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24-03-29 17:14:35作者:未知

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一、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时候需要考虑子女的实际生活需要、父母一方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子女的抚养费一般是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的,但是具体的抚养费数额,则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因素进行计算。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双方达不成协议或协议无效需由人民法院判决时,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规定确定。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条规定,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二、抚育费给付期限

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但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16周年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第二,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条件的。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费的标准(20~30%比例)范围内争取较高的比例。

三、抚养费给付方法

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无论夫妻是否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都是不会被免除的。而在离婚之后,由于孩子实际只能跟随其中一方生活,另一方就只好通过支付抚养费的方式来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这就意味着离婚的时候需要确定抚养费的数额,而日后也是可以对抚养费数额作出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

为您推荐

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

离婚后子女当地抚养费标准的确定是要根据父母的负担能力以及子女的实际需要确定的。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

2024-03-29 17:14

离婚探视权的规定是什么?(离婚后探视权的规定)

离婚探视权的规定是包括父母探视权的法定权利、探视权中止的事由等。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探望、关心未成年子女或与其短时间共同生活的权利。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

2024-03-29 17:14

没结婚生孩子男方给抚养费吗?

没结婚生孩子男方给抚养费的,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的。即使达成关于孩子抚养费法定的协议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

2024-03-29 17:14

增加索要抚养费只能子女吗? 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

增加索要抚养费不是只能由子女提出的,只要是真正意义上抚养孩子的人都是可以提起的。在夫妻双方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

2024-03-29 17:13

探视权代理行使是否合法?,探视权是法定的吗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不带孩子的一方具有行使探视权的合法权益,但是该权利只是属于自有身份的一种专属权,不得进行委托转让或者代由他人行使,如果存在孩子的亲属想要探视,可以通过与带孩子的一方协商

2024-03-29 17:13

离婚让孩子探视是合理的吗?(离婚让孩子探视是合理的吗)

离婚让孩子探视是合理的。探视权是我国相关的法律中给予没有获得子女直接抚养权的一方的法定权利,虽然探视权是一种主动行的行为,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质,合理的探视对于子女的成长是有着有利帮助的。

2024-03-29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