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分为几种形式?(法院执行办法有哪几种)
2024-04-15
更新时间:2024-04-15 23:05:44作者:佚名
法院强制执行拘留属于司法拘留,一次拘留最多15天
司法拘留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执行人员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条件:被执行人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如果被拘留人没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不能对其进行拘留,这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在实际执行中,有的执行人员变拘留为一种执行手段,在不对当事人财产详细调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的情况下,以执带拘,把拘留作为考验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方法,违反法律程序,是错误的。
2、必须经合议决定,报院长批准。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属于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过三名以上执行员讨论,报本院院长批准。实践中,对某人是否适用拘留往往由承办人个人决定,法律规定的程序如同虚设。同时执行人员“先斩后奏”的情形也屡屡出现,人已经拘留,但院长还没有签字批准。
3、对异地被执行人的拘留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根据最高院的规定,对不在本辖区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请求协助执行。这是对异地拘留的限制性规定。实践中,有的法院往往自己径行到异地进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会激化矛盾,遭到围攻,执行人员身体、装备将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异地拘留前,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法院配合和协助。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对被拘留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执行人员应当明确告知被拘留人上述权利。另一方面,虽然目前的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应当通知被拘留人家属,但将被执行人拘留的原因和理由及关押的处所告之其家属,应有现实的意义。
5、提前解除拘留事由必须合理。根据规定,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但“承认并改正错误”作为解除拘留的唯一条件规定的过于笼统,有的法院只要被执行人出具一份具结悔过书就提前解除,有的法院要求被执行人象征性履行一部分义务也提前解除。
综合上面所说的,民事执行拘留一般是针对于当事人被强制执行,但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所要实施的行为,只要造成情节严重的就会按司法拘留来进行判定,一般最多为十五天,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