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疯涨,金店一天一个新高价,究竟在炒什么逻辑
2024-04-15
更新时间:2024-04-15 17:52:19作者:橙橘网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3月27日,招商银行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公开表示,如今银行的经营压力正在不断加大,明确了要过“紧日子”的战略方针。
声明一出,立刻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招商银行提出要过紧日子#的话题随即登上微博热搜。连股份行里的“模范生”招商银行都要过紧日子、严日子,其他银行的表现又如何?银行赚钱变难了?怎样才能突围?
打响银行界的“节俭革命”?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少人都感到一阵恍惚。降本增效、过紧日子,这不是房企们说的话吗?怎么现在商业银行也出来降本增效了?银行赚钱变得这么难吗?
我们来看看原话,在日前举行的招商银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面对投资者对当前银行业经营压力的提问,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道:“今年将按照董事会过‘紧日子’、‘严日子’的要求,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通过降本增效,促进收入增长。”
事实上,该行业绩发布后,#招商银行近两年向员工追薪1亿多元#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反向追薪”无疑是招商银行在业绩遇寒下的无奈。看来,招商银行是真的在过“紧日子”。报告期内,招商银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除了招商银行,还有多家银行也有“反向讨薪”的操作,但都不及招行的数额。
无独有偶,4月11日,郑州银行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现阶段实际经营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本行提出了‘倾斜一线,优化资源配置’和‘降本增效’的工作要求。同时,高管薪酬在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础上,自2024年起分两年每年压降10%。
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平安银行这几年在降本增效上做了很多工作。“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我们更强调及时的服务。我们去年费用整体节约了30多个亿。”
为什么大家都在降本增效?事实上,在融资成本下行、净息差收窄和资产增速下滑的背景下,2023年银行业整体都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在已经披露2023年报的22家A股上市银行中,包括工行、建行、农行、平安、兴业、民生等13家主要银行的营收均出现负增长。
招商银行2023年的营业收入更是出现了14年来首次负增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下降1.64%;净利息收入2,146.69亿元,同比下降1.63%。要知道,招行上一次出现营收负增长还是在2009年。
不过,即使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招商银行的利润还是保持了6%的增幅,经营业绩还算稳健,分红率还有所增长,从之前的33%提高到35%。相比之下,郑州银行则直接公告称:“2023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看来,即使在银行业经营受到周期影响的背景下,招商银行依然称得上是优等生。
银行高管们也要过“紧日子”了?
当前,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已经告别“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正呈现“低利率、低利差、低盈利”的特征。
结合各主要银行的年报来看,除了需求疲软、交易下滑带来的信用卡收入减少以外,也与资本市场情况普遍表现不佳有关。在股、债的持续震荡之下,银行理财、基金代销的规模也在急剧收缩。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6.80万亿元,较年初下滑约3.07%。
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银行高管们正在面临降薪潮,也过上了“紧日子”。据Wind统计,目前披露的22家上市银行中的2023年度高管薪酬总额较2022年度下降超过20%。其中,有15家银行的管理层薪酬总额同比有所下降,包括国有大行4家,全国性股份行6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2家,“降本增效”正在进行。
经济学家余丰慧表示,在破除“金融精英论”的社会舆论及监管导向下,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将受到更严格的约束。但这也不意味着绝对的薪酬压缩,而是薪酬结构的优化、与风险责任更紧密的关联以及对绩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正如招行行长王良所说:“银行经营是马拉松比赛,比的是行稳致远的定力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