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的优美句子(《鸡毛信》好词好句)
2024-04-24
更新时间:2024-04-24 17:54:50作者:未知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参考译文
月落和乌啼那边暮色朦胧漫天霜色。
孤零零的江春桥与枫桥之间伴着江面渔船上的星星灯光也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简析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
2. 急~~关于《枫桥夜泊》的诗词赏析3000字左右曾读到一篇“谈枫”的文章,其中说到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理解为“江边的枫树”,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张诗中的“江枫”,是指寒山寺前的“江村桥”和“枫桥”的简称。“江枫渔火”,则是指在两桥之间的江面上(所谓的“江”其实是京杭大运河的分汊),停泊着渔船。这是一种被多数人接受的见解,因为寒山寺的实地确有“江、枫”两桥。
前些天,陪几位上海的朋友去寒山寺,自然要去看一看俞樾所书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大多的游人,只是欣赏了诗碑的碑阳了事,其碑阴往往被人们疏忽。碑阴上的文字恰恰记载了俞樾对“江枫”的考证。全文是这样的:“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唯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此诗宋王郇公曾写此刻石,今不可见。明文待诏所书亦漫漶,‘江’下一字不可辨。筱石中丞属余补书,姑从今本,然‘江村’古本不可没也,因作诗附刻以告观者:郇公旧墨久无存,待诏残碑不可扪。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俞樾。”可见,张继原作到底是“江枫”还是“江村”,已成为千古之谜,难以定论。
现代更多的人解释“江枫”为“江边的枫树”,认为,像诗词那样的文学创作,艺术想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实指实写,就会使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味同嚼蜡,韵味尽失。作为诗的创作,无须像考证一样刻意求真求实。我们追求的只是艺术的欣赏,而不是客观的真实与否。因为,“在昏暗的夜色中,江边摇曳的枫树和渔船上闪烁的灯火”,要比“江、枫”两桥更有诗的意境。
与俞樾诗碑同处一室的,还有康有为写的诗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1920年,康有为游寒山寺,在大殿内见到了发出“夜半钟声”的那口铜钟,已不是唐代的古钟了,而是一口日本重铸的铜钟,上面铸有一段日本为掠夺古钟辩解的铭文。原来,寒山寺的唐钟早已失传,明朝嘉靖年间曾重铸过一口仿唐铜钟,后被日本倭寇掠夺而去。1905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曾向日方交涉,提出交还古钟,日本方面一口答应,不料送还的竟是一口新铸的小钟。康有为问清原委后,当即挥毫写下了上述这首诗。诗的后两句典出《高僧传》:“丰干师居天台国清寺,出云游,适闾丘胤出守台州,问彼有贤达否?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闾丘至任,入寺见二人拜之。二人曰:‘丰干饶舌’,便连臂走出……”康碑书法自成一体,气势开张,点划浑厚,同样可称是书法中的一件精品。
3. 枫桥夜泊全诗解析~~~~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
*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姑苏:即苏州。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作者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祥)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中唐时候的诗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