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的关键:保险行业亟待培育新质生产力

更新时间:2024-04-09 17:51:38作者:橙橘网

破局的关键:保险行业亟待培育新质生产力



导语: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升级,保险新质生产力逐渐打造,并显现出对于行业困局的改造能力。

2023年,虽然居民对于储蓄险需求的提升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行业增量,但整体需求还未充分得到释放。政策层面从产品预定利率到银保渠道均有所调整,使行业发展重心有所调整;此外,资本市场阶段性波动也使得投资端挑战较大。因此,这一年保险行业整体上有所恢复,但仍有较大潜力未得到充分激发。

这个环境下,保险行业要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或许需要和众多行业一样,也要形成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那么新质生产力在保险行业又如何打造呢?

01 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打造新质生产力,首要因素无疑是科技创新。当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时,传统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也自然培育而成。

在保险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有着众多的应用场景,可以在多方面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因此保险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非常具有应用空间。

具体而言,保险业在“业管”“财管”和“人管”等核心业务系统数字化方面已经有较为完善的部署,但仍需通过更加前沿的技术来提升效能。

在承保、核保、理赔等环节,也有待于全面应用AI等前沿技术,实现多个环节的智能化运营,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如大模型带来的交互能力提升可以帮助客户更方便高效地获取保险知识,增强对保险价值的认识,强化客户与保险的链接。

保司还可以通过AI等前沿技术来赋能代理人,帮助代理人提升展业效率。

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1年中国保险业信息科技投入规模约为414亿元,约占据行业保费收入的0.92%,这一数据虽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对比全球数据,我国保险信息科技投入深度仍待进一步加强。

但从个案来看,已经有一些公司通过对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发积累,提升了定价与运营能力,从而强化本身的竞争力水平。

如新晋跻身上市公司行列的阳光保险(06963.HK),旗下阳光财险注重数据支撑的生命表建设。生命表是保险定价的重要依据,在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计量、准备金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早在2009年,阳光财险就研发出了中国财险业内第一张“车险生命表”,运用数据技术提升产品定价能力,实现“一人一车一价”。近年来又在着力完善车险智能生命表工程,在2023年突破车险智能生命表“最后一公里”,实现行业领先的风险定价能力、风险成本刚性管理和最优资源配置全智能化,从而构建了独特的车险竞争优势。

在非车险业务领域,阳光财险也着力优化数据支撑的业务体现,建立了以“一表两册”为整体框架的非车数据生命表体系,用来支撑相关业务人员的报价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提升非车业务的发展水平。同时,信用保险生命表2023年也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了业务品质,经营稳定性进一步夯实。

在科技创新支持下,阳光保险最近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显示,阳光财险保费收入442.4亿元,同比增长9.6%。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业务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承保综合成本率98.7%,同比优化0.7个百分点,承保利润5.7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

这在保险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48家公司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75家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中位数高达103.39%,较2022年增长1.58个百分点。在保费收入超百亿的公司中,有5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100%。即使是上市的龙头企业,综合成本率也普遍抬升。因此,阳光财险凭借良好的科技水平强化了风控能力,在行业内实属难得。

此外,对于前沿的大模型技术,阳光保险在行业里也较早进行技术布局,打造了阳光正言大模型,正在对集团业务进行深度赋能。目前公司已经基于大模型技术开发出了销售、管理、服务三类机器人,提升各个业务环节的效率。如服务机器人具备业务办理私人助理式服务指导功能,可以实现咨询与办理的无缝衔接。

这样来看,借助创新技术,阳光保险的发展质量在稳步提升。

02 生态升级仍大有可为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仅着眼于单点,更放眼整个生态升级。将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将劳动者跃升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将劳动资料升级为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资料,将产品升级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这就要求保险行业全面升级产品、代理人、渠道等生态关键层面,形成更高层次的发展质量,打造保险行业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代理人方面,需要通过技术赋能、培训、激励等多种方式,提升代理人素质,使之可以高质量服务保险客户,提升代理人的产能。

渠道方面,目前并没有金科玉律表明哪个渠道是最优的,多元发力、并驾齐驱或许是助推发展、分散风险的更好选择。

产品上,要通过技术、模式创新等形式,让产品更贴近客户需求,能保障,易理解,去获得客户群体中的口碑效应。



以人身险为例,2023年人身险可谓面临较大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增长并非易事。

不过阳光人寿却实现了较好成长。总保费收入746.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新单期缴保费收入181.0亿元,同比增长22.7%;一年新业务价值36.0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4.2%。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处于较高的水平。

实际上人身险想要增长,一般会选择优化产品创新,更加贴合客户需求,或者是更加注重做好渠道补强,增强触达客户、服务客户的能力。阳光人寿则选择双管齐下,兼而有之,成长为行业模范生代表。

产品方面,行业多年来存在产品同质化、更偏向销售驱动等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保险的销售难度,也会流失部分客户的信赖。

为此,阳光人寿近年来在产品上进一步强化客户思想,如2023年围绕客户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广超2万人的大规模调研,基于对客户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创造性地推出“三张保单保一生,五张保单全家福,七彩阳光满堂红”(简称“三五七”)产品配置理念,使得客户不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是对于保险的配置体系了然于胸,对于保险价值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因此可以合理规划财力进行保险配置。这也使阳光保险成为行业少有的以全客户视角、将客户的保障需求清晰而通俗易懂地向社会作出阐释的公司。

渠道方面,多种渠道并行来形成合力,尤其是代理人渠道的提质增效。代理人渠道是保司的重要竞争力体现,强大的代理人渠道可以构建起销售产品、服务客户的竞争壁垒。

2023年,阳光人寿在实施分客群精细化经营策略下,为匹配市场客户结构变化及多元需求,个险渠道聚力锻造特色绩优体系,队伍产能与绩优人员数量大幅提升。个险渠道人均产能2.1万元,同比增长44.4%,达到MDRT标准人数同比增长84.7%;同时升级新人培育体系,提升新人客户经营能力,2023年,新人人均产能约1.5万元,同比提升50.2%。

另外,阳光人寿还着力推进精英队伍建设,在中心城市、省会城区寻求代理人渠道突破,打造培养面向中高净值客群的精英队伍,人员素质、产能持续优化。同年精英队伍人力同比增长21.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4.8%,人均产能4.9万元,是整体个险队伍的2.4倍。如此,代理人的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竞争壁垒也逐渐建立起来。

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升级,保险新质生产力逐渐打造,并显现出对于行业困局的改造能力。这也是阳光保险2023年得以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作为本世纪成立的205家保险企业中唯一一家上市的传统险企,阳光保险正提供出行业的有力参考。

随着新质生产力在保险业内逐渐形成,保险行业有望迎来真正的高质量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也随之跃迁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