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变更董事长!净利一降再降,中韩人寿何以破局

更新时间:2024-01-24 08:22:35作者:橙橘网

官宣变更董事长!净利一降再降,中韩人寿何以破局

"合资"变"中资"的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人寿")又有大动作。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韩人寿近日公告称,自2024年1月10日起,金朝萍不再担任中韩人寿董事长,何欣当选公司董事长。二人均有着股东方背景。


当前,不论大型寿险公司还是中小寿险公司,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不仅盈利能力承压,也面临着负债端成本和资产端收益的巨大压力。对于中韩人寿而言,亟待止住连年亏损步伐的同时,欲深耕浙江并立足长三角,从而面向全国,还有待从投资能力建设、满足用户更多保障需求等多维度再发力。

董事长换新,总经理仍虚位以待

中韩人寿近日公告称,自2024年1月10日起,金朝萍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何欣当选公司董事长,何欣的任职将在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任职资格核准后正式生效。

2019年,金朝萍获批担任中韩人寿董事长,彼时距今已经过去了五年左右的时间。"70后"的金朝萍来自股东方。当前,在经历了一轮增资后,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方")持有中韩人寿33.33%股权,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金朝萍则是浙江东方现任董事长。

被选举为董事长的何欣,同样来自控股股东方,其于2022年获批担任中韩人寿董事,简历显示,在加入浙江东方前,何欣曾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西安分所审计员、高级审计员、经理、高级经理等职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董事长作为公司的重要决策者和领导者,其个人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方式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保险公司董事长变更意味着公司可能会有一些策略和管理上的调整。通常情况下,董事长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所以董事长变更可能会带来公司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的经营策略等会完全颠覆,也可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或优化。

虽然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工作,公布了选举后的董事长,但截至目前,中韩人寿总经理一职仍空缺。

2022年8月8日起,桂文超不再担任中韩人寿总经理。同期,该公司宣布拟聘任张希凡担任总经理,在该任职资格核准之前,由张希凡担任临时负责人。根据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韩人寿高级管理人员的变更情况显示,张希凡不再担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目前总经理一职仍处于空缺状态。

前三季度亏损超3亿元

中韩人寿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踩在"七平八盈"的节点上,2020年,该公司实现了盈利。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该公司并未实现持续盈利,2021年中韩人寿由盈转亏。

在公司成立十周年这一节点上,中韩人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2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43.03%;2.98亿元这一亏损金额较2021年的1.17亿元有所扩大。

如果2023年四季度业绩无法"力挽狂澜",意味着全年亏损总额或较2022年进一步扩大。2023年前三季度,中韩人寿亏损达3.29亿元。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记者表示,寿险公司近两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监管政策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转变等。

作为保险公司双轮驱动之一的投资端,走出阴霾仍需时间给出答案。中韩人寿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6.05%,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78%。而在2023年前三季度,中韩人寿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60%和1.95%。

投资收益下滑、净利润有所波动,或成为导致中韩人寿一项行业"排名"掉队的因素。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2022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显示,79家人身险公司中,A类18家、B类55家、C类6家。值得关注的是,中韩人寿从2021年的B类掉至2022年的C类。据悉,人身险公司评价指标体系由保费增长率、综合投资收益率、风险保障贡献度等14项指标构成。C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公司。

寿险业的承压态势还将持续多久?在詹军豪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寿险业的发展也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康化。因此,寿险业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优化后,有望实现回暖发展。

仍需进一步聚焦保障型产品

2022年,监管批复中韩人寿的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30亿元。至此,该公司也变身为中资控股保险公司。

大幅增资对于一家保险公司而言,可以带来多方面助力。不仅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提高其偿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也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等。在依托股东赋能方面,江瀚认为,中韩人寿可以在业务方面着重发力的方面包括,首先,加强与股东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能力;其次,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

"依托新股东赋能,充分结合地域优势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客户特点,践行正道经营理念,围绕客户需求特点,着力发展普通寿险、年金、健康、意外等人身险业务"。中韩人寿在官网的自我介绍中如是写到。

从中韩人寿的经营范围来看,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不过,相对出彩的保险仍集中于理财型产品领域。

2022年度,中韩人寿原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中包括两款两全保险(分红型)、两款终身寿险和一款养老年金保险。两款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约占前五位保险产品保费收入的56%。

寿险业正逐步迈入转型深水区,这离不开一家寿险公司深挖客户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对于寿险公司提高保障型产品占比可以采取的策略,詹军豪对记者表示,包括开发和推广具有竞争力的保障型产品,如健康险和意外险;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设计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升他们对保障型产品的认识和接受度;优化销售渠道,提高代理人对保障型产品的销售能力。

对于一家寿险公司来说,提高保障型产品的占比十分重要。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看来,寿险公司提高保障型产品的占比,除了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销售渠道建设,也离不开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策略和措施,发现市场机会和潜在客户群体,从而提高保障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占比。

北京商报记者就董事长变更、如何提高盈利能力等相关问题致函采访中韩人寿,截至发稿,该公司未进行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胡永新

本文标签: 人身险  寿险业  保险公司  中韩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