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屠杀丑闻的真相,终于被戳穿了

更新时间:2024-03-20 19:00:56作者:橙橘网

日本屠杀丑闻的真相,终于被戳穿了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能从日本电影中看到他们自曝丑闻——《福田村事件》



影片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了1923年发生在日本千叶县福田村(现在的野田市)的一场屠杀。

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开始四处散播“朝鲜人要造反”“朝鲜人对日本人投毒”等不实信息,搞得民间人心惶惶,各地组织起自警队维持治安。



这时,一支来自香川县的15人商队,恰巧经过福田村,他们因为“奇怪的口音”被福田村村民误认为朝鲜人,并对其袭击和屠杀。

商队中有9人遇难,其中还有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



这场“日本人屠杀日本人”的残酷丑闻,在发生之后几十年内都未曾有人提起,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有人在野田市为遇难者树立纪念碑。

大约10年前,辻野弥生写的《福田村事件:关东大地震不为人知的悲剧》,正式让日本国民了解到“福田村事件”,这本书便是本片的改编来源。



因题材涉及针对朝鲜人的种族灭绝,影片在日本被刻意回避,制片人只能通过众筹、申请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才凑够了1亿日元制作成本,让这部影片得以与观众见面。



对于这样一个结局注定走向残暴的故事,导演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是将时间线拉回到事件发生前几天,将事件双方拆分为两条故事线分别展开刻画。

事件中遭遇袭击的15人商队,是从四国赞崎来的“秽民”,他们地位低下、受人排挤,靠四处兜售“神药”为生,平日也都是抱团行动。



商队内部基本靠传、帮、带延续“生意经”,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技能便是唱双簧,利用人性的弱点牟取利润。用商队头领的话来说,就是“从更弱小的人身上捞钱”。



除此之外,他们也会尽量避免让顾客察觉到自己的底层出身,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歧视和麻烦。

不过,他们并非十恶不赦的奸商,头领会把赚得的部分钱财,捐给半路遇到的巡礼者;



因为同处底层,他也更理解在日朝鲜人的遭遇,遇到卖糖的朝鲜人也会照顾他们的生意;



大地震发生后,他们本可以冒险赚一笔快钱,但头领还是决定让大家暂时停业,避避风头。

外出将近半年后,一行人打算乘船回乡,大家有说有笑,畅想未来的生活……



另一边的福田村,大家也都在为各自的生计忙碌着。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半封闭地区,任何新鲜人、新鲜事,都能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比如谁家的寡妇出轨了村里的船夫,谁家的公公绿了自己的儿子,刚刚搬回来的那对夫妇到底是不是纯正的日本人……



在民主主义风潮席卷各地的日本大正时代,福田村最能接受新思想的要数村长,但他的先进思想并不足以带动全村,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要数那些退伍老兵。



这帮人组成了当地的在乡军人会,定期举办聚会。与其说他们是在传播爱国思想,不如说是在回味战场上肆意杀戮的优越感。



地震发生后,“朝鲜人向日本人投毒”的谣言四起,村长虽然极力劝说大家不要轻易相信传言,但内务省下发的“对朝鲜人采取适当策略”的公文,给了在乡军人会自由解读的空间。



一时间,村里的男丁全都拿出了武器,轮班值守岗位,那帮老兵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村里上蹿下跳,仿佛下一刻就要与朝鲜人拼命。



但很快,政府公布了新的规定,禁止民间组织自警队。

遗憾的是,这并没有有效阻止接下来悲剧的发生。

1923年9月6日这天,打算回乡的商队来到了福田村旁的渡口,头领和船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旁边的村民觉得他口音奇怪,立刻警觉地怀疑他们是朝鲜人,敲钟叫来了全村的男丁。



尽管商队头领拿出了售药许可,但村民们还是不相信,村长只好拜托一名警员回去鉴定许可证的真伪。

就在等待消息的时候,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在乡军人会的人纷纷跳出来,让商队逐一自证是日本人,听口音、背天皇、喊口号。



即便商队逐一照做,他们还是被认定为朝鲜人,周围的村民们开始一呼百应,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就在村长极力劝说的时候,一名带着孩子的妇人忽然拿着锄头,朝着商队头领敲下去,她的眼中毫无对血腥的恐惧,只想着自己的丈夫因朝鲜人而亡。



一瞬间,福田村的屠杀开始了。商队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成了福田村村民的攻击目标。



就在在乡军人会准备处决最后6人时,跑去求证许可证真伪的警员终于回来了,证实商队全部都是日本人。



这时大家才忽然清醒过来,刚才上窜下跳的老兵歇斯底里地大喊——我们是为了保护国家,为了保护村子!



更加讽刺的是,这场风波后,带头屠杀的那名妇人,发现丈夫从战场归来了……



历史上,福田村事件并非偶然发生的个例。

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军国主义利用灾后的混乱,对在日中国人、朝鲜人、社会主义者大肆屠杀,造成约700名中国人、6000名朝鲜人死亡,史称“东瀛惨案”,看似打着爱国的旗号,本质上就是在发泄排除异己的欲望。

影片之所以花了大半篇幅进行群像式刻画,目的就是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去剖析这些本性善良的个体,为何会爆发出群体之恶。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伪装在民族主义下的军国主义。自从朝鲜半岛爆发三一运动后,日本政府便开始利用媒体,向国内民众塑造朝鲜人的负面形象。

内务省一句话,便可让报纸将众多无头案件的罪魁祸首,全都扣在朝鲜人的头上。

他们枉顾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成为政府的喉舌,不断向国内民众洗脑,使得民众心中对朝鲜人产生恐慌,甚至是仇恨。



片中那个率先举起武器的妇人,就是因为被政府散播的谣言蛊惑,开始对朝鲜人产生憎恨,从一个战争受害者,变成了残忍的施暴者。

在此基础上,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成为这场屠杀的催化剂。在外貌无法分辨的情况下,语言、文化传统,变成了确认对方是敌是友的唯一证据。

于是就有了片中荒唐的一幕,商队被迫证明自己没有朝鲜口音,被迫当众表态效忠天皇,即便他们都做对了,但还是因为口音与本地人不同,而成为党同伐异的牺牲品。



遗憾的是,东瀛惨案发生100年后,日本还是原来的那副模样。但也庆幸的是,我们还能看到《福田村事件》这样的日本电影。

本片的原著作者曾说,写下这些真实事件,目的并不是为了谴责、清算实施屠杀的村民(其中有8名施暴者获刑3-10年),而是这个事件中暴露出的,值得世人反思的群体心态和歧视偏见。



一个人融入群体很容易,难的是在群体中还能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

若出身、传统、语言、种族,都能成为一方排斥异己的理由,那么人类真的会迎来灭顶之灾。

正因如此,无论历史有多么不堪,如果我们不从中吸取教训,就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本文标签: 日本  关东  商队  头领  军国主义  屠杀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