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调研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有哪些“肠梗阻”?记者与代表共同摸底中试平台

更新时间:2024-02-03 20:06:17作者:橙橘网

两会大调研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有哪些“肠梗阻”?记者与代表共同摸底中试平台

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关话题再度受到热议。“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通过中试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乃至优化科学家的创新点子,一些项目通过中试环节后,产品量产成为可能。

去年底,成都首批30个中试平台完成备案,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增添“源动力”。将时间线拉长看,去年年初,成都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一批中试平台相继上马。

一年间,成都中试平台建设成效如何?还有哪些待解的“烦恼”?

今年成都市两会前夕,红星新闻记者联合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首席技术官叶锐对成都部分中试平台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来自行业一线的“声音”既谈成效,也直言“痛点”。

“刚从化工领域企业招聘了几名退休工程师和国企高管,扩充了中试人才队伍,去年全年中试平台累计服务省内外30余家客户,有两项技术在成都实现成果转化,近期将拜访中国商飞,沟通飞机新材料产品合作事宜。”在调研中,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魏巍向叶锐透露了其所在中试平台近况。

成果涌现之际,仍旧存在困扰因素。“一些新领域缺乏中试平台,中试项目审批周期长、人才招引困难、资本对中试平台持谨慎态度。”调研中,叶锐还了解到,成都蜂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蜂鸟智造”)、成都美杰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美杰赛尔”)等来自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领域的中试平台建设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行业症结待解,“药方”怎么开?

部分平台无缘政策扶持,细分领域仍缺中试平台

去年12月,成都公布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及创建资助拟立项项目名单,全市10个概念验证中心、30个中试平台获得备案。

“此次获得备案的中试平台主要来自医药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叶锐发现,医药领域获得备案的中试平台主要来自抗体药物、注射剂、手性药物、化学制剂等细分领域。

“也就是说,相关细分领域是否仍缺乏中试平台?”叶锐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通过成都科技界“朋友圈”联系到一家企业——美杰赛尔,并进行调研。这家落户成都高新区的企业从事基因编辑和细胞工程技术研发。


▲成都美杰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美杰赛尔负责人邓涛谈到了他的观察——成都首批获得备案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均不涉及细胞药物中试平台,而细胞生物药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热点和前沿之一。

邓涛告诉叶锐,由于细胞药品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多数为自体细胞定制化生产,不像化药、大分子药等需要多种工序及较大设备去满足中试扩大化及验证需求,加之细胞治疗药物生产流程复杂,质量控制严格,需大量专业人才与资金支持,初创型细胞治疗药物开发企业往往没有过多的能力和精力去建设高标准的GMP生产设施和众多检测技术平台。

这一情形催生细分领域中试平台建设需求。“期待成都能够搭建针对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产品的CDMO一站式平台,覆盖质粒生产、蛋白纯化等环节,提供从设计、工艺开发及分析方法开发验证等端到端服务,贯穿早期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注册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等不同阶段的中试平台。”邓涛说。

邓涛介绍,美杰赛尔具备细胞制剂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可满足相关研究阶段细胞制品的生产需求,但在政策申报环节“不达标”。“《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中试平台固定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我们的研究平台面积少于500平方米,达不到备案条件。”邓涛说。

由于面积不“达标”,无法获得备案,也就与市级层面资金扶持失之交臂。

“尤其是化工领域的中试项目设备体量大,需要较大的厂房安置,但是,一些行业的中试平台并不需要这么大的面积,政策制定过程中,需注重对‘小而精’的中试平台的支持,避免‘一刀切’。”叶锐说。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资料图


业内期待打造更多“完全公共性中试平台”

成都首批获得备案的中试平台建设运行进展如何?带着这一疑问,记者与叶锐调研了蜂鸟智造和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等中试平台。

“我们布局在郫都区的中试平台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位于高新区的智能硬件生态园建立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已于今年投用。”蜂鸟智造董事长田勇表示,去年公司中试平台服务近60个客户,约300个新品项目,累计服务了400多个客户,近千个新品项目,主要来自电子信息智能硬件领域,去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

“成效明显,有没有隐忧?”针对田勇展示的“成绩单”,叶锐更关注存在的问题。

中试平台考核机制成为一个关注点。

“中试平台自身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客户群体‘早而小’,付费能力弱,单纯考虑中试平台的税收贡献,容易忽略中试的核心价值。”田勇表示,成都首批30个获得备案的中试平台未来会“迎考”,希望在接受考核时摆脱传统招商的营收、税收指标考核。

“他山之石”可供借鉴。《上海市新材料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对中试基地不设定产值、税收、能耗强度等考核指标。

“建议将中试平台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校链接、人才培养、服务项目数量、带动营收税收(含服务项目自身税收)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不要仅仅聚焦平台营收和税收指标。”田勇说。


▲成都蜂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叶锐认同此看法,他建议,对中试平台的效益应更多关注研发投入、项目引入、人才培养、技术先进性等方面,不考核其产值、税收等,对于政府资金投入的中试平台,要设置容错率,对个别中试失败的项目持包容态度。

虽然蜂鸟智造和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等中试平台面向行业开放共享,但成都“完全公共性中试平台”数量较少,不少平台仍旧属于“自建自用”状态。

“中试平台共建共享的机制如何形成,如何做到向全社会开放?中试验证成功的产品如何卖?应用场景在哪?”在和田勇交流中,叶锐抛出这一问题。

田勇期待涌现更多完全公共性中试平台,“现今中试平台主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几种模式搭建,需要提升面向高校院所、初创企业的开放程度并采取市场化运营。”

自建自用中试平台,还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情形。

对此,叶锐建议,成都可建立中试产业联盟,通过联合科研平台、中试平台和中试大数据服务平台等,构建集科研项目发布、验证实施、分析检测、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为一体的全流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科学家提供一站式成果转化服务。同时,本着开放共享、利益共享的理念,成都可建立开放性的中试平台,并建立中试成果本地化场景应用体系,由政府和联盟单位率先采购采用。


▲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


专业人才缺乏怎么办?

建议创建“第二产业大学”“产业学院”或“工匠学院”

“中试项目立项难,特别是安全环保,中试项目基本都按照连续大生产的繁复审批手续来办。”调研中,叶锐尤其关注这一痛点。

“去年,我们累计服务省内外30余家客户,推动蹇锡高院士新材料项目、电解水制氢系统实现产业化。”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魏巍告诉记者,其中,电解水制氢系统在成都完成中试,整个装置由无锡企业生产,下一步,该企业计划将电解水催化剂和隔膜等关键产品生产基地放到彭州。

“项目早日进入中试环节,会提速成果转化步伐。”魏巍说,由于中试平台处于彭州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石化园区),相关中试项目的导入需要经过省、市不同层级审批,导致时间周期较长,期待省市相关部门提速中试项目审批进程。

叶锐也观察到这个现象,在他看来,可打造中试平台“试验田”,压缩审批流程。“中试项目并非大规模量产,而是小批量试生产,可按照中试也是科研的项目实际,出台有利于中试平台相关资质、准入、审批、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让项目所在园区作为安评、环评主体,中试项目引入时仅作项目备案,不再对项目进行单独安评、环评。”


▲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

人才招聘也存在短板。“去年底从其他单位招聘部分刚退休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魏巍介绍,中试平台中,人才紧缺问题始终存在。“我们招聘的退休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试这类试验性项目能够起到技术把关作用。”魏巍说,之所以存在这个情形,缘于成都中试行业人才市场存在短板。

“也招聘了一批年轻技术人员,但是,中试项目周期长,一名技术人才实施完一个项目才能收获一个完整的成长周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试人才,加之中试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知识,年轻人需要不断积累,这拉长了成长周期,导致人才梯队建设短期内难见成效。于是,聘请其他大型化工企业的退休技术人员成为我们中试人才招引的一个策略。”魏巍说。

在叶锐看来,中试人才需要兼具科学家思维和工程师思维。如何打造中试人才队伍?他建议,成都可通过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市内企业与各大中专院校创建“第二产业大学”“产业学院”或“工匠学院”,提供一种全新的从技能人才、技术经理人、应用型本科生到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立体培养模式。


政策奖补需避免“撒胡椒面”

扶持优势平台尽快做大做强

调研中发现,资金是各大中试平台建设运营的“拦路虎”。

“通过市级层面备案后,会获得50万元补贴。”魏巍坦言,对投入巨大的化工领域中试项目而言,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持续投入,资金缺口一直较大。

在魏巍看来,政策奖补需避免“撒胡椒面”。“成都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中试平台进行重点扶持,尤其加大资金补贴力度。”魏巍说,先做大做强某些细分领域中试平台,形成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然后再去扶持其他行业中试平台,避免财政资金平均用力。


▲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

邓涛也认为,应集中力量扶持优势平台尽快做大做强。他建议,扶持某些产业领域具有顶尖团队及产业化产品的企业,去承载服务高校早期成果转化,不宜采用“遍地开花”的方式支持中试平台建设。“建立不依赖财政资金长期支持的可持续运行模式,考虑运营成本,平台不宜贪大求全,应该小而精,做到可持续发展。”邓涛说。

田勇告诉叶锐,中试项目付费能力弱、资金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科研成果的中试经费都依赖于财政拨款,存在周期长、经费低、使用受限等问题,目前市面上没有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无法从基金、政策、投资等多方面对中试项目进行有力支持,导致很多中试项目无法跨越迈向产业化的‘死亡谷’。”田勇说。

即便项目获得资本关注,但谈判周期较长,也是中试平台融资“痛点”之一。“正在和上海一家投资机构洽谈,希望引入一笔股权投资。”魏巍透露,投资事宜处于谈判阶段,预计周期较长。

去年以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成都提升“投新、投早、投小、投硬”能力。然而,中试处于科研产品量产前的环节,许多企业家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担忧投资失败。

“投早”的案例正在涌现。去年底,蜂鸟智造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成为本地“中试圈”为数不多拿到股权投资的案例。面对资本较少投中试平台的情形,蜂鸟智造正和成都高新区成立全国首支中试平台参与管理的成果转化创投基金。

“首期规模达1亿元人民币,主要聚焦电子信息、先进智造、新材料等领域,目前已经完成管理方的尽调,已启动核名注册流程。”田勇说,将依托平台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深度参与所投中试项目的发展过程,为所投项目带来更多投后增值服务。

股权投资介入中试领域,“吃螃蟹”的毕竟是少数,创投氛围营造更重要。叶锐建议,政府可以对企业家投入的中试项目固定资产进行后补助,鼓励企业家们大胆投入中试,在项目经过中试验证后确实由于客观原因失败,可对企业的投入有所补偿。“中试的验证设备大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这样支持的结果最终会让后续中试项目验证的成本越来越低,就会形成敢投原创的氛围。”

红星新闻记者 宋嘉问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