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链球菌病的症状和防治

更新时间:2024-03-19 18:28:21作者:未知

鸡链球菌病的症状和防治

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鸡和成年鸡均可感染,多呈地方流行,特征是昏睡、持续性下痢、跛行和瘫痪、或有神经症状,我国的鸡、鸭、鹅、鸽有发病的报告,引起相当数量的病禽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链球菌病的症状和防治吧!

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的发生症状

1、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病状。突然发病,病禽精神萎顿,嗜眠或昏睡状,食欲下降或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鸡冠和肉髯发紫或变苍白,有时还见肉髯肿大。病鸡腹泻,排出淡黄色或灰绿色稀粪。成年禽产蛋下降或停止。急性病程1~5天。

2、慢性型:是病程较缓慢,病禽精神差,食欲减少,嗜眠,重者昏睡,喜蹲伏,头藏于翅下或背部羽毛中。体重下降,消瘦,跛行,头部震颤,或仰于背部,嘴朝天,部分病鸡腿部轻瘫,站不起来。有的病鸡发生眼炎和角膜炎。眼结膜发炎,肿胀、流泪,有纤维蛋白性炎症,上覆一层纤维蛋白膜。重者可造成失明。

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的剖检特征

1、急性:皮下、浆膜有肌肉水肿,纤维素性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卡他性肠炎。肝、脾、肾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肺淤血或水肿。气囊混浊、增厚。

2、慢性: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实质器官(心肌、肝、脾)有炎症、变性或梗死。有腿鞘炎,纤维素性关节炎,输卵管炎和卵黄怀腹膜炎。病禽高度消瘦,下颌骨间形成脓肿。

3、雏禽:卵黄吸收不良,肝肿质软,黄褐色,胆囊肿大,盲肠扁桃体出血,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脑膜充血、出血。

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1、预防:在预防上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一切应激因素,增强鸡体的免疫力,加强卫生消毒管理,孵化室用甲醛消毒,可以大大减少链球菌病的发生。

2、治疗:对于急性和亚急性感染的病鸡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据报道,恩诺沙星对链球菌病的疗效很好。由于链球菌也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用药时最好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鸡链球菌病

鸡链球菌病的类症鉴别

1、大肠杆菌病:症状与病变多样性(雏鸡脑炎、卵黄性腹膜炎、气囊炎、关节炎、眼炎、大肠杆菌肉芽肿、败血症等),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有周身鞭毛、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2、禽副伤寒:病鸡饮水增加,排白色水样粪便,怕冷喜近热源。剖检可见肝、脾、肾有条纹状出血斑或针尖大小坏死灶,小肠出血性炎症,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阴性、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

3、葡萄球菌病:外伤感染明显,跛行(跗、跖关节炎),胸腹部皮下有多量紫黑色血样渗出液或紫红色胶冻物(“大肚脐”),镜检可见葡萄串状堆集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4、禽霍乱:病鸡鸡冠、肉髯呈暗紫色,剖检可见心冠脂肪及心外膜出血,肝脏表面有多量灰白色小坏死点。镜检见有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圆形小杆菌。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为您推荐

鸡链球菌病的症状和防治

鸡链球菌病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鸡和成年鸡均可感染,多呈地方流行,特征是昏睡、持续性下痢、跛行和瘫痪、或有神经症状,我国的鸡、鸭、鹅、鸽有发病的报告,引起相当数量的病禽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鸡链球菌病的症状和防治吧!

2024-03-19 18:28

全国12月再现“猪价差” 今冬南强北弱格局或持续

市场分析:非洲猪瘟无情地撕裂了我国养殖区域的盈利传统格局,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发达还是落后。进入12月份伊始,我国南北地区的猪价差异进一步扩大,

2024-03-19 18:28

肉苁蓉泡酒的功效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下肉苁蓉泡酒的功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编讲的知识。 肉苁蓉酒 配方:肉苁蓉60克,肉豆蔻、山萸肉各30克,朱砂10克白酒1200克。 制法:先将朱砂细研为末,备用,再将其余各药粗碎,盛入细纱布袋,置于坛中,加白酒,然后将朱砂末撒进,搅匀

2024-03-19 18:28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方法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感染禽类腺病毒后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生产,多为垂直传播,通过胚胎感染小鸡,鸡群产蛋率达50%以上时开始排毒并迅速传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方法吧!

2024-03-19 18:28

酸豇豆如何腌 酸豇豆的腌制方法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吃什么也没胃口,,这是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酸爽可口的酸豇豆,它能开胃消食,也能提高食欲。但也有些人认为,外面出售的酸豇豆,不卫生,吃起来不安全,就想自己在家中腌制,只是对它的腌制方法了解不多,今天小编就把它的腌制方法详细写

2024-03-19 18:28

中秋佳节难以改变当前猪市供需乱局

市场分析:距离中秋大概还有一周的时间,但是当前疫情持续笼罩猪市,所以中秋对猪市的影响可能不大。现在产销区的价格差异非常明显,而且由于生猪禁运导致这种局面还会持续。

2024-03-19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