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趋势 || 新中考改革的联动效应

更新时间:2023-11-01 14:30:42作者:橙橘网

政策趋势 || 新中考改革的联动效应

最近,北京新中考改革的结果出来了,而且据说已经在全市中小学实施了。


看文件内容,家庭需要关注的有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学科方面的改革。

之前大家最关心的小四门问题囊括其中,新的信息是倡导道法和体育算作素质项目,不做区分科目。

小四门说的挺多了,我感觉现在高高兴兴等着减负的家长未来到了高中,多半会哭着后悔当时没有让孩子多学点。

不过,升学巨大压力下,只能顾好眼前也是人之常情,先上了高中再说。

在当下理科为王的时代,化学做为高中需要与物理绑定的科目,在中学变成了一个会被弃选的科目,这一点真的不太合理。

如果有选择可能,我个人觉得物理化学都应该在初一开设实验课,生物地理可以初二开始学,不计入中考成绩,学习压力也没那么大。

体育不做区分科目这一项,初二体育小中考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男生拿到10分的概率要低于女生。

我倒是觉得,75-79.9都赋分8.5这个事情需要改一改,因为拿到75和拿到79需要付出的努力完全不一样。

而成绩一旦计入中考,1.5还是一个几百名的差距。

初三有30分体育成绩,经过24届家长们的一番争取,前一段有风声说是会放松标准,看起来是符合现在政策的指导方向的。

但是具体到底是否落实怎么落实还要看这届初三孩子们到时候的考试。


至于道法,怎么达到像体育一样对成绩不产生巨大影响的效果,这个不好说。

因为大家担心即便开卷考,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组织答案的情况。

这应该和学校教学体系有关,开卷考要求把教学重点从知识讲解和划重点转移到思维训练上去。

但是学文科的各位都懂,所谓的思维,形成过程非常复杂也耗时漫长。

每天听新闻联播可能有用吧,孩子需要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和具有大格局的表达方式,也并不容易。

这个没得观望,25届应该是第一届开卷考。

怎么考不好说,有人觉得第一届考肯定会偏简单,我觉得不一定,也有可能会偏难,用力过猛。

命题者应该会参考南方地区以往开卷考的考题模式和出题思路。这个暂时还是得好好跟紧学校安排,自己先别做太多小动作。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升学考试形式的变化。

有关领导说,“中考也不再是区分学生的‘分水岭’,而是助力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寻求学科兴趣、提升思维品质的‘起跳板’。

这是一个特别美好的目标,也是我们家长希冀看到的。但是,我们也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

因为,从具体落实形式看,要弱化中考一考定升学的体系,转而发展“较大规模的新的育人载体”。

包括集团尺度的、区域尺度的和全市尺度的“育人载体”,而且鼓励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集团建立连续培养机制来支撑对学生的连续培养。


根据目前初升高的各种形式来看,上述内容可以简单理解为:

各区内部自主权很大,可以在区内自行制定一些升学考试规则;

集团校内部直升签约等等不用再偷偷摸摸,会放开了搞;

而市级统筹可能会增加项目和扩大范围。

如果按照这个理解去搞,之前的只有极少的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提前半年到一年开始没有中考负担地去学高中知识的范围会有所扩大。

这会优先惠及头部孩子。

校额到校也有提及会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因为后续怎么安排名额会怎样分配等都不清晰,所以不好分析影响。

我个人觉得这是用来捞取一般学校或者差校里面的好学生的工具,不让好孩子被埋没。

以上内容看起来是不是都挺好的?

孩子们出路变得很宽广,小红考上了大学,小绿做了公交售票员,小蓝做了供销社售货员,大家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以往的经验表明,很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超出预期的变化。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按照现在的政策模式,各区会怎样?

显然是会趋向更加封闭。很多以前凭中考排名跨区的孩子现在可能只能去琢磨市级统筹名额。

而一旦是统筹,成绩还是唯一的参考项目吗?如果成绩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那利益受损的是大众家庭的娃。

再者,一旦中考分数不再具有绝对权威地位,那初升高会不会异化为另一个小升初?

初中仅有三年,学习压力和节奏都非小学可比,要真是这样,家长们可能要被拖累死。

还有,集团校的优势地位再次凸显,会更加倾向于留住自己内部培养的孩子,而这会加剧小升初环节的争夺。

也就是说,如今小升初折腾比以往更有必要。甚至,要追溯到小学上了什么集团校,那就要回溯到当初买了什么学区房......

还就是说,竞争前置了。需要家长们更早地意识到升学考试的重要性,更早地规划孩子的学习生涯。

逆袭这种事情越来越不可能了。


以上都是对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分析。从学习本身来看,这种各区各集团校有很大自主权的情况,还会加强学习方面的内卷。

集团校自主权扩大,那就意味着校内排名有效性高于区统排,这也是期中考试重要的原因。

因为期中考试是各校自己命题,或者可以自己加试,不管哪个区,只要是可以自主命题或加试,考试难度都要大于区统考。

这两天海淀各校都在期中考,普遍反应试题难度很大。

试题难度大,就意味着要多学超前学学的深。

昨天看到一个贴子,截图了一个初二孩子妈妈的朋友圈,休学半个月的孩子早上五点起来背单词,已经在背英语四级单词。孩子每天晚上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

也就是说,一个正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每天睡眠只有5小时,不抑郁才怪呢!

这娃还贡献了一个经典语录:

所谓牛娃,就是看谁能熬,使劲熬不崩溃的就是牛娃。

真是把回归赤裸裸丛林法则的竞争本质概括得清清楚楚。

说实话,同为初二孩子家长的我,很丧气,因为孩子不但学习卷不过,精力也熬不过。在这样逼仄的环境下,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健身念佛,培养好心态了。

以上内容都是个人臆测,大家看看启发思路即可,无需找我辩论。

以及,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明确的分数线要比各种综合评价简单好操作。

幸而高考以分为本的底线还没破,所以中考虽然路径增多,但应该现下还不至于突破分数标尺的底线。

祝各位期中考试娃,一切顺利,信马由缰,超常发挥~~

本文标签: 中考  高中  高考  初升高  升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