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橡皮泥”闯海外 骨科新材料开拓市场

更新时间:2024-03-18 15:55:47作者:橙橘网

一块“橡皮泥”闯海外 骨科新材料开拓市场

  可塑形吸收性骨修复材料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公司,几个海归博士,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的可塑形吸收性骨修复材料(以下简称:可吸收再生骨),可以像橡皮泥一样被塑形,同时具有很好的抗水性,植入后3-6个月可完成骨再生。2023年2月,这款产品获得了美国FDA批准,并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

  这家可吸收再生骨的生产企业名叫深圳市立心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心科学)。立心科学创始人、董事长孙杨介绍,公司的名称取自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这代人,应该做一些更具创新性的工作。”

  近期,南都·湾财社推出《新质·中国造》,深入千行百业,遍访湾区企业,解锁湾区新质生产力,共探高质量发展之道。记者来到立心科学,同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孙杨聊一聊,这款可以像橡皮泥一样的骨科产品是怎样问世的?又是怎样打开海外市场的?

  “重研发一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孙杨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期间,他一直从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毕业后,孙杨将落脚点选在了深圳,加入了一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

  2016年12月,不甘于人生只为车房奔波,孙杨拉着两个合伙人,成立了立心科学。“拿到第一笔200万的融资后,公司也只有三个人,租了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经过慎重思考,立心科学聚焦可吸收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及可吸收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

  公司成立之初,孙杨和团队便决定将“重视研发”摆在首位。孙杨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重研发一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资本。中国已经形成了风险投资的社会氛围,公司初创时便吸引了不少风投。但即便如此,公司还是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研发周期很长。”

  做研发能否成功是有偶然性的。当时,立心科学的现任研发总监还在高校教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瞎捣鼓”用聚乳酸(PLA)+羟基磷灰石(HA)做出了一种新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在于可塑性,像橡皮泥一样,可以进行随意地塑形。其次是抗水性强,在水中,这种材料随意塑形后也不会散掉,可以稳定地塑形填充。

  令孙杨和团队没想到的是,材料有了,实际应用却成了问题。这样一个突破性成果,一度被搁置了长达半年之久。直到在和一位骨科领域专家闲聊时,孙杨才意识到,骨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于是,孙杨和立心科学决定选择骨科作为第一个材料应用的突破口,并开始了可吸收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历经四年多的科学实践和十多次的迭代,2023年初,立心科学的可吸收再生骨完成研发定型工作,并获得了FDA 510(K)批准上市,得以进军美国市场。

  孙杨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立心科学目前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是公司十分务实,就像深圳这座城市的风格。我们不去讲虚头巴脑的东西,更多从我们实际出发,直面问题去解决问题。”

  “不想在医用材料领域被卡脖子”

  经过七年时间的发展,立心科学已经步入商业化阶段,公司产品和品牌形象在国内已初步建立。如今,立心科学已经初具规模,在深圳龙华和坪山建立了生产基地。公司也由当初的3个人,发展壮大到了7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研发人员。

  “可能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做了这么久,才进入商业化阶段?”孙杨说,“首先,立心本身是一个医用用品开发公司,前期研发周期非常漫长。此外,原材料的开发也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相比其他的医疗器械公司,周期可能会拉得更长。”

  目前,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强生、史赛克、美敦力等外资企业,以及正海生物、奥精医疗、三友医疗、立心科学等本土企业,整体呈现出外资垄断、本土企业快速发展的局面。现阶段,国内外参与企业的产品多以天然骨或无机、不可降解类人工骨为主,极少有能够实现诱导骨生长的人工骨材料。而立心科学的可吸收再生骨是全球首个同时满足可塑形、抗液相溃散和高效诱导再生的人工骨。

  “在医疗器械领域,也存在着原材料被卡脖子的问题。我们之所以首先聚焦材料研发,根本原因是不想在医用材料领域被卡脖子。”孙杨说,“在过去六年里,立心科学主要是集中在材料研发和技术的突破。目前,已经打通了全产业链条。”

  对于公司的定位,外界一度认为立心科学是一家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孙杨却不这样认为。“尽管再生骨产品属于骨科领域,但立心科学其实是一家可再生医用材料公司。材料相当于是我们公司的树干,骨科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产品。”

  据介绍,未来,立心科学会持续推进可吸收内固定物、骨填充物、医美可吸收聚合物三条产品线。在产品研发上,今年该公司将布局5款以上内固定产品,年内提交国家药监局审批。

  “不靠牺牲利润空间换取市场”

  在春节前,孙杨一直在外出差,遍访了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推广相关的骨科产品。今年,立心科学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孙杨说,目前由他本人牵头,加紧推进海外的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

  “立心科学实现海外突围的第一个桥头堡一定是美国。”孙杨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FDA作为全球最有资历的药监审评机构,具有全球的权威性。拿到美国FDA认证后,公司产品在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几乎畅行无阻。

  一家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公司,想要闯入海外市场,也并非易事。孙杨介绍,“以美国市场为例,市场相对成熟,但也比较封闭,且医疗类的企业巨头林立。所以我们需要借力打力,借助当地经销商的能力,去突破美国市场。目前来看,效果非常显著,大家对我们产品认识还是挺到位的。”

  孙杨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多个国家注册准入。后续,还将在拉美的部分国家、俄罗斯、韩国等地实现快速的注册和落地。“海外的空间非常广阔,机会也非常的多。”

  谈及产品出海,孙杨说,“以前中国产品在国外主打性价比,可能中国产品和老外的一样,甚至比他们差一点,但只要价格有优势,整体性价比很高,就能获得一部分市场。这是中国制造以前在国外的整体形象。”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越来越有品牌意识,研发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产品更具创新性,更有科技含量。”孙杨说,“我们不着急一个月内签几十家客户,我们有这种耐心。未来,立心仍然会靠长期研发,做出更好的产品,做好品牌,而不是靠牺牲利润空间去换取市场。”

  专家观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质生产力,风险投资作用重要

  基石资本董事总经理 杜志鑫

  南都·湾财社: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杜志鑫: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应该聚焦于“新”和“质”这两个方面。其中,“新”是相较于传统而言,强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核心在于创新;“质”则对应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也应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

  南都·湾财社:风险投资如何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作用?

  杜志鑫: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处于关键地位。但科技创新投资有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这与风险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相契合。我认为,在新质生产力打造过程中,风险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投资科技创新性企业,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学习过程。资本需要耐心长投,坚持长期主义和价值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技术难点,为企业的发展助力,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南都调研 总第214期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罗曼瑜

  摄影:叶浩程

本文标签: 孙杨  科学  塑形  橡皮泥  新材料  海外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