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插10个广告,《繁花》凭什么走出「江浙沪」?
2024-01-06
更新时间:2024-01-06 10:31:07作者:橙橘网
成年人往往希望孩子听话,却忘记听孩子的话。很多父母虽然心里想着为孩子好,但其实没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所以亲子间才会有越来越深的矛盾隔阂。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孩子心里藏了很多想对父母说的话,但说不出来,这些话就会变成亲子之间无解的问题。
比如,父母情绪失控,孩子发脾气,亲子之间不知从什么时候,变得疏离、陌生、怨怼。
纪录片《你听见了吗》,试图通过挖出孩子藏在心底的话,解析亲子之间的各种问题状态。
一部比较冷门的纪录片,目前还未有豆瓣评分
导演采访了7对家庭,所有拍摄都聚焦于真实生活。当孩子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他们说的话令父母都感到非常意外。
父母们没有想到:自己一直以为孩子还小,没想到孩子心里会想这么多、这么复杂、这么令人动容的东西。
“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好好听我说话”
女孩秋子说:“伤心的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去表达那种委屈。”
其实,她有一对很善于调整自己、非常关注孩子情绪感受的父母。
爸爸敏锐地关注着孩子的情绪变化,身为语文老师的妈妈,也尽可能收起老师的锋芒,和孩子有心灵上的共情。
然而,对于这样的父母,秋子依然觉得:他们无法理解我。
秋子将自己比作梵高:“梵高割掉自己耳朵的时候,你问他:你痛吗?他肯定说:我不痛。”因为别人都不理解他。
在秋子看来,所有情绪都发生在自己心里,父母对此无能为力,她也不想告诉父母。更多时候她会一个人掐自己的手,掐得满是小疙瘩,以此来让情绪慢慢下去。
相比秋子不愿将心里话告诉父母,另一个女孩豆宝更依赖妈妈。为了纠正妈妈的坏脾气,豆宝惩罚她:“凶我一下,就抱我一下”。
妈妈最开始会配合,时间长了就变得烦躁:“你再给我来一下?不要蹬鼻子上脸。”
冷静下来时,妈妈也觉得自己对孩子太凶了,可当孩子练琴时,她总是显得很没耐心,忍不住会制止孩子的表达欲,希望她能高效率地完成练琴。
豆宝很委屈:她一直在努力提醒妈妈,有些地方她做得不对,但妈妈没有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我说的道理她全都没听到,她也说她听到了,但是实际上没有听到。哎呀,大人的耳朵真奇怪……教了她那么多,老是不改。”
在豆宝眼里,妈妈是“问题少女”。
但在另一个家庭,昊昊却是父母眼里的“问题少年”。
他经历抑郁症、高一休学、在家治疗,他觉得:“我整个人都能量耗尽得差不多了,有一种无力感。”
雪上加霜的是,当他深受抑郁困扰时,父母又添了二胎。弟弟总是弄坏他的乐高玩具。他因此没少哭,父母却没有安慰他,反而劝他:“弟弟还小,不要和他计较。”
哭着哭着,昊昊就麻木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花费了时间精力去做的东西,莫名其妙就被破坏了。”
他的安全感一点点消失,对父母也变得无话可说。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妈妈,花了漫长的时间去陪伴昊昊,重新打开了昊昊的心扉。
母子一起度过最难的时候,从曾经的“敌人”变成如今的“盟友”,绕了一大圈弯路之后,才学会怎么好好说话。
“我也想好好听孩子说话,
但我太焦虑了”
纪录片里,孩子的心声是故事的A面。故事的B面,我们可以从父母的心声里听到。
面对孩子,他们各有各的无奈。
秋子的父母观察到,孩子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对此又喜又悲:骄傲于孩子总是考全班第一,又担心孩子没有小孩的样子。优秀的秋子,时常让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和她相处。
豆宝妈妈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嘴里经常蹦出一些不知道哪儿听来的词。她想让孩子学会一些才艺,但孩子总是不肯好好听她说话,这让她心烦意乱。
昊昊妈妈发现,当孩子患上抑郁症后,自己几乎也患上了抑郁症。之前她一直望子成龙,抑郁症让她意识到:一个不快乐的自己,很难养出快乐的孩子。
这些父母各有各的烦恼,焦虑,替孩子操太多心。
成绩、评价、前途、成败、幸福……外界杂七杂八的声音太多,肩上背负的压力太繁杂,重重阻碍之下,他们很难真正把孩子的心声听进去。
不止父母面对很多挑战和压力,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焦虑的父母,也有自己的挑战和压力。
先天残疾的男孩乐乐,从出生就必须承受比常人更大的磨炼,他的妈妈问他:“为什么你什么都不跟我说?康复那么苦。”
乐乐说:“因为我知道,我一说你会更加心疼。”
乐乐认为自己欠父母很多,因为他要用一生去补这个(残疾)的缺口,这背后的重量,又哪里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他知道父母是这个世上最爱他的人,所以他选择乐观,用积极的行动来代替表达,回报父母的恩情。
乐乐的父母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乐乐妈说:“我希望乐乐有一天,看到妈妈有不一样的改变,他也会有改变。看到爸爸不那么忙碌。看到奶奶能过上她喜欢的生活,他也能明白,原来我也可以开始新的不一样的生活。”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虽然各有各的苦闷焦虑,但也都在积极寻找着出口。
父母想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但除非能放下焦虑,将孩子的生活还给孩子、自己的生活还给自己,或许才能够来一次真正平等的对话。
“因为看不见,
我学会了对孩子放手”
纪录片中有一对父母,真正做到了“听孩子说话”。
他们是一对盲人夫妻。
因为看不见,他们不得不承受更多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普通父母会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他们没法担心,因为对他们来说,孩子的手离开自己那一刻,就等于完全脱离了他们的保护。
纪录片中的一幕:妈妈送孩子上学,距离学校还有300米,孩子突然对妈妈说:“你不用送我了,我自己走。”
妈妈其实很担心,不愿意放开孩子的手,但她还是忍住不安,放手了,只留给孩子一个信任的背影。
这一集的小标题是“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这对盲人父母唯一能为孩子做的事。因为经历着视障生活的各种不便,他们特别渴望证明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
妈妈会趁父母不在,偷偷学着给孩子换尿不湿,结果把孩子裤子穿反了。讲起这件事,她脸上满是笑容:“你不能帮我一辈子……给我一个尝试的机会,这特别特别重要。”
盲人的生活,让她早早就领悟到:没有谁能照顾谁一辈子。所以育儿生活中,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对孩子各种“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各种挑战,学会自己洗澡、自己梳头、自己做早饭。
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在看不见的前提下切菜、炒菜、倒开水……非常困难,但盲人丈夫说:“方法总比困难多,我花了很长时间让家人相信,我是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多数人都感受不到,放手其实可以让一个人成长得最快。”
“你帮小孩做某件事很容易,但你教她学会去做就很难。很多人都说:你做不来我来吧,但哪有小朋友不会靠自己走路的?
要相信小孩,他们真的比你想象的强大太多。”
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百分百相信孩子、看到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和自己的盲人身份关系很大。
孩子的身心发展其实和残障人的身心发展一模一样,他们相信:既然自己能做到,那么孩子一定也能。
不要忘记听孩子的话
纪录片里,导演总结了一句话:“成年人往往希望孩子听话,却忘记听孩子的话”。
父母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却看不见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听不懂父母讲的大道理,却能听出成年人的焦虑颓废、不安、迷茫。
纪录片通过展示孩子的A面、父母的B面,整合展示了完整的生命成长。
让我们看到:很多父母虽然心里想着为孩子好,但其实没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所以亲子间才会有越来越深的矛盾隔阂。
而这部纪录片提醒了我们:
沟通,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看见,才是抚平一切隔阂的根本。
父母总想多为孩子做点什么,但孩子需要的,或许只是父母能够好好听自己说话。在平等的沟通、中立的倾听中,慢慢成为亲子关系最好的样子。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