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来啦】农大理科试验班研究生推免比例高达70% 北外综合评价报名进行中

更新时间:2024-03-31 00:21:00作者:橙橘网

【招办主任来啦】农大理科试验班研究生推免比例高达70% 北外综合评价报名进行中


今天上午,由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教育面对面”栏目,和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联合推出的系列公益直播节目“招办主任来啦”进行直播。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吴玫以及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升学规划中心校长何艳丽,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招生政策、专业特色、就业情况等,并针对高考规划以及志愿填报答疑解惑。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白菲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科实力雄厚,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并列第六位。农业科学学科居全球高校第2位,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

01

三大人才培养特区

(1)未来技术学院

为适用面对未来重大农业基础科学创新研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学校设立未来技术学院。

学院优势:

●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全国第一批生物科学强基计划

●全国首创生物育种强基计划

●符合条件100%推免,本硕博连读

(2)理科试验班

中国农业大学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智能装备三个方向。

学生可参与入校后二次选拔,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70%。

(3)联合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可获两校两个学位,50%推免。通过入校选拔产生。

●校内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学生可同时获得两个学士学位。通过入校选拔产生。

02

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合作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2个本科专业,可在国内学习4年或第3年赴美交流学习1-2年,国内学费每年10-11.46万元。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举办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在国内学习两年,第3、4年赴美交流学习1-2年,国内学费每年8.8-9.5万元。

国家统招生获中美双方高校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证书上不标明“中外合作办学”字样。毕业生深造去向好,出国深造50%以上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的高校深造,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高校深造。

03

“无门槛”申请转专业政策

中国农业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可谓全国高校最为灵活!实行“无门槛”申请转专业政策:全校范围内自由申请;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末起,每学期可申请一次,不限次数;能收即收。近10年平均成功率近70%。

04

就业及深造

毕业生质量全国排名第17位,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双一流”院校平均水平。


2023年前50%学生有推免资格,推免生可自主选择推免院校及专业,2023年推免保研率达到34%,深造率全国第14位,国内深造中双一流高校和顶尖科研机构比例97%,出境出国深造中世界排名前200名高校比例90%以上。

05

农大招生

(1)专业选择

学校2023年有本科招生专业71个。

其中,按照专业招生的有22个


按照18个专业大类招生的有49个。入校后按大类组织基础教学,1-2年后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就业意向及学校教学资源与条件,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


(2)2024选考科目




(3)近年在京招生人数及分数

2023年北京计划招生人数240人。近三年录取分数如下: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吴玫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现有5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级为A+,位居全国榜首。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语言学位列45,英语语言和文学位列101-150,现代语言学位列151-200,位居国内同类院校之首。

北外开设101个外语类专业,其中46个专业是全国唯一专业点,4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非外语专业类,其中12个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法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电子商务)。

01

复合型、复语型、国家化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

(1)跨校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北外与中国政法大学在2021年率先合作,打造了“英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2022年,又新增了三个专业,分别是:北外-人大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北外-北理工的“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还有和中央财经大学的“英语+金融学”。

该类专业在一批次投放,实施跨校培养,将于第三学年集中到对方大学,进行学习。对达到培养要求,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由本科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学校,按国家规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按照国家文件规定注明联合学士学位及联合培养单位。

①英语(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依托学校外国语言文学A+学科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A+学科的专业优势,设立“英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培养既掌握坚实法学理论基础,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②西班牙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联培)

依托学校外国语言文学A+学科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A+学科的专业优势,设立“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培养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跨领域、善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高水平国际新闻与传播工作者。

③英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联合培养)

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英语和国际组织创新等领域的办学优势及中央财经大学在金融学等领域的学科特色,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英语+金融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国家面向国际组织创新和全球金融治理新局面提供支撑。

④英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系统联培)

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英语和国际组织创新及北京理工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信息学领域的学科特色及办学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构建具有国际胜任力的国际数据与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国家面向国际组织创新和全球治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专业学位辅修机制

学校现已形成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跨学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成长绿色通道。

十个专业方向自由选择辅修自己感兴趣的任一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得学信网可查的辅修学位证书,为职业发展和专业深造开辟广阔的空间。

证书授予:毕业后可获得学位证书(同时标注主修学位和辅修学位),学信网会标注辅修专业。

(3)跨校通选

以学生跨校选修的形式,加强通识课程资源共享与建设,所有课程真正实现同课同堂、跨校园培养

(4)微专业辅修机制

学校开发了涉外法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传播、外交与外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区域国别学、外语教育等辅修微专业,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和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要。

核心课程4-5门,涉及学分8-10分。

(5)特色项目(入校后选拔)

①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实验班(辅修)

面向全校招收特定语种专业本科生,当年招生具体语种由新华社和北外共同确定。

采用外国语言文化教学和新闻传播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并辅以实践教学,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有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知识及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熟悉对象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具有全媒体新闻采写能力,有志于从事国际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新华社提供师资开设新闻学专业课,将新闻一线的鲜活案例和新闻实践带入课堂,向实验班学生提供到新华社实习锻炼的机会,并择优为实验班毕业生提供入职绿色通道。

②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班(辅修)

每年从两校全日制大一本科生中进行选拔,经遴选进入项目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自动转专业至英语学院学习。

融合发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中国共产党历史+英语”的跨校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

授予证书:学生修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颁中国人民大学辅修专业证书。

③外语专业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班)

采用模块制方式,共开设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领导力培养四大模块课程,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专业、学术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项目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阿拉伯学院、法语语言文化学院、日语学院、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实施,遴选时间为大一/大二下学期。

自2010年起,学校面向外语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实施“外语专业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项目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对外开放的国家发展亟需的国际化战略人才。

授予证书:修满该项目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将获得该项目荣誉证书。

④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平台

外语强化(英语+法语)/学业实践双导师制/高端研讨课/国内外优学研学计划/荣誉证书/择优推免(75%)

按照“语言沟通、文化理解、通晓规则、知行合一”四大板块安排核心课程,旨在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端复语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精通英语、熟练掌握第二外语,兼具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传播、国际法等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依托北外学院进行培养,一年级下学期经过笔试和面试遴选,学生学籍管理与党团关系仍保留在原学院。

授予证书: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全球治理卓越本科生”荣誉证书。

复语型

学校外语类专业积淀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坚持小班授课、精英培养的优良传统。

所有外语专业的本科生都学第二外语,学有余力可修读第三外语;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强化英语必修课外,可在法语、日语等79门语言中选修第二外语。

学校所有专业本科生均可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历年优秀率与及格率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英语专业专八通过率 95.3%,非外语专业专八通过率 82.9%。

国际化

(1)与84个国家和地区的299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交流协议

学校在亚、欧、美18个国家建设有23所孔子学院及独立孔子课堂,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与美国布朗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2)鼓励大批在校学生到海外学习实践

制定《全球战略规划2020-2050》《学生海外交流学习资助管理办法》,以100%资助为目标。

“全球文明与青年责任”学生海外实习实践项目——2023年北外已派出43支队伍500多名师生赴海外五大洲开展实习实践。

(3)国际小学期

从2016年开设暑期国际小学期,2023年邀请来自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荷兰、希腊、新加坡等18位外国专家,分别用英、法、德、西、日五种语言进行授课。课程内容涵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区域发展、文学与艺术、身心健康等领域。本次暑期小学期有1683位校内外同学参与选课。

(4)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1944年至今,学校从79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国专家4000余人,是中国政府资助聘请外国专家最多的大学

02

就业深造

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充分落实,近五年就业落实去向情况如下:


就业凸显三高特点:国际化程度高(遍布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活跃于各行各业)、就业层次高(外交、金融、翻译、教育、经贸、新闻、法律等涉外高素质人才)、就业满意度高

(用人单位满意度 98.61%)。

近六成学生继续深造。超九成学生国内升学双一流高校,国内深造的本科生在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96.14%。超六成学生出国(境),赴QS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留学深造的占出国(境)本科生总数的 63.04 %。


03

招生政策

北外涵盖四大招生类型,即普通本科一批招生(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或相关省市自主命题,是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选拔方式)、特殊类型招生(综合评价、保送生)、专项计划招生(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指令计划招生(民族生、内地高中班、港澳台侨招生)。

北外综合评价报名进行中

(1)招生专业

2024年“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如下:


(2)报考条件

①素质要求:具有家国情怀,品学兼优,志存高远,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外语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突出,对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有浓厚兴趣。

②成绩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北外优质生源校和省级示范校可适当放宽排名限制)。

③基本要求: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高考报名条件。具体内容以正式发布为准

(3)报考时间表

①报名:3月15日至4月15旬,只接受网上报名(不报专业)。

②初审:报名截止后进行初审,预计5月中下旬公示初审结果。

③测试、公示与录取:高考后、出分前进行入校测试(预计安排在6月中上旬),综合评价和高考成绩按比例算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4)能力测试

形式:面试;

分值:满分50分,包括外语口试(满分25分)和中文面试(满分25分)。

能力测试成绩由上述两部分相加而成。

复语考生必须参加复语测试,考试时应提供所在学校出具的复语学习证明或考试等级证明。复语测试(满分5分)为口试。复语测试成绩达到3分的作为附加分计入能力测试成绩;否则不计入,同时取消其复语资格,但保留其作为非复语考生的资格。

考生成绩若累计得分超过50分按50分计。

(5)录取依据


(6)录取规则

录取程序开始后,由各省级招办将符合学校规定条件并且报考学校的入选考生进行投档。北外依据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考生。

综合评价成绩相同的,依次录取能力测试外语口试、能力测试中文面试成绩高的考生。

未被录取者,不影响考生第一批次及后续批次的录取。

统招一批

(1)招生专业

2024年统招一批拟招生专业如下:(具体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2)录取规则

①加分投档,裸分进专业;

②分数优先 遵从志愿;

③无专业级差,(服从调剂)投档不退档,省内招生专业调剂。

(注意:具体内容以正式发布为准)

04

奖助学金及学费住宿费

(1)奖助学金

学校共16项奖学金(如下),覆盖率30%

●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国家助学金(平均金额是3300元/人)

●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

●本科新生奖学金

●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奖学金

●海外交流学习奖学金

●实习实践奖学金

●杨澜文化传媒人才奖学金 、许戈辉校友奖学金、华为奖学金等社会捐赠类9项

其中,“本科新生奖学金计划”包含“校长奖学金”和“新生奖学金”,两类奖学金约占统招一批招生人数的15%。

校长奖学金:免除本科学习期间的全部学费 ,共计 15人。

新生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对应人数及奖学金具体如下:


(2)学费住宿费标准

按教育部规定,经北京市物价局批准,学校目前本科专业的学费标准是: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费为6000元/学年;

其他专业学费为5000元/学年。

学校根据住宿条件不同向在校生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收费标准为每学年750—1200元。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升学规划中心校长 何艳丽

继分享了热门高考专业、志愿填报应知必会的名词、如何规避志愿调剂之后,本期,何艳丽老师结合往年高考生志愿填报“踩坑”真实案例,为考生及家长带来了“志愿填报十大问题”的分享。

何老师将志愿填报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归纳为五大类:政策不明、方法不对、家长包办、追求名校、想当然。围绕这些问题,何老师分别阐述了容易出现的“十大坑”以及如何规避。

坑一:平行志愿不用考虑顺序

坑二:不关注大学招生简章

坑三:照搬往年录取分数

坑四:参考最低录取分报考“热门”专业

坑五:一分不浪费才是好志愿

坑六:只填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不服从调剂/填了若干专业组,但有的专业组不服从调剂

坑七:不考虑学生家长包办

坑八:盲目追求名校,不考虑地域

坑九:高考后准备报志愿的事情也不晚

坑十:误报独立学院

何艳丽老师强调,志愿填报在技术层面要“把握机会,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