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23集,越看越上瘾,真是一部上头民国悬疑剧
2024-01-08
更新时间:2024-01-08 19:11:44作者:橙橘网
自12月27日播出至今,王家卫的《繁花》彻底爆了!截止目前,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破30000,累计话题729次,超120次登顶热搜Top1,一集最多10条广告……观众纷纷化身考古学家,热火朝天地投入《繁花》的挖宝探索之旅。
剧中1702元同款双人餐、16888元一晚同款套房被一抢而光,黄河路迅速跻身网红打卡地,至真园原型苔圣园酒家日日爆满,崇明糕与朱家角酱菜圈粉无数,连带着宁波红帮裁缝的电话也被“打爆”全是定制;胡歌同款、“‘李李同款”更是火爆小红书,甚至连至真园里挂在李李办公室的两幅画都被网友们挖了出来,一幅名为《聚焦》,另一幅为《笼中女人5》,都是陈逸飞“古典仕女”系列佳作。据说,这两件作品皆是从私人藏家手里借来的原作。
人们藉由陈逸飞的这两幅油画精品,感叹至真园老板李李的不凡品位和雄厚财力,赞叹导演王家卫的独到见解和艺术追求。殊不知,揭开这两幅油画的面纱,背后是两位身在异乡的“上海人”对故乡一次次深情的凝望和描摹。
《繁花》剧照
01
大师美学的神交
在香港电影圈里,王家卫被誉为“时间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如诗一般,零散的片段,独特的叙事,却故意戳中你的软肋。光影流转间,曾经的时代在镜头中缓缓染上底色,向荧幕前的观众娓娓道来。
哈默画廊主人曾如此评价陈逸飞:“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在画布面前,陈逸飞是“时间的诗人”。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写实与浪漫彼此起承转合、碰撞交融,藉由陈逸飞带有朦胧光线、袅袅飘动之感的笔触,编织出一曲如梦如幻、似有若无的时代挽歌。
左:《繁花》剧照
右:陈逸飞《上海梦》局部图
陈逸飞《上海梦》
布面油画 179×121cm 1998年作
上:《繁花》剧照
下:陈逸飞《西厢待月》局部图
陈逸飞 《西厢待月》
油彩 画布 180x169.8cm 1994年作
如果画是无声诗,那电影,则是流动的诗篇。在王家卫的镜头下,我看到了陈逸飞油画般的华丽质感。在陈逸飞的画中,我又看到了富于动感与浪漫氤氲的电影语言。有人说,王家卫将陈逸飞的两幅画搬入《繁花》,是对陈氏“模糊聚焦”美学的致敬。斯人已逝,而今能够看到陈逸飞胞弟陈逸鸣友情出演《繁花》中玲子的邻居画家,已是足够令人欣喜。
陈逸飞胞弟陈逸鸣友情出演《繁花》
十年磨一剑,王家卫一出手就是别具一格的影像魅力。妙到毫巅的打光、精致的服化道、和不经意间露出的花哨运镜,光是画面就能让人看到电影圈大佬对电视剧的降维打击。这不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部每一集都是电影的电影。
可以说,《繁花》具有强烈的“王家卫风格”,整体色调呈现出一种高雅又精致的黑金色,这种浓郁赤金的光芒像是帷幕般笼罩着整部剧,它更像是一种目光,一种王家卫对于想象中的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凝视和回眸。而这种目光,同样出现在陈逸飞的油画里。
上:《繁花》剧照
下:陈逸飞《玉堂春暖》1993年作
02
两个“上海人”的时代回眸
王家卫对金宇澄说,“你写的是我阿哥、阿姐的故事”。于是,有了剧版的《繁花》。
1963年,5岁的王家卫被仓皇带离上海淮海路上的家,跟随父母来到香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香港,有着大批来自上海的移民。他们大多只是把这东南一隅当成暂时的避难所,依旧维持那精致讲究的海派作风。王家卫的日常生活仍旧处于上海腔调中——在家仍然用上海话交流,母亲依然每天穿旗袍,喜欢搓麻将。这是一种移植的上海文化。
90年代的上海
自称"上海制造香港加工”的王家卫,一直在作品中想象与回望故乡。妖娆的旗袍、逼仄的弄堂、咿呀绵软的吴语、遥远年代的老歌、身份含糊的人、晦涩纠缠的情感……这是一个回忆滤镜加持下的上海。而《繁花》,是用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戴着厚厚的时代滤镜,去回望当年的“上海阿哥和阿姐的故事”。
《繁花》剧照
影视行业中,“旧上海”是王氏美学的底色。而在艺术市场中,“旧上海”则是陈逸飞的代名词。
陈逸飞的天价成交,几乎都是追寻上海梦的创作。生长于上海外滩知识分子家庭的陈逸飞,先后在上海美专、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接受系统的美术训练,之后远赴美国留学深造,短短三年,他就成为哈默画廊首位签约的中国画家,从此在美国一鸣惊人。1992年,陈逸飞回到上海,成立了“陈逸飞工作室”,完成了从画家陈逸飞到商人陈逸飞的华丽转型。
陈逸飞《玉堂春暖》
成交价:1.495亿元
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
陈逸飞《丽人行》1997年作
成交价:8335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
陈逸飞《夜宴》1991年作
成交价:5452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22年春拍
从“水乡”系列,到“古典仕女”系列,再到”海上旧梦”系列;从油画,到“油画电影”,再到时装、杂志、家居、环艺……陈逸飞不断拓展着他的“大美术”版图,不变的,是对老上海的追思和回望。他说:“要为上海留下值得骄傲的东西。”
陈逸飞《仕女图》
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双美》1998年作
陈逸飞《上海旧梦》
陈逸飞《玄想》2000年作
陈逸飞导演电影《海上旧梦》剧照 1993年
03
上海,上海
兜兜转转几十年,王家卫、陈逸飞终是又回到了故乡。他们就像是两颗上海的种子,漂洋过海被种到了异乡的土壤里。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长成了一棵面朝东方的树,一遍遍望向上海,感受上海,想象上海,记录上海。
正是因为他们曾走出去的经历,又赋予了上海一层不一样的色彩,而这种色彩,正是最迷人的,“因为艺术,来自于想象,又可以在细节中找到真实”。所以,王家卫镜头里的黄河路,就像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宛如平行世界的璀璨楼阁一样,一派海市蜃楼般的喧闹和繁华,那是一种记忆里的真实。王家卫镜头下的《繁花》,展现的是一个主客观交织下的上海,那是作为导演精神家园镜像般存在的上海。
《繁花》剧照
所以,陈逸飞笔下的“海上旧梦”,总是萦绕着一种暧昧又迷人的怀旧之感。微微带有暖光感、天鹅绒一般的黑色背景下,敷以厚涂、晕涂、罩染技巧,使画面散发出厚重深沉而又朦胧婉约之美。电影般的光影置景,端庄含蓄的女性形象,岁月的斑驳于无声处静静流淌,旧时的上海就在这一页页画面中倾泻出来。那是他的家乡,那是他念兹在兹的家乡,上海。
陈逸飞《海上旧梦》
陈逸飞《丽人行》 (局部)
陈逸飞 《西厢待月》(局部)
有些事,若不记录,往后再无人知。所以这次,王家卫首度把镜头对准上海,首度以剧集的形式来呈现上海。飘扬过海的书信、时时牵挂的亲人、无法跨越的山海……等待了50年,他终于等来了《繁花》,这是他送给已逝阿哥的迟到的礼物,也是他送给家乡上海的礼物。
陈丹青曾感叹:“陈逸飞走了,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从此上海少了一个话题。”于陈逸飞而言,“上海这座城市是视觉艺术上的一所无言的学校”,在这座城市累积下的视觉印象成了他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的灵感源泉。上海哺育了陈逸飞,成为他取之不竭的艺术养分。如今,上海的记录者陈逸飞远去了,化成了这片热土上新的传奇。
剧中至真园里挂的两幅陈逸飞油画
剧中出现的陈逸飞油画《聚焦》
剧中出现的陈逸飞油画《笼中女人5》
数十年过去,当陈逸飞的两幅作品出现在《繁花》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异乡“上海人”内心身处的灵魂共振,萦绕他们画面挥之不去的那个味道,叫“乡愁”。
编辑|雨葭
设计 | 卷毛
审校 | 周章胜
图片|《繁花》官微、苏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拍卖、永乐拍卖等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