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哪些?

更新时间:2023-12-21 12:10:59作者:未知

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哪些?

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哪些?

在工作了之后,职工为企业工作,会得到应得的报酬,并享受企业提供的一些福利待遇,还有的公司会给员工福利费,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是不是一回事。那么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的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

一、应付福利费包含那些内容?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从费用中提取的、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比如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职工的非经常性奖金(如特别贡献奖、年终奖等)以及职工集体福利的,也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企业在支付上述各项费用时,应付福利费即减少。 具体为:

① 职工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等;

②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③ 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人员的工资;

④ 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二、 应付职工酬薪计算

1、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3、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三、应付福利费使用范围

① 职工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等;

②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③ 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人员的工资;

④ 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关于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的相关内容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应付福利费需要在职工生活困难时候,支付职工相关的补助费用,必要的时候,要支付职工的医药费,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所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公司要支付医务人员工资还有医务经费,另外职工因公事受伤了去外地求医的路费也是在应付福利费的范围内的,是福利的一部分。

为您推荐

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哪些?

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职工的非经常性奖金如特别贡献奖、年终奖等。

2023-12-21 12:10

私募基金公司注册设立有什么条件

1、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2、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等字样。

2023-12-21 12:10

什么是五金一险?五险一金有什么作用

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1、养老保险是为了老有所养,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领取退休金。2、医疗保险是职工

2023-12-21 12:10

94岁老奶奶工作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94岁老太太完全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2023-12-21 12:10

民事诉讼法立案时间和受理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1、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2、《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

2023-12-21 12:10

未成年人的继承权是否受法律保护

受法律保护,我国《婚姻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同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2023-12-21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