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的方式及雏鸡的饲养管理)

更新时间:2024-01-27 10:33:36作者:未知

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的方式及雏鸡的饲养管理)

野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野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育雏期是饲养野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供参考。

1、严格控制保温

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育雏温度随着雏雉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雉鸡体况,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湿度管理问题

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育雏湿度过大,雏雉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

湿度过低,雏雉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雉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3、鸡群密度的掌握

育雏雉鸡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雉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雉鸡生长速度减缓,易发生啄癖。

因此,应按时调整雏雉鸡的密度。一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雏雉鸡,2周龄每平方米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为l5只。

4、雏野鸡的光照管理

雏雉鸡的光照基本与家鸡光照制度一样,但是雉鸡胆小,敏感易惊吓,在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雏雉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5、要及时断喙

雉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发生,应对其进行断喙。在14-1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7-8周龄进行第二次断喙,由于雉鸡喙部生长很快,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断喙。

断喙前2天要作好准备工作,为防止雉鸡应激,应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维生素k3,连用3天,同时料槽中饲料应加满。

6、初次饮水的管理

雏雉鸡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小时,应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雏雉鸡35℃温开水,为防白痢、大肠杆菌病,在水中加入0.01%氟哌酸或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在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或葡萄糖。

7、开食

在雏雉鸡进行初饮后2-3小时,将饲料用水调制到干湿适中,均匀撒在开食盘中或垫纸上,诱使雏雉鸡采食。

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少给勤添,防止饲料腐败。

雉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为雉鸡的育成期,这时期正是雉鸡长肌肉、长骨骼、体重的绝对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鸡日增重达10-15克,到 3月龄时雄雉鸡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3%,雌雉鸡可达到成年雉鸡的75%。

因此,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对日后商品雉鸡的上巿规格或种雉鸡性能的质量关系密切。所以对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同样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本文标签: 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为您推荐

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的方式及雏鸡的饲养管理)

1.严格保温 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控制好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育雏温度

2024-01-27 10:33

三季度可能基本会实现供需平衡 概率有多大?

市场分析:生猪产能自2021年7月份以来逐步下降,2022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农业农村部表示,猪价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猪价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 因为,消费端来看,随着五一、端午

2024-01-27 10:33

如何提高种鸡场养殖效率的措施

现在大部分种鸡场清粪工作实行外包,鸡粪处理仍是困扰种鸡场的难题,随着人力资源的日益紧缺,自动清粪系统将得到的广泛应用。推广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改良关键流程的生产

2024-01-27 10:33

预估三季度生猪养殖会实现扭亏为盈 养殖户应如何计划生产?

市场分析:4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公布会,农业农村部的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三季度生猪养殖会实现扭亏为盈是大致率事件

2024-01-27 10:33

鸡痛风临床症状与防治技术要点

本病一般分两型,关节型发生较少。内脏型痛风,发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嗜睡,鸡冠褪色萎缩,羽毛粗糙逆立,下痢水样色白,附着在肛门及其周围,羽秽,发育

2024-01-27 10:33

“二师兄”的“伙食费”恐难低!

市场分析:今年以来,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今年以来分别上涨约30%和超过25%,分别创2013年和2012年以来新高。可以说,当前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加剧,同时全球的粮食危机还在持续。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地区局势变化和对俄出口限制等引发全球粮食短缺焦虑,各地粮价持续走高。 有人

2024-01-27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