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复出在即?港媒曝其下个月强势回归,新剧播出,人气或飙升
2024-01-09
更新时间:2024-01-09 08:32:21作者:橙橘网
会有人看《繁花》不选沪语版?
“可恶,又被他‘装’到了!”
那个“气走”张学友、说哭“梁朝伟”、让赵本山划火柴60次的男人,那个死活不出剧本、晾全剧组在沙漠里干耗、吓得刘镇伟套拍《东成西就》托底的男人,那个把墨镜戴成标签、享誉全球的男人……第一次搞电视剧,又成功了!
《繁花》开播前多少人是提心吊胆的。
王家卫有一种魔力,所有演员在他的镜头下都会文艺起来。他是“装”的大师,他懂姿势、懂口气、懂氛围、懂得这让这一切微妙的平衡,于是一瞥眼神、一个转身、一次低头、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都瞬间浪漫迷离、回味悠长。
王家卫“装”赢戛纳、“装”到好莱坞,巴里·詹金斯是他的粉丝、昆汀·塔伦蒂诺向他致敬。但携《繁花》转战长剧集的舞台,大家担心,王家卫未必能“装”赢届网友。
毕竟现在互联网上人均艺术家、影评人、万事通、审美ISO,从不对大师屈服,就喜欢向权威挑战。大家担心爱“装”的王导,这一战可能“晚节不保”。好在经历了初期争论后,口碑逐步趋向好评,收视和热度也站稳脚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繁花开过,最大的赢家必然是——上海话。
《繁花》最出圈的,不是胡歌、唐嫣、辛芷蕾和马伊琍,甚至也不是王家卫,而是谁的上海话更地道,谁是洋泾浜。片方特意说明普通话版本和沪语版本一视同仁,都是演员的心血,可拍摄时用的沪语,后期才配的普通话,哪种台词是灵魂就是一目了然了。
进而已经有这种说法:没有出演《繁花》的上海籍演员,就好比没有演到《哈利波特》的英国演员。虽有夸张,但也足见份量。难怪有一些致力于本土语言文化的学者说道:讲不讲尖团音不重要,在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开口讲上海话的今天,《繁花》已经是一次全体沪语地区的胜利。
是否很惊讶,“高贵”如上海话居然也需要振兴。
犹记得以前易中天讲座里开的玩笑: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地方的,广州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的,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的。
刻板印象里,上海的优越感就体现在那眼眸一转、口中快如机枪扫射般的方言里。不要说北方语系的外地人被狠狠的隔绝在外,就连同为吴侬语系的临近地区,一样张嘴便被嫌弃。
随着时代发展,全国经济都在前进,各地区之间合作日益增多。既为了便利也为了主动释出善意的信号,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主动使用普通话。有80后的上海人说自己年轻时接客服电话,一句“你好,请问有什么事情?”会用上海话和普通话说上两遍,等对方以什么语言来回答,自己就切换那种语言应对。这是保证对本地人和外地人一视同仁的亲切。
如今,走在上海的街头,用上海话互相交谈的路人,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据说连一些00后和10后的本地孩子已经不太会讲。
更明显的例子还有广东话。
看《繁花》便知道,即便当年洋气如上海,年代金曲多半是粤语,商场开业请的是温兆伦。毫无疑问上世纪8、9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则是持续性、统治性的影响着大江南北甚至整个亚太。开放早、发展早的广东,同样以一口粤语为傲。想要去下海博一把的“北方人”,纵使语言天赋不高,也至少以“识听,唔识讲”作为底线。谁曾像,20年不到的光景,粤语地区已经焦虑地呼吁保护方言,不要让粤语在年轻人生活中消失。
于是有人道出了“真谛”:经济发达地区的口音就叫洋气。不发达了,就成了土气。
这个“定论”看似很符合经济学,却其实只切中了表面。
因为从这个道理看,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趋势,方言必将日益式微。
其实恰恰相反。
还是回到《繁花》故事所发生的上世纪8、90年代,与沪语、粤语的骄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少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忙不迭要掩饰自己的乡音、羞于说出自己方言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够最直观证明自己受教育程度的就是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首先不信邪的就是东北话,唐山话。他们搭上了春晚这个一年一度的大势舞台,几乎奠定了近40年喜剧表演的语言主流。如果说北方小品,最初还是通过乡土味准确的描述底层生活达成喜剧效果,而今却越来越多的和豁达开朗的北方性格挂钩。它们纵使谈不上时尚,但至少它形成了潮流。
在这一进程中年轻人的心态同步发生了变化。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众多的外来人口构成。新一代的他们从小接受了成熟的教育,浸润在更加成熟发达的生活环境中。标准的普通话早已是他们标配的技能,精通一、两门外语的也大有人在。语言不再是他们融入陌生社会的障碍,反之乡音却成了乡愁最直接的体现,是故土与童年,是与亲人和伙伴的联系与羁绊。当他们骄傲地说起千奇百怪的乡音,整个世界也放下了戒备和偏见。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进步,也进一步减少了陌生地区对方言的芥蒂。随时随地,每一个你听不懂的俚语,每一种你觉得有趣的口音,背后都伴随着千千万万网友的翻译和解释。每个人身边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对陌生的地方文化再没有了一惊一乍,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善意的好奇。
潜移默化地,方言某种意义上成为互联网语言重要的形成来源。
不妨低头看一下你拼写软件里常用的智能联想:大咖、咖位、给力、捉急、作死、筒子们、蓝瘦香菇、小盆友、酱紫、偶素……他们其实都来自于方言或方言的谐音,广袤的国土和多样的地域文化,为喜欢创新融合的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到了近年,《乐队的夏天》和《中国有嘻哈》之类的综艺中,年轻音乐人“放肆”使用方言,以一种“听不懂给我去看字幕”的霸气态势,不管不顾地让方言从流行上升到了前卫。看着万妮达携新歌《七溜八溜 WAIYA》让福州话这么小众的方言席卷全网,我们不得不感慨,一直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理可证,“地域的就是华夏的”。
曾经强势地区的方言,渐渐褪去傲慢与偏见,回归纯粹的亲切,而一度弱势地区的方言异军突起,开始和骄傲挂钩。这看似矛盾,实则异曲同工。人类生活至今的历史都表明,在真正繁荣的社会,强大的国度,风尚都是包容而非狭隘,是融合而非排挤。
就像王家卫这部剧名——《繁花》,一枝独秀不是春,我们要的总是万紫千红的艳和各有千秋的香。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