国同样的问题。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于2012年出版了《中国人太多了吗》,这是中国大陆首本公开批评一孩政策的书。此后,他始终不懈地向公众传达他对人口减少趋势的担忧,并积极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2023年他再次以《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口问题对经济和创新的影响。他认为,人口减少会对科技创新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会影响每个人的收入。

梁建章也曾提出“法定结婚年龄改为18岁”“生一个孩子奖励一百万”等促进人口增长的建议,都引起了社会热议。他的长期建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二孩、三孩政策的出台。在年轻网友的心中,梁建章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企业家,更像是“催生办主任”,但是了解他经济逻辑的人就会懂得,他是“建议政府来鼓励生育”,换言之,通过生育减负来鼓励人们生育。

针对人口、经济等系列问题,梁建章近日接受了经济观察网的专访。在这次对话中,他提出从长期来看,新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他分析各类投资标的后得出的结论是,最值得投资的标的是人口。他认为,应采取财政赤字的方式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直接发钱对刺激经济是最有效的方式。

2023年6月,携程宣布了一项关于人口生育的激励政策,并计划为此在未来投入10亿元。入职携程满3年的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1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梁建章说,企业可以做个表率,希望能起到示范作用,但归根结底要看政府的投入。

以下为对话:

经济观察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提法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但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你怎么看待现阶段的经济挑战?如何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的经济药方?

梁建章:我认为在5年至10年的中期视角下,中国经济表现出向好的趋势,科技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出生人口的减少可能会对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

近两年,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房地产相关行业投资大幅减少,这与人口变化密切相关。那些预期人口增长的城市面临房产投资下降的压力,人口不增长的城市更是如此。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投资下降将产生巨大的缺口,短期内经济压力依然存在。

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有限。传统的投资驱动方式,如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入等,已接近饱和。制造业的拉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有其自身的节奏,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拉动需求;教育领域的投资也面临过剩问题,学校数量已经过多,进一步的投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影响;旅游和新能源领域可能存在投资机会,但都需要具体的项目和技术支持。在传统投资渠道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口成为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当前中国面临新出生人口减少的问题,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提供生育福利和家庭福利,可以减轻年轻家庭的压力,鼓励生育,从而增加人口数量。

这种投资不仅能够解决短期经济问题,还能应对长期人口结构带来的挑战。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发放补贴给有孩子的家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这样的投资规模需要足够大,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能够鼓励生育和拉动需求。我认为将投资重点转向人力资源,尤其是通过提供生育福利来鼓励生育,是中国经济在短期和长期内都需要的策略。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挑战。

经济观察网:你一直在主张发钱刺激经济,用财政赤字来发育儿补贴,可是2023年中央财政赤字率是3.8%,触碰了欧盟所谓的“3%的国际警戒线”。这种情况下,政府拿什么钱来发生育补贴?

梁建章:之所以设定这个财政赤字的限额,主要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社会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人们增加的消费需求,那么物价就会上涨,或者我们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并引发通胀。另一方面,如果国内生产能力不足,也会导致同样的通胀问题。

在中国,我们并不面临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的产能非常充足,即使消费量提升20%,现有的产能也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此外,中国并不严重依赖进口。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需要过度担心通胀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美国,美国之所以不用担心,是因为它可以出口货币,而美元是世界的通行货币,它印钞票实际上是由其他国家来承担通胀。而中国则是因为我们拥有巨大的产能输出,我们可以出口产能,而且产能非常丰富,不会引起通胀。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不愿意投资和消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度已经接近0。因此,中国现在必须通过印钞票,或者说通过赤字来刺激经济。

政府也曾经发放过货币,但是这些发放的货币并没有投向真正的投资需求。如果企业没有投资项目,只是用来还旧债或者存放在银行里,并没有真正形成投资,也没有在经济中创造就业或者形成购买力。因此,我们希望这次发放货币能够真正地发放给家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未来有孩子的家庭。这也是对未来人力资源的一种投资。

经济观察网: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理论,不同人的边际消费和边际储蓄的倾向不同,一元钱分别给富人与穷人,效用是不同的。如何保证发放的钱用于消费,而不是被储存起来?

梁建章: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经济,鉴于中国目前电子支付系统的发达,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发放消费券变得相对便捷。以往发放消费券可能会涉及较高的成本和操作复杂性,而直接发放现金则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现在,这两种方式都变得可行。我认为,无论是发放消费券还是现金,效果差异并不会太大,因为大多数家庭目前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这样的政策预期一旦形成,不仅能够激发普通家庭的消费意愿,甚至会鼓励到有钱人增加投资。

经济观察网:你曾建议,每月对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是1500元,三孩是2000元。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有变化吗?

梁建章:我认为至少要千元级别才会起作用,一孩家庭需要1000元,二孩家庭需要2500元,三孩家庭需要6000元。如果新增人口能够恢复到1000万,每年每个家庭补贴三四万元,那累计下来就是三四千亿元,这对于拉动GDP有显著影响。我觉得至少用GDP的2%至5%来鼓励生育,生育率才能提升到欧美发达国家1.6左右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GDP的2.4%来补贴,即每孩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可以多生240万个孩子。

经济观察网:中国一些城市也推行了生育现金补贴措施,比如杭州对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0000元。你认为补贴的力度和生育率是正相关的吗?地方生育政策的突破,有没有可能被推广到全国?

梁建章:地方政府做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钱太少了。我们要说的是GDP的百分之几,整个地方税才占GDP的百分之几。另外,人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其实没有动力做这个事情,力度上也差了一个数量级。根据我们的测算,把孩子从0岁养到上大学,差不多需要几十万元的支出,一个月补贴几百块钱很难起到作用。所以这一定是中央政府才能做的事情。

经济观察网:通过生育补贴来刺激经济的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尝试过用发钱刺激经济,中国从中能获得哪些新的经验或者警示?

梁建章:有些发钱是短期的,我觉得生育补贴应该是长期的,这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发钱正好解决通缩问题,长期来看不会有很大压力,因为中国的产能是被激发出来的,一旦激发得多了,产能上去了以后,税收也会增加。人力资本的提升、国力的增强会让整个“蛋糕”增大。

欧洲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由于产能不足,欧洲的发钱会引起通胀。美国发钱可以让其它国家去承担通胀。中国的情况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不同,长期的发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来扩大经济“蛋糕”,从而为人力资源投资提供资金来源。

经济观察网: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中国也一直在提出要做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你觉得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梁建章: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首先需要给有孩子的家庭发钱来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其次,需要切实保障女性在生育、产假、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构建一个对女性生育友好的社会。中国人的工作时间、努力程度在世界排名前列,这当然是一个好事,但是也要考虑到家庭,中国人应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创造力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才能迸发。欧洲人、美国人都擅长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欧美国家学习。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郑淯心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市场发展和公司动向,擅长深度调查报道、高端人物专访和产业剖析。
线索请联系:zhengyux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