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肤色选择衣服颜色(如何根据肤色选择衣服颜色深浅)
2024-03-13
更新时间:2024-03-14 16:19:59作者:橙橘网
全球最「政治不正确」的导演是谁?
伍迪·艾伦。
毒舌刻薄,却偏偏爱拍爱情片。
电影的主角,也几乎都是「渣男渣女」。
现实中,他同样饱受争议。
深陷性侵养女疑云,2018年起在美国遭到大范围抵制。
即便如此,还是得到全球不少影迷的拥趸。
最近,88岁的他带着新片回来了。
口碑不俗,被评为伍迪·艾伦近十年最佳。
熟悉的「渣式」爱情背后,似乎还别有深意——
《天降幸运》
Coup de Chance
俗话说,伍迪·艾伦有三大法宝——
犯罪、出轨、假正经。
这部电影中,自然也不会少。
范妮,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少妇。
外形靓丽,家境优渥,夫妻恩爱,工作稳定。
总之一句话,妥妥的「人生胜利组」。
但事实上,范妮的内心并不满足。
对于热爱艺术的她而言,陪同丈夫应酬堪称牢狱之灾。
不得不穿上过分性感的礼服,戴着华而不实的珠宝。
和脑袋空空的「贵妇们」虚与委蛇,吹捧丈夫的丰功伟业。
在其他人眼中,范妮不过是「花瓶老婆」。
上流社会的一切,都令范妮深感厌恶。
比起这些无聊的社交生活,她更愿意在房中读上一本小说。
或者,回到工作的拍卖行,和艺术品共处一下午都可以。
面对丈夫的软磨硬泡,她深知这不过是男人的虚荣。
身为妻子,她不得不答应参加社交。
即便如此,仍不忘向丈夫表明立场——
我可能戴着世界小姐的戒指,但我的灵魂仍然是一个反叛者
许是一语成谶,范妮确实够反叛。
某天,她在上班路上遇到老同学。
对方开口就表示,读书时曾爱慕过她。
更让范妮惊喜的是,老同学如今竟然成了作家。
来巴黎的原因,是为了创作新的小说。
一拍即合的两人越聊越起劲。
偶遇变成约会。
同学成为情人。
就这样,范妮出轨了。
「出轨」有了,「犯罪」紧随其后。
范妮的丈夫让,不止是个简单的商人而已。
别人口中的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很具魅力。
唯一的问题在于,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
甚至有传言称,他曾经的合作伙伴莫名失踪了。
而这起意外的唯一受益者,就是让。
但这些流言并未对他的事业造成任何影响。
所到之处,照旧吹捧声不断。
事业上杀伐果决,婚姻他同样敏感异常。
妻子突然开始健身,时不时就不接电话。
不仅工作变得忙碌,偶尔睡前还要和客户沟通。
种种不正常现象,使得让开始怀疑妻子的忠贞。
于是,他便雇用私家侦探调查范妮。
果不其然,事实正如他所料的那般。
对于好面子的让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但他不愿破坏这段旁人眼中「完美」的婚姻,于是决定悄无声息地解决问题。
第一步,永绝后患。
其实,让手下一直雇佣着专业杀手。
只要事业和生活上遇到「绊脚石」,放他们出手即可。
在他的命令下,两名杀手闯入情夫的家。
杀掉对方之后,用飞机将其运到太平洋上空抛尸。
这样一来,哪怕范妮有天大的本事,也找不到这个姘头。
第二步,讨好妻子。
面对情夫失踪,范妮惶惶不可终日。
她不知道对方究竟是发生了意外,还是玩腻了就离开。
让对妻子的烦躁,自然心知肚明。
他也清楚,这是巩固感情的最佳时机。
于是,他先以散心为由,带着妻子前往乡下的度假小屋。
随后又表示,自己一直对新婚之夜被暴风破坏感到遗憾。
想借此机会,重新举办一场婚礼。
浪漫攻势下,范妮很快将「负心人」抛之脑后,再次投入这段幸福的婚姻。
就在让认为一切都如预期那般进行时,意外发生了。
岳母和婚礼上的宾客聊天时,得知女婿似乎涉嫌谋杀合伙人一事。
联系到女儿情夫的失踪,她立刻对这个神秘的女婿产生了怀疑。
于是,她便对此暗中展开调查。
察觉到岳母异样的让瞬间慌了神。
一旦被她得知真相,这段婚姻必然会走向尽头。
为了保住婚姻,他决定故技重施。
以打猎为由约岳母前往树林,让杀手趁机枪杀掉她。
只要最后以狩猎事故为由,就能逃脱惩罚……
众所周知,伍迪·艾伦很高产。
长达几十年里,他都保持着每年至少拍一部电影的速度。
最近几年虽然速度放缓,但仍不时有新作问世。
然而去年,他竟然表示《天降幸运》可能是自己最后一部作品。
他无法确定年事已高的自己,是否还有精力花大量时间去筹集资金。
巧的是,这部作品也是评论界眼中伍迪·艾伦近十年最佳。
也即《蓝色茉莉》之后评价最好的一部。
的确,影片探讨的话题是伍迪·艾伦最擅长的,亦是许多影迷最初喜爱上他的电影的原因。
首先,婚姻和欲望。
背叛和出轨,在伍迪·艾伦的片中屡见不鲜。
《赛末点》中,「凤凰男」网球教练和「寡姐」饰演的女演员之间,反复拉扯的爱欲横流。
《午夜巴黎》里,小说家与毕加索的情人之间无可救药的爱情。
这些「渣男渣女」们,大多都是不安现状的文艺青年。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出口,寻找灵魂的共鸣,宣泄心中难以抑制的欲望。
与之相对的,是对上流社会和虚伪婚姻的揭露。
《天降幸运》中,范妮以向往文艺生活、厌恶上流社会的姿态,选择出轨。
可当情夫失踪后,她草草寻找一番便转身投入丈夫的怀中。
继续做好「花瓶」妻子的职责,欺骗自己不过是一时昏了头。
两厢映照下,讽刺感拉满。
其次,黑色幽默。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从来不缺笑料。
其中多数,都带着戏谑的意味。
比如,前一秒范妮向丈夫抱怨,不希望自己被别人当成花瓶。
镜头一切,她的担忧立刻变成了现实。
打猎前,范妮和阔太太聊艺术品。
对方却只记得自己拍卖会上得到的宝石首饰。
笑完之后仔细想想,这种不同频的社交状态,又何尝不是现实。
最后,道德和艺术。
伍迪·艾伦的作品中,道德感往往是悬空的。
即便讲述的全是挑战三观的故事,但道德感从来不是他对角色的判断标杆。
没有所谓的正面人物,也不存在洗白。
看着他们,感受他们的心境和复杂的人性就行了。
他借这些直白的表达,试图佐证一个观点:艺术不该被道德评判。
讽刺的是,伍迪·艾伦自身已经陷进了道德审判之中。
性侵疑云发酵了三十年,仍是罗生门。
侵犯养女如果属实,当然是令人唾弃的劣迹。
但也不能忽略,伍迪·艾伦至今并未被起诉,没有坐实罪名。
而舆论已经下了判决,在Metoo运动的大背景下,他俨然成了应该被抵制、被打倒的一方。
在他看来,他是取消文化的受害者。
正如《天降幸运》中,男主让不止一次派杀手杀害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人。
他给出的理由也颇具正义和伪善——
当某些人死去时,世界会自动变得更好
但,仔细想想他的原始动机。
说到底,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而这,不正是「取消文化」的极端表现。
纵观全世界,「取消文化」的影响力的确很大。
J.K.罗琳因发表跨性别相关言论,被抵制、除名。
哥伦布这样的历史人物,也难逃被取消的命运。
如果说,对「法制咖」的抵制,是出于大众的正义感。
那么,上述几位并没有违法犯罪,是否也该得到同等待遇?
只因为部分言论有争议,或者有尚未厘清的嫌疑,就盖棺定论,乃至抹掉他所有的成就和贡献。
这对创作者来说公平吗?
最近的访谈中,伍迪·艾伦也聊到对自己被「取消」的态度。
我只是觉得这一切都太傻了。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自己被取消了意味着什么。我知道的是,这么多年来,对我来说一切都是一样的,我只拍我的电影。
对啊,拍电影就够了。
比起动辄喊打喊杀,要求将所有异类封杀的情绪。
真正宝贵的,不应该是遵从本心所滋生的那份热爱吗。
只有这种澎湃的激情,才能抵达人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