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来了?广汽相关产品拟2026年上车 业内人士:能否量产
2024-04-14
更新时间:2024-04-14 18:21:30作者:橙橘网
因为怀胎十月,妈妈比爸爸更容易把孩子当做人生的全部寄托(尤其是娃优秀的情况下)。爸爸反正贡献一粒精子再喊两声加油加油就能收获一枚新娃子,绑定没那么深入。
于是妈妈和娃最后反而会形成一种“相爱相杀”的局面——你是我最爱的人,又是我最恨的人。
作者:Bing,本文来源:公众号“英华兰DrBing” (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国儿童教育学者,精通英法德三语,游走生活于多个国家和文化,通过对无数孩子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轨迹的思考,呈现给你一副儿童教育的总体画面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一、
前几天有档家庭综艺热度还挺高的——
《甄嬛传》里演安陵容(陶昕然)带着妈妈一起上节目,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却让网友吃上了香喷喷的家庭教育瓜。
这档节目就是女明星们带着妈妈去旅游,本来应该是走和谐温馨母女相亲相爱催泪线路。
结果不开眼的主持人突然对着陶昕然问了句:“小时候挨过揍吗?”
陶听了这话,当场泪崩:挨啊,那挨揍可太是家常便饭了!
一次自己考了98分,回家被亲妈胖揍一顿,理由是丢的2分哪去了?
还有一次自己考了全班第四,又被亲妈胖揍一顿,理由是滑出了前三!
说着说着,陶哭得停不下来。
主持人表示难以理解,问陶妈为啥啊?
陶妈妈作为一名资深老教师,(找到理由了,果然就是教师)说了一个让网友大吃一惊的打娃理由——居然是因为“虚荣”?!
她说,打娃一来是担心娃错过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差的那2分如果是因为没学会,那还可以补上,但如果是粗心,就觉得该打!
(表情也是相当理直气壮的赶脚)
二来也是因为自己作为老师的虚荣心。自己都当老师了,娃却不是班里前三,那面上无光啊。所以一着急就打娃了。
陶昕然今年都马上40了,还能把小学时候挨揍的细节历历在目地记到现在,可见童年阴影之深......
无数网友也被勾起了痛苦回忆:天呐,这简直是家长的典型做派,不和自己小时候一毛一样吗?隔着屏幕已经开始孩怕!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纷纷涌入评论区,回忆自己的小时候被亲妈胖揍的同款噩梦遭遇。
还有个高赞评论说:难怪陶昕然能把《甄嬛传》里自卑敏感的安陵容演绎得惟妙惟肖深入人心。
原来有这么个让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当然,咱们国人综艺,总要有个大团圆结局。
节目里陶昕然的妈妈认真反思了自己当年的错误做法,也承认了自己第一次当妈,对娃太严厉了。
最后他们母女二人相对泪两行。
但一些观察比较细致的网友还是觉得:亲子关系已经伤害了,几十年后的强行和解真的可以挽回吗?
而且在陶昕然女儿的身上,这个外婆的强势和霸道还是藏不住啊。
比如,陶昕然女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陶妈妈一直在旁边叨叨,还说不喜欢她挑的礼物,要把乐高换成算题本......
但一边的陶则坚决让女儿挑自己喜欢的买。
从陶的处理中可以看出来,她应该是在女儿身上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啊。
所以,表面上反思的陶妈妈其实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道歉是道了,事儿还是照干不误就是了。
又让人想起来那句老话:有些父母一辈子都认为孩子应该感谢自己,而有些孩子却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的道歉。
二、
其实看到这个片段我还挺有感触的。
陶妈妈是个教师,作为教师子弟,我对老师的“偏执狂”鸡娃风格深有体会!
不是说我自家哈,因为我爸妈是高校的,习惯了摸鱼式鸡娃划掉抓大方小,抓主放次,开明通达。
而是观察周边什么小学,中学老师家长,容易把学校那套基础阶段管用的事无巨细直升机模式手法拿回家对付孩子。
教师鸡娃很容易有这几个通病,第一就是对娃要求过高(也就是陶妈妈所谓的“虚荣”,或者清高),第二就是容易各方面抓得太细。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或高三班主任,根本就是得了“细致过微”的职业病。
如果“代入”到了走火入魔,那就是毁灭性的控制欲。
网上一位班主任是这么说的:
本人教师,男,十年教龄。七年班主任。明显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极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之后。我的性情大变,不像开始工作时那么开朗阳光了。每天在学校扮演者一个上级面前的绵羊,学生面前的猛虎这样一个角色。
教师家庭其实是很容易培养出学霸的。
以前看过一组数据,2007-2016年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中,父母为教师的占比最高。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成果是基于自己的职业便利。
可这种把娃往“完美”的方向塑造的做法,其实往深里说就是一种精神阉割啊。
两个教师家庭的匿名学霸就这样控诉自己的家长:
一个朋友,她在大学之前都会受到爸妈的殴打(高三都17岁了,还是会被打!) 她父母是教师,要求非常严格,举个例子:有次某科考了78,回去就被打了一晚上。 即使过了那么多年,她聊到这些过去,居然哭成了泪人。
笔者也是一名北大学生,从小到大顶着父母打造的“光环”中成长,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完美,很看重周围人的评价,也有+40分自招,以及各种奖学金,也参加过GRE,为留学做过准备,也有过一段非常消极低沉的时刻(学业家庭等多重问题)。
我自己的经历——虽然管理上比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已经“抓大放小”了不少。
但我爸就有清高保守的问题。
清高保守是低收入知识分子的通病,教师尤为严重。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他们深信中国古典的“读书人精神”,对“光宗耀祖出人投地”崇敬至极,对“炒更,捐助,做生意”来的钱却会看为“不义之财”深深鄙视。
教师传播的信条是:靠许诺未来的利益,让人容忍当下的苦难,牺牲自由——说人话就是“努力学习,考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教师作为国家机器的零件,苦役营的看守,一般非常保守、传统并认可社会秩序,因为职业的天职,就是给学生灌输社会性。各国都是如此。
“Pink floyd”的反体制教育经典歌曲《the Wall》就唱到“We don't need your education”,MTV是面目模糊的孩子们都站到流水线上,最后被制造成一样的香肠。
同时,清贫的知识分子,又要面对理想与现实中社会地位的落差。
他们求学时是人中龙凤,历史老师更是心怀天下,纵横古今,精神上是一个伟人,物质上却要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捉襟见肘。
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娃身上,让娃去帮自己实现。
反正,这一堆弊端下来,娃在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的优点背后,往往容易压力山大啊!
三、
看到陶昕然的节目里还有个评论很有意思:“你从陶昕然妈妈的名字上来看,她也是在用一辈子治愈上代人给她的伤害!”
这点也挺值得深入挖掘的。
陶妈妈名字叫“跃娣”。咱一看就明白了,显然是个重男轻女家庭出生的“不被期待的女儿”。
不得不说这是新中国的功劳,不然这陶妈打小就给卖去当童养媳为弟弟挣媳妇钱了。当什么教师。
而陶昕然跟了妈妈姓,就更有意思了。这种情况要么是陶妈离婚了,要么就是她希望女儿能足够强大,走出重男轻女的命运轮回。
所以在培养女儿的心态上,可能她也比一般家庭期待更高,要求也更严厉。因为这个女儿也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证明。为了养育好这个女儿,可能她已经穷尽自己的努力了。
这种家庭的孩子,一般也更苦逼一些。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当年我爸妈离婚后,爸爸回头就交了新女友,而我妈的控制欲却加强了,急了还偶尔会说出“你不听话就不支持你留学/不留你遗产”这样的狠话。
虽说这话也只是偶然的气化,我也没往心里去,但还是会留下稍许裂痕。
后来我经济独立后有1-2年都下意识地减少了和家里的联系,多打钱少打电话“报复”。
说到这真是觉得很讽刺。
因为怀胎十月,妈妈比爸爸更容易把孩子当做人生的全部寄托(尤其是娃优秀的情况下)。
爸爸反正贡献一粒精子再喊两声加油加油就能收获一枚新娃子,绑定没那么深入。
于是妈妈和娃最后反而会形成一种“相爱相杀”的局面——你是我最爱的人,又是我最恨的人。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截图
所以说回陶昕然,虽然陶妈妈全身散发出一种让人讨厌的气息,但真的可能是一个和“摔跤吧爸爸”类似的手段很悲催,但又很无奈的故事。
四、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在把握“爱”和“控制”之间的度,真的是一桩太难太大的课题。
但我觉得所有家长都应该牢记一个底线,鸡娃的前提一定是不能伤害亲子关系。
尤其是打娃这种魔幻手段,我不知道真的对学习成绩有用吗?
除了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有什么后果?
但很多家长,尤其越是优秀的家长就越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走到“娃必须优秀”的牛角尖里,天天因为1分2分和娃上火。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说一个词儿——松弛。好像总觉得我们的孩子缺乏松弛。
哪怕是米欧美的华人也改不了老毛病,一天到晚在拼命。好像身后跟着一只怪兽,稍微停下来就会被吃掉。
娃也是,好像当不了第一名就会立刻进厂拧螺丝,这辈子就完了。
看到白人娃休学一年旅游世界,做志愿者,玩极限运动,华人和国人都会觉得这些娃都废了——这明明是读本研博进大厂结婚生娃的年龄你们不务正业。
再有钱,也缺那种好像身下有张网给你蹦跶不怕摔,安心享受人生旅途风景,不怕狗带的松弛感。
所以这种紧张感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也传递给孩子。娃也一个个紧张兮兮的。
但只有家长先松弛了,娃才能松弛啊。
当然有很多历史客观原因让东亚人就是松弛不起来。但能意识到自己下意识的紧张并且有意识地去干预,就已经是一个好开始了。
同时,如果是离异单亲妈妈,千万别把娃子当希望当寄托当救命稻草,首要任务是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包括事业,搞钱,社交,男票,兴趣爱好等等等。
不然,绝对会吃力不讨好!
最后,让我们再次告诫自己:鸡娃,是协助娃长成他自己最好的那一个版本,而不是把娃塑造成你理想中的那一个人。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