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的快乐秘籍:一直“摆烂”,一直爽!

更新时间:2023-11-16 15:05:32作者:橙橘网

中年女人的快乐秘籍:一直“摆烂”,一直爽!

在某音上看到一个高赞视频,讲的是一个中年妈妈的育儿日常。

“娃不想睡就不睡吧,反正困到不行总会睡的;

“一顿饭不想吃就不吃吧,反正长大都是一百多斤的人;

“玩具乱就乱吧,反正收了明天还是这么乱;

视频中的妈妈完全放弃了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主打的就是一个“摆烂”。

原本以为,会有不少妈妈对此表示质疑,没想到评论区却出奇的和谐:

“可能会有人说摆烂是对娃的不负责。但是摆烂的大人和孩子真的都很快乐!”

“卷不动了,太累了,决定摆烂了……”

“当妈妈摆烂,自己舒服,孩子老公轻松,放下控制欲,大家都高兴……”



这让我回想起去年那个因为孩子不睡觉,焦虑崩溃到扇自己耳光的母亲。

好像忽然之间,大家的精神状态都有了质的改变。

为什么中年人“摆烂”让大家举家欢腾?

因为一个紧绷的家让所有人都“窒息”。



未“摆烂”前

家里上演的“大型窒息现场”

去年5月,一位母亲疯狂扇自己耳光的视频引来几百万人围观。



只看到片段的我们会觉得很疑惑:只不过是孩子不睡觉,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

了解了她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才知道:

这位母亲毕业就结婚了,丈夫负责上班养家,而她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

有一次送儿子上学,身上还背着女儿,却遇到一场大雨,三人都没有雨具,只能淋成落汤鸡。

没有人帮忙的她,明明已经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好母亲,却还是遭遇了现实的“失控”:哄娃睡觉失败后,强烈的窒息感让她忍不住狂扇自己巴掌。

我们理解她作为全职妈妈的委屈,但也应该看到她崩溃背后的限定性思维。

那就是——“只有……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按时睡觉,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乖乖听话,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这些限定性的想法通常都是源自我们对孩子、对家人的关爱;

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时,通常会延伸出许多无意识的强迫,也就是:控制。

“希望孩子好,所以忍不住控制孩子的行为举止…… ”

“希望一切都符合期待,所以忍不住控制外在环境……”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所以忍不住控制自己的合理需要……”

无意识中对孩子、对自己、对环境的三重控制,才使得家庭成为大型窒息现场。

曾遇到过一位来访者,她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母亲,也很有远见,能力很强。

但也正因为过于“负责任”,被家里人痛斥她的控制欲太强。

家人也有自我意识,总有人和她的想法不一样。

而强迫、控制家人,就会让家庭关系陷入紧绷状态。

她总说:“我年轻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很多,不希望孩子以后走我的老路。也希望我们这个家以后能过的好一点。”



她这些想法有错吗?当然没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好。

但在无意识中,她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在了家人的身上,想要通过家人的“有序”来重建自己内在的“失序”,这背后其实是中年人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对“未知”“不可知”“不确定性”有那么多的害怕,所以才会想抓住一些“确定”的稻草,让一切可控。

然而一个扎心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他人、环境,原本就是不可控的。

而当我们最终顿悟了“不可控”这一事实,“摆烂”就开始了。



被动“摆烂” vs. 主动“摆烂”

当然,顿悟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是被动接受,有的人是主动领悟。

我小姑是个比较典型的女强人,孩子未出生前,她就已规划好孩子的一生。

她原本希望孩子能考上交大,读财会专业。怎知孩子直接报考了艺术系,一毕业就跑去北漂。

后来,孩子在北京遭遇挫折,回了老家,小姑又张罗着帮孩子找工作。不料孩子直接和同乡一起开了一个公司,自己创业做短视频。

上一次见到小姑的时候,小姑一个字没提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问她的时候,她无所谓地说:“算了,不管了,管不了了。”

原来,小姑儿子不但短视频做得不错,还学会了直播,每个月至少3、4万的收入,比做财会可赚得要多。

看到孩子做出了成绩,小姑也就放弃了控制。却不曾想,正是因为自己的放手,原本紧绷的母子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小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我曾经担心的,也没多大回事,吵了大半辈子,我也想和儿子搞好关系。”

有人像小姑一样,想管也管不了,所以摆烂了。这是其一。

其二,有人却是因为累了,想要休息了。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85岁的阿姨一起上课。

我相当佩服她,这么大年龄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可是有一天,她却缺席了。

她女儿告诉我:“妈妈说她累了,不想来了,要休息。其实,我还挺高兴的。”



原来,她妈妈为家庭付出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就连上课,也是为了满足女儿的期望才来的。

因此,当妈妈提出“摆烂”,终于为自己的需求发声时,女儿也非常被触动。

“妈妈终于放松下来了。”这对女儿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解放。女儿再也不用背负亏欠妈妈的愧疚感,也卸下让妈妈幸福的责任了。



“摆烂”之后

连空气都自由起来

很多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女性,会觉得“摆烂”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摆烂可是好处多多。

我很喜欢看一个营养师博主拍摄的视频,通常是她给自己孩子做辅食。

有时候她会将提前准备好的营养汤底,配上随便处理的饭和蔬菜,蒸熟就给孩子吃了。

她的视频下面不少人评论:

“不好意思,我以为是狗饭……”

“我觉得,给孩子吃的还是要精致一点好……”

“你孩子能不能吃点正常玩意儿?”

面对这些质疑,她不以为意,坦坦荡荡地说:“可以精致,但没必要。我儿子才一岁多,长得跟三四岁似的。孩子养得好不好,跟表面功夫没关系。”



还有一位抖音的博主妈妈,对“摆烂式育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总觉得,好的母亲就是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培养孩子的共情力。但是有一天我觉得累了,躺下了,给孩子撒娇,让他给我讲故事。”

孩子对讲故事这件事乐此不疲,这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所以适当摆烂,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这里说的“摆烂”,其实是放下控制,放过自己,放过他人。让家里窒息的空气转成流动的,自由的空气。



往后余生

如何更好地“摆烂”?

在我看来,“摆烂”不等于“放弃”,并不是说完全不去干涉,不去管理了。

更好的解释是,正确的“摆烂”就是学会“如何活在不确定中” “如何让自己的心安定”。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摆烂”呢?

首先,我们要从认知上接纳“变化是常态”这一事实。

无论你如何努力控制,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学会将不确定性和变化视为机会,而不是威胁。

比如孩子不想老老实实坐在那画画,非要去踢足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培养孩子的艺术性”改为“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尝试将注意力从试图掌控一切,转移到每个当下的潜力、机会上。相信我们有能力安住当下,适应一切未知的挑战。

其次,认识到“人生并不是非得怎样不可”。

“一定要怎样”是自己给自己的限制。

我们不妨去设想两种结果:好又好到哪里去?坏又坏得到哪里呢?

孩子一顿饭不吃,真的会饿死吗?

孩子不学习围棋,会让他以后无法适应社会吗?

孩子成绩不好,是不是就永远没有出路了呢?

并不是。

有时候,我们对生活的要求过于苛刻,认为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或目标才是成功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人生的价值。

如果最坏的结果,我们都能应对,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第三,我们要学习调节自己内在的“失控”。

没有人是完美的,情绪丝毫不变,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压抑。当你情绪失控时,给予自己看见、接纳、适度“摆烂”来让自己休息、恢复,才能在爱的能量中重新连接孩子和丈夫。

调节自己的失控可以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内在的“失控”情绪是什么。通过连接身体感受,识别出容易让你感到失控的情绪,如恐惧、愤怒、沮丧等。

第二步: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试图压抑或否认这些情绪,而是尝试理解它们,背后一定有正向的需求。你可以问自己:“我的正向需求是谁什么?”

第三步:培养自我关爱,记得首先照顾好自己,这样才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他人。通过进行放松活动、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来关爱自己。

因此,“勇敢做自己”,是内在成长的第一步。

如何更好地觉察自己,关爱自己,做自己呢?在这里,真诚地向你推荐卢熠翎老师的“勇敢做自己”体验营,让我们认识自我,安定自己的心,然后更好地用爱来连接孩子,连接家人。

最后,要记住,凡事不要太认真,活出松弛感。

一位心理学博士说,我们不要像握着一把剑一样去握着生命,这会让你头破血流。而是要像握着一只小鸟,不太松不太紧。

家庭也是一样的。

把对家庭和外界的紧张感收回来,轻轻松松地活在当下。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机会,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体验会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

愿我们都能在“摆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节奏。





*本文由珂文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 | 李绚彦

编辑丨一帆

本文标签: 疯狂  足球  做自己  中年女人  快乐秘籍  

为您推荐

怎样判断是否是厌奶期 会有什么表现

1、宝宝进入厌奶期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的奶量变少了,因此可以计算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如果低于所需的奶量,没有生病发烧,且到了4~6个月大,宝宝就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2、一般而言,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

2023-12-02 21:32

三岁孩子哭闹的处理方法 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1、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在3岁孩子的眼中,这个世界有太多新奇和未知的东西,等着他去探索;他也会循着自己的兴趣去钻研。这其实是孩子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是非常可贵的动力所在。父母需要做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2023-12-01 11:37

婴儿不肯佩戴口罩怎么办 家长需要怎么做

1、学龄孩子,亲子沟通非常重要,经过反复教导,家长以身作则,孩子最终会接受科学道理,戴上口罩。对于一些低龄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互动游戏,讲故事,做相互的角色扮演,让孩子给玩具戴口罩。2、一般来说一岁以下的儿童不太适合(不

2023-12-01 10:33

小孩眼睛有近视需要长期带眼镜吗 需要一直带着近视镜

1、如果儿童是真性近视建议一直带着近视眼镜,因为真性近视的儿童带着眼镜是有很多好处的,不仅能够矫正视力,还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对于治疗弱视和斜视有好处,如果孩子近视期间一直不戴眼镜,可能导致视力变得越来越差,导致高度近视

2023-12-01 10:32

孩子为何要上幼小衔接 上幼小衔街的原因

1、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但面临生活习惯上的骤变,而且课堂模式上也有不小的区别。2、许多小孩升学后不是怕学、厌学,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没完成、东西丢三落四,这都让家长们忧心不已。其实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孩

2023-12-01 10:31

教育3岁孩子的方法 需要怎么教育

1、对孩子实行奖惩教育,有惩罚,有奖励,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毕竟如果一味的迎合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犯错了,做了不好的事情,家长就要懂得惩罚孩子,而不是一味纵容孩子。2、培养孩子的独

2023-12-01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