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位从教42年的特级教师找到这个办法

更新时间:2023-11-11 18:30:53作者:橙橘网

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位从教42年的特级教师找到这个办法


今天,不少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学生缺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不了思维模型;注重解答试题能力的训练,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喜爱的课程也不多。

针对这个出现在课堂的老大难问题,数学特级教师、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马希明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力,学生在玩中能够提升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

近日,以“‘慧’教研 育桃李 做新时代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为主题的马希明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召开,展现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马希明老师40余载的教育教学实践,共同探讨如何做新时代的教研人,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助推教师队伍成长。

本次活动由大兴区委教育工委、大兴区教委主办,“京城教育圈”摘录编辑马老师部分精彩内容,和圈友和家长一起分享。


01

“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

“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借这个话题,马老师介绍了被大家熟知的一个课题——《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力的研究》。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我们最初是基于对一线学生的调研,发现在常态教学中,学生缺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不了思维模型;注重解答试题能力的训练,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喜爱的课程也不多。因此,我们开展了以数学游戏为载体的思考力课程的研究,使学生在玩中提升思维,形成思维模型。如“红绿灯法则”,红灯阶段是停下来观察,获取信息;黄灯阶段是进行有效思考;绿灯阶段是采取行动。通过思考力课程的学习,学生形成思维模型,无论在学习还是解决问题时,眼前没有红绿灯,心中永远装有红绿灯。

在课题研究中,他们总结出了游戏课的“四步”教学模式:玩中体验、建构模型、巩固提升、设计创造;还有深度学习的“五个层级”:游戏之兴趣、之快乐、之思维、之思想、之精神。此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完善人格,提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这项研究成果也在中国教育报上先后以《游戏之后留下的是什么》《智慧地玩,快乐地学》为题进行经验推广。2018年,马希明老师代表大兴区小学数学团队在北京市数学大会上做此课题的经验分享。另外,他们还召开课题市级推广活动,使我区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得以推广。

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马老师的数学游戏课,也逐渐课程化,在支持“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方面,又凸显了新的价值。


02

名师之道,不在乎“名”,而在于“明

据介绍,大兴区小学数学教研室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教育的前沿。从2005年开始,马老师一直带领数学教研员和教师做课题研究,从“十五”一直到“十四五”,带领全区教师开展了如下课题研究:《小学生数学能力评价实验研究》《专家教师原型观下课堂教学执行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新常态课的研究》《在游戏活动中提升数学思考力的研究》《基于“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研究》《“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数学游戏课程服务学校课后管理的实践研究》。

“我和数学教师们一直在研究的路上,求实求新,深研不辍。”马希明老师介绍,他和数学教师们在“近名师,自教研”的研修之路上,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学习资源”和“管理机制”为保障的“一体两翼”研修模式。

他认为,名师之道,不在乎“名”,而在于“明”。作为一名教研员,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领更多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他的教研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一些教研经验,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教研主张。


03

“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

从1995年至2021年的26年间,连续14届北京市数学课赛,大兴区参赛教师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32年来,马老师指导过的教师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看到他们从稚嫩的职初教师,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再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各具特色的卓越教师。“我的心是踏实的,因为教研员的职责就是成就教师成长,助力教师成功。”


在研讨会上,马希明老师感慨地说,很多人都说,只要一提到大兴区小学数学,首先我们想到的是一个人——马希明;然后,我们会想到以他为代表的一群人——大兴分站这个优秀的研修团队;最后,我们会想到有这样一代人——他们都是数学教师,从王敏、崔建梅、闫龙飞、卜朝辉、金卫鑫、马莉、乔永斌、闫学英、陈秋霞、段晓炜、张娜等校长开始,到张京娴、郑自苹、王宇、许健、郭然、马超、顾占海、杨霞、姚林涛等教学干部,再到刘平、刘玲、臧燕萍、孙贵合、文赞瑜、陈士宁等骨干教师,甚至是刚刚参加工作就获得大奖的教师新兵,都得到过指导和点拨。“我认为,‘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的评价,是对我32年来做教研的最高评价。”

04

“教研员”应该姓“教”,名“研”,叫“员”

很多专家说,教研员是“中国奇迹”“教师的教师”。在做了32年教研员的马老师看里,教研员应该姓“教”,名“研”,叫“员”。

姓“教”,是因为教研员应该把教育教学放在第一位,首先是一名教师,应该为教育教学服务;还应该是一位“教练员”,引导教师把握住时代教育的脉搏,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员名“研”,应该始终把教学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研究教育教学是教研员应尽的职责,一个教研员如果不能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则误师,误了一个地区一个学科的教师。

教研员叫“员”,因为始终和教师们在一起,是教师的一员,应该和教师平等相待,不能以手中评价教师的权力,来谋一己之私利。

编辑|京教君

内容素材来源|大兴教育融媒体中心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本文标签: 教学  数学  教育  思维  教研员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