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根鸢尾
2024-03-06
更新时间:2024-03-06 21:25:04作者:佚名
6月16-18日,第四十七届养猪产业博览会在广州召开。与往届不同,为帮助企业对付非洲猪瘟带来的严重冲击,此次博览会尤其设立了非洲猪瘟生物安全与重产论坛、非洲猪瘟检测论坛、养猪产业政策与分析论坛和中南六省(区)生猪产销对接促进会等活动。各路能手学者、行业精英汇聚广州,共同探讨当下热点话题、交流行业形势。
在16日上午的非洲猪瘟生物安全与重产论坛上,军事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院扈荣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桂红教授、中国出名养猪能手李俊柱分享了他们对当下行业的一些思索和看法。
我国发明非洲猪瘟首席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院扈荣良研究员分享了关于非洲猪瘟疫苗和生物安全考虑的一些看法。他以为,从疫病消除的角度看,是不赞同使用疫苗的,但不得不承认,在目前消除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均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疫苗是防控非洲猪瘟所不可或缺的。
但总体来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统一。疫苗使用时的安全性: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传代致弱疫苗>自然弱毒疫苗。与之相反,疫苗使用时的有效性: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当下的现实是,基因缺失苗要是不用,养猪人、疫控部门等都有压力,市场猪肉供应濒临严重短缺。要是用了,小范围、短期内使用约摸没有太大问题,大范围、长期使用后果难以预料,有约摸带来一系列未知的风险。但实验室研究总是有限的,没有大面积试用和长光阴察看,不约摸尽全评估疫苗的生物安全性,也许小范围、分区域的临床试用是目前相对较好的主意。目前疫苗研制的难度的确很大,在尤其乐观的情况下,真正上市至少还需要1年。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桂红教授分享了《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方略》的报告。她以为,目前关于治疗非洲猪瘟的神药、特效药消息四处传播,养猪人不要被这些浮躁的信息干扰,还需耐心等待疫苗,踏实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对于养殖场,非洲猪瘟的防控必须依赖生物安全。切记早排查、早发明、早上报、早诊断。
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除了切断外部的传播,场内的传播同样要器重,要防止场内人员、共用物品等造成交织传播。此外,还要注意知道猪场周边情况,判断风险;密切察看猪群生产数据的变幻,谨慎引种和购买精液;做好ASF的检测排查。
非瘟传播的最大风险是车和人,车辆要做好洗、消、烘干,人员要做好培训管理,强化对非瘟危害的认识。场内的出猪台、粪污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系统等需要升级,要购买良好的设施设备。场内物品的消毒效果,雾化>臭氧>紫外。
张教授还提到尤其不建议猪场自己剖检。据测定,病死猪每毫升血液含PLD50病毒量达100万以上,每克组织所含PLD50病毒量达10万以上,意味着1ml血液所含的病毒可致十万头猪感染。剖检有约摸会大面积污染环境,变成新的传染源,如的确需要剖检,必须做好防护和消毒措施。
要关注机械性携带病原的传播媒介,防止鼠、蝇、鸟等的传播。需要分外注意的是蜱虫的传播。新疆、内蒙古已经查到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蜱虫,据说目前广东也查到有钝缘软蜱的存在。非洲猪瘟病毒能在蜱虫上存活5年,且蜱虫是属于垂直传播途径,未来蜱虫的传播风险难以预料。养殖场要加装纱窗、无纺布网防虫、蝇等媒介。
非洲猪瘟防治还需归归到防控传染病的根本,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及管理体系。
中国出名养猪能手、青岛农大客座教授李俊柱则分享了他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后重产方案的思索。他以为,采取强化规范化管理、生物安全、基础免疫、消毒程序、饮水消毒+中兽药防止保健、环境控制、营养水平等综合措施,是规模猪场非瘟防控的基础。
猪场需要注意生物安全,但过度依赖也是不对的,生物安全没有百分之百。
非瘟疫苗出来前,中兽药或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防止保健药。中兽药不是特效药,不能尽全根治,但一定有一定的防止或治疗作用。
带毒生产乃无奈之举。中国非瘟疫情与非瘟防控已时常态化,非瘟带毒生产也必将常态化,我们控制不住带毒生产,只能正确引导猪场尽量不扩散病毒。带毒生产的成功案例中国早有,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病、圆环、流行性腹泻等均是。
重产前的措施改进与设施改造:升级改造出猪台,出猪台及赶猪道、磅秤等外延50-100米,设置缓冲区,避免场内外交织,避免污水倒流。猪场建造周围所有彻底除草不做绿化,场区内不要栽种蔬果,避免吸引昆虫鸟类。除了污水处理池外,不要保存鱼塘等水体,避免蚊蝇及病原的滋生。
猪场设计的启示:从非瘟防控来说,一点式(牧原自繁自养式)的猪场设计更合适中国国情;单场最适规模是1000-5000头母猪;单元蕴洹越好;改大栏、通槽饲养为单槽、单饮水器饲养。
中国非瘟防控的未来之路:与非共舞,带毒生产。采取系统防治、综合措施。泯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