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日祝福语 怎么祝福孩子生日
2023-12-04
更新时间:2023-12-04 15:05:14作者:橙橘网
随着冬季的到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14岁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病原学检查等不难诊断。然而,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耳流脓的病症。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警惕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的情况发生,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急性中耳炎,是48小时内突然发生的中耳急性炎性反应,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冬春季是发病的高发期。由于小儿的全身及中耳局部的免疫功能较差,当儿童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常常合并细菌感染,使得潜藏于腺样体沟裂或者鼻咽其他部位的致病菌趁虚而入,通过“咽鼓管途径”即鼻咽部,以及中耳连接的通道侵袭中耳,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
据相关文献统计发现,约有2/3儿童在3岁以下罹患过至少一次急性中耳炎。该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有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中耳炎的发生率高达10%左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影响儿童的语言和学习能力。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的患儿,家长往往将看护重点聚焦在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部分儿童表现为发作性耳痛,即在夜间或睡眠后出现,发作一至两次后多无后续表现,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家长的忽视。
此外,由于一过性耳痛症状使得就医时,很多家长忽略将此症状及时告知儿科医生,导致患儿在数天后,会再次出现耳深部搏动性疼痛或刺痛,可伴有耳鸣、可向头部或牙齿放射、耳闷塞感、自觉或家长觉察听力下降、夜不能眠而再次就诊。病情严重者可伴随各种全身症状,如呕吐、腹泻、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症状。一旦鼓膜发生穿孔,耳内脓液流外泄,前述症状可得到缓解。
婴幼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由于其年龄的限制性,不能明显表达不适症状,常常表现为易烦躁、拽耳朵、摇头,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以及夜间持续哭闹。
在此,请家长们关注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同时,密切关注患儿有无耳部相关不适症状,如有上述表现,请尽快就诊专业医院相关耳鼻咽喉科予以专科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确诊可根据耳镜检查、听力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液分析等予以全面评估。通过耳内镜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患儿鼓膜充血严重情况,是否伴有鼓室积液以及积液的性状(图1和图2)。根据患儿主诉和自身状况,选择性予以听力学检测,对于不配合做行为测听检查的婴幼儿,选择客观听性脑干反应等来明确传导性听力下降的程度。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急性中耳炎的情况下,血常规检查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C反应蛋白>10mg/L,但也有部分患儿检测指标正常。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和通畅引流,请家长切记“一滴二喷三抗炎”的治疗原则。
对于中耳鼓膜的局部炎症,应用抗炎药水予以局部非耳毒性药物滴耳,缓解疼痛的同时起到局部消炎的作用;对于已经鼓膜穿孔流脓的儿童,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后,滴入非耳毒性滴耳液抗炎治疗,待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大都可以自行愈合。
如若流脓已停止,而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手术予以修补。同时,应用鼻部减充血剂进行喷鼻,以便恢复中耳和鼻咽连接的神奇要道“咽鼓管”功能;要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儿达到痊愈标准,如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恰当而彻底的治疗,病程长达8周以上,或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均可使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演变为慢性中耳炎,严重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听力。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病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早期治疗:一旦发现孩子肺炎支原体感染,就要警惕可能合并中耳炎发生的可能,密切关注患儿有无前述症状,若发现病情进展加速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延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同时合并中耳炎的儿童,应加用局部非耳毒性抗生素滴耳以及鼻部减充血剂进行治疗。
3. 对症治疗:如耳痛症状明显者,可给予镇痛(口服解热镇痛剂等非甾体类药物,如布洛芬等),用以帮助缓解症状。
4. 家庭护理:控制感染的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对患儿减轻病情有重要作用。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对于呕吐腹泻的患儿,应注意补液,关注全身状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尽量限制儿童处于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的时间,减少感染风险。
总的来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耳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又可能会引发并发症,需要家长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家长们应该了解这种病症的症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同时也应该了解如何应对这种病症,安抚患儿情绪,并遵医嘱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