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日报 | 豪气分红超220亿,“宁王”盘中大涨;听花酒“翻车”,青海春天一字跌停;飞行汽车概念“起飞”, AI概念再度走强
2024-03-18
更新时间:2024-03-19 00:20:50作者:橙橘网
初中应该算是整个升学考试阶段里的Hard模式。
主要在于学的东西很多,但深度一般,人多内卷之下,区分度低。就像高考大省一样,出现疯狂的挤压和内卷。
这种模式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极强的不确定性。
一分一操场这件事儿听起来很戏剧化,但是具体到某个人身上,一个考试掉了几分,就代表着一个人人生这个阶段的沉沦,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鸡娃过于猛烈的家长那里,经常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规避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很多中高考家长的思维模式是,一心盯着学科成绩,为了这个成绩,可以罔顾学习规律和个人成长规律以及心理状态,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抑郁休学的孩子。
举一些为了成绩“不择手段”的例子:
只要成绩下降了,不管什么原因,第一想法是尽快把成绩搞上去,最简单的就是报班、一对一,麻烦一点的是类似“戒网瘾专项治理模式”,跑到外面找一个专门的机构盯着,不做作业盯着你做完,想玩手机盯着你不让你玩。
而实际上,成绩的起落很多只是表象,因为对表象的过度关注,背后的原因反而被忽视了。
背后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想等着孩子大了,他或许自己就好了。但是其实很多人上了研究生还要父母帮忙写作业呢,有的问题真的好不了。
即便的对于升学考试需要出成绩来讲,直给也不是好的方法。因为对成绩关注的程度远远高过了对人自身的关注,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过大,不利于升学考试。有的孩子一考试,哪怕就是一个晨测,就肚子疼,有的孩子只要大考必然失手,就是压力太大的后果。
在大考中,这种精神压力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
大考中经常有家长喜滋滋地分享,孩子进步了几十名几百名。但是,考试这事儿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进步,与此对应的必然有人退步。
我听过的最夸张的退步是海淀娃从2000多名退步到6000多名。
在初中,这种退步一般来说,心理因素大于能力因素。看着几千名的退步,成绩掉落其实也就二三十分,平均到科目,一科也就几分。
同一分数区间的孩子,其实能力的差异并没那么大,考试时临场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临场发挥情况和心理状态有比较大的直接关联。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鸡娃鸡太紧不划算,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但是,做为家长,虽然我能算明白这个帐,还是难免不焦虑,难免控制不住情绪。
这太正常了,初中孩子的样子,确实对家长耐心是巨大挑战。这也是一大半中年妇女都在学习心理学的原因。
聪明的小孩儿有聪明的问题,一般的小孩儿有一般的问题,家长如果不是天生温柔有耐心,或者漠视孩子,不关心他的学习,或者已经心死放弃,基本上很难做到永远平和。
以前的家长可以做到,是因为以前的家长大多数还处于维持生活更让人烦恼的状态,无暇顾及那么多罢了,还有社会环境的原因。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有状况,又不想孩子陷入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造成的风险之中,我们要怎么办?
实际上,通过和群里家长们的交流,我感觉大多数人的焦虑来源于总是和别人比,思维还停留在娃和所有同龄人都是对手,看着别人进步自己就着急。
做为排位赛的中高考,本质上来说,同一地域的同龄人确实都算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你天天盯着别人,尤其是最厉害的那些人,那就是故意在让自己难受。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耵不过来。
还是要回归学习本质。成绩好的孩子自驱力都强,自我管理能力都好。学习本质是孩子自己有积极向上的自驱,想要学习好才行。
他想要学习好,家长才有帮助他克服障碍的机会,其他就是具体操作层面的事情了。
一个人克服了自身的各种问题,去遵守学习规律,能够拿到好成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没那么多,而做到了的人,必然会站到更高的地方。
这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解决问题。
眼睛盯着别人,必然事事被动,你看别人学得快,你就按照别人的节奏和方法学,但是不适合你。
眼睛放到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根本问题并愿意付出代价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逻辑顺畅,避免焦虑情绪。
眼睛盯着自己,为了解决问题,必然允许成绩的有所起伏升降,而不是为一时起落而苦恼,这样也就不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当然了,没有巨大的精神压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就小了。搞不好,孩子就会变成超常发挥的那一个啦。
喂,喂,各位,你们来敲敲我的脑壳,看我是不是在做白日梦:):)
怎么说呢,就算是个白日梦,换个角度,这也还是家长放过自己的“自救手册”。
结节现在都不算啥了,别的其他更严重的大病可能马上就要在超卷的氛围中争先恐后地赶来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