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观财报|指南针一季度净利下滑七成: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减少
2024-04-27
更新时间:2024-04-27 04:21:44作者:橙橘网
不久前,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二十周年总结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对二十年来北京高考命题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梳理。
二十年前,同样是在明媚的春季,北京市迈出了高考全科目自主命题的第一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北京高考自主命题成为全国的标杆:多种新题型被其他省市吸收借鉴,多项原题被编写进全国教材……在首善标准和命题高质量的背后,北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走进中学课堂,探寻命题变革让课堂“活”起来的奥秘;探访高校,寻找“多元开放”的高考命题与“大气灵活”的学生特质间的关系;翻阅原题,解读一道试题突破一张“纸”的限制后,怎样直击考生思维创新的高阶能力……本报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教育专家、一线教师、考生。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二十年的探索前行,让考试的功能从选拔工具转变为全面育人的载体;让教与考的关系从“猫捉老鼠”的猜与被猜,转变为双向促进、双向提升;让考核标准从“考知识”到“考能力”,再到“考素养”。
他们说——题目“近”了,考法“活”了,课堂变了;
他们说——从“北京特色”到“首都特色”,“北京实验”的脚步未曾停歇;
他们说——用命题选拔祖国需要的人才,是出题人的使命;
他们说——北京高考自主命题的二十年,是总结,更是开端。
题目“近”了 考法“活”了 课堂变了
一张试卷的价值是让学生突破试卷这张“纸”的限制,把知识说出来、用出来。命题变了,教学必然要变,我们走进课堂去探索命题改革与课程改革怎样形成合力——
试题突破“纸”的限制 课堂活起来了
“这次考的竟然是转校生积极竞选学生会主席的语段场景,太贴近我们的生活了!”日前,2024年北京市高考第二次英语听说考试举行,走出考场的高三生程思清第一时间跟老师分享她的感受。
程思清是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学生,听着她的感慨,老师王茜也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王茜既是2009届的北京高考生,又是执教了10年的一线教师。她高考时,北京高考英语听力中“说”的能力并非学习备考重点;而从2021年起,英语试卷在上机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说”的考查。
命题变了,教学必然要变。Free talk(自由谈话)、Role Play(角色扮演)等多元的课上听说活动,英语戏剧节、课本剧展演、辩论赛等课后拓展,都让“开口说”变得妙趣横生。老师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走上讲台侃侃而谈,小组研讨充分激烈,角色扮演声情并茂……英语课堂不再“寂静”。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英语教研员刘冬表示,“说”的过程不仅考查学生运用交际语言会话的能力,还教会学生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会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学会与社会、自然建立友善关系。
一张试卷的价值是让学生突破试卷这张“纸”的限制,把知识说出来、用出来。
2004年历史考题“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要求学生参照范例,介绍事件,回答问题;而2023年的考题“致敬!致远舰!”则是要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和考证,探索历史真相。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研修室主任冉峰认为,题目逐渐要求考生融会贯通历史知识,运用内化的知识对相关史料进行辨析和论证。
又如,2022年地理试题要求学生论述北京奥运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2023年考题要求考生探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高中地理教研员赵凡认为,这些题源于生活实际且没有固定答案,鼓励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自主建构、提出观点,是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融通考查。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特级教师马珏认为,这也要求一线教师深刻理解学科本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感知问题。
再以政治学科为例,2016年高考考了“我为社区献一策”,2022年考了城市滨水空间提升改造事例协商规则的设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张帅认为,独具特色的试题引导一线教学积极创设情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局面,让学生体验到在实践和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学科能力的快乐。
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让知识不再是“告诉”和“记住”
这种快乐得到了学生的印证。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4)班的学生孙艺宴发现,自己被“不由自主”支配了。比如,每天骑车上下学的路上,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用物理知识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以额定功率加速中;眼镜上起了雾,他会不由自主地透过眼镜去看不同的灯,观察不一样的光圈,想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去解释这个现象……这都让他觉得非常有趣。
“学生日常思考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下次的高考题,甚至是他们将来大学里的研究课题。”每每看到学生们自发地去思考,老师赵志龙都会很欣慰,“知识不应该是‘告诉’和‘记住’,而是能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任教十余年,赵志龙真切地感受到了高考试题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变化。比如,同样是考查“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2015年的考题,是要学生用细线、铁锁等物品,利用工具测量重力加速度,试题给出测量方法,考查学生基于实验原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到了2022年,同个知识点的考题变成了要求学生利用水龙头滴水的情境,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考查的是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的高阶能力。另一名化学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同样是考查“氧化反应”,过去的考题问铁为什么会氧化?现在的考题问在生活中如果菜刀生锈了,你会怎么解决?
北京八中物理教师赵志龙介绍老师们怎样在摄影棚里为学生录制实验视频
题目“近”了,考法“活”了,教师们教学的方向也随之变了。课堂教学怎样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单从理论出发?怎样让书本上的知识“看得到、摸得着”?老师们没少花心思,他们自己动手研制实验器材,并在全国拿了大奖;在摄影棚里拍摄实验过程,剪辑视频,变身剪辑师;为了让实验有趣,他们还要化身“魔术师”,让课本上一句“磁力的大小跟距离的远近有关”变成一场直观的“魔术表演”……在八中,实验室是开放的,学生们随时可以在“做”中学,由于使用频次高,其中一间实验室的地砖已经被学生们做重力实验的铁球砸成了“蜘蛛网”。
图为被砸成“蜘蛛网”的实验室地面
科学类学科是中学教学和考试的重要内容,高考题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北京特色。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唐挈认为,在实验中促进学生学会实验、发现问题、建立概念和规律、形成方法和策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学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据他观察,几乎每所学校的实验室数量都增加了,实验教学比重提升了,教师们积极探索基于实验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发展的过程”转化为“实验探究的过程”,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北京八中的学生在上实验课
“以前,我们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比较明确,强调精准掌握每一个概念、公式、方法,教师踩点教学,考生踩点答题、踩点得分。这种精准限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弱化了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思维。”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工作负责人表示。命题改革对学科整体性思维的考查,注重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赋予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创新的空间,这些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考查知识到启迪思想
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一道试题出得好不好,标准有很多。如果说一道题时隔几年,仍让当时的考生念念不忘、常常回味,那它大概率是一道不错的题。
比如即将大学毕业的赵颖,说起自己高考时“‘茶’字发音的传播史”这道题时,仍然眼前一亮。题目通过“茶”在不同地区的读音,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看似在说一个字,其实学生的作答过程,是思索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也是建立民族自信的过程。
同样亮眼的,还有2021年北京语文卷的大作文题“论生逢其时”,不仅让考生难忘,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讨论。北京市八一学校语文学科教师王文认为,题目着眼于“逢”与“时”,考题启发考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时代机遇互相促成,倡导考生以积极的姿态响应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时代召唤,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试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比如,2020年考题以北京冬奥色彩系统为背景、2022考题以精巧高雅的传统诗词游戏飞花令为情境……都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信,发展科学思维能力。考试,成为一个启迪思想的平台,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
沿着这条路,北京试题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考查有机融入试题,不断丰富核心素养考查路径,凸显对思维品质与思维方法的培养。
这一命题思想在课堂上也有生动的呈现。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学生在城北街道林业站种植马铃薯,上“新春劳动教育第一课”;北京市玉渊谭中学学生书法课上书写日历送妈妈,学校成立渊美学生艺术成长中心;北京宏志中学学生走进国家速滑馆和冰立方,学习滑冰的起立方法等基础动作……近年来,北京市教委鼓励各校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学校里缤纷多彩的相关课程火热推出。
命题改革与课程改革整体实施已形成合力。
京味儿试卷打造育人首善标准
情境创新、问题开放、试题多元,北京高考命题在持续探索中形成北京特色,服务首都发展,直至影响全国。北京试卷一路开拓创新,促进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
大气灵活的北京特质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走访了多所京内外高校,“大气灵活”“思维活跃”“敢于质疑” 是高校老师对北京学生最多的评价。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一起来翻翻近些年的高考题,看看能否从中找到答案。
情境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创新思维,是北京试题的一个亮点。2016年语文学科在全国首次提出基于整本书的经典阅读考查内容,考查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进行感悟和评价。政治题中,2015年试题以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参加中美创客大赛的获奖发明产品“智能储物柜”为切入点;2016年试题以针对学生群体“拖延症”现象而设计的手机应用软件为素材;2017年试题基于“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这一真实案例设问。地理题中,2017年试题以故宫博物院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旅游价值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2023年试题以小流域野外研学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从地理角度对首都北京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产业区位变化、水质改善、生态治理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综合原因分析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开放,鼓励考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是北京试题的“名片”。比如,语文作文题的“二选一”;整本经典阅读中,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印象深刻的情节,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地理试题从2020年开始进行试卷结构调整,开发新题型,并设置“任选其一”题目,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或者更擅长表达的内容;2022年试题继续开发地理写作题型,加强了对学生结构化思维、逻辑化表达的考查。
题是多元的,自然就要求答题的人是灵活的。为了适应北京学生特点,突出对考生高阶思维以及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的考查,北京高考命题围绕考出“北京特色”进行了持续探索。
时间回到2004年。这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发现,考题中出现了“北京人北京事儿”。当年的文综卷第37题,要求考生填写一个发生在近代北京的历史事件。此后,北京高考命题开始思考:怎么更好地适应北京学生的特点,怎么更好地体现北京城市的特色,怎么更好地服务北京的发展。
命题专家们通过选用具有北京地域特点的素材体现北京市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反映北京这座城市的基本精神、文化积淀和发展脉动,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试题风格。从2006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北京的符号”,到2021年地理试题中的老“动批”蝶变“金科新区”,再到2022年地理试题中的“北京奥运遗产”,2023年政治试题“北京中轴线文化申遗”,“北京特质”愈加明显。
以“北京中轴线文化申遗”这道题为例,试题不仅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中轴线申遗工作进行分析,还回到学生自身,结合学校设计的“中轴线古树之旅”等研学线路,促进学生了解中轴、体验中轴、热爱中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张斌平说:“北京命题大气灵活,具有综合性,北京素材融入考查主题,可以使考生在做题中更加熟悉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再以地理学科中的“北京奥运遗产”这道题为例,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思考和探讨类似奥运这样重大的真实事件,对地域文化、国际交往、大都市辐射功能、碳排放、科技创新乃至城市功能区发展演化等的综合且持续的影响。东城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述林表示:“近20年的北京地理试题发展,是引导和考查学生‘从地理角度看世界、用地理思维读世界、用地理逻辑表达世界’能力提升的进阶过程,是‘人地协调观’价值培养的强化过程,更是‘立德树人’任务接续完成的接力过程。”
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工作负责人表示,北京命题不仅有地区特色,更多的是体现了高质量的命题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张扬。北京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不仅仅是北京地域文化的感知,更是对大众文化的感知,是对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感知。北京特色是站在培养人的高位置上,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点上来把握北京的命题方向。
服务首都
为四个中心建设培育人才
从考出北京特色到服务首都发展、形成首都特色,探索中的北京高考命题步履不停,试题紧密贴合首都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引导培育出符合首都发展的人才。
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既是国家和民族对首都北京的期待,也是对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期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表示,四个中心建设的底层是为她提供人才。考试命题要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路自信和国家意识;要准确把握双减政策的大减法、小加法,加强对科技、传统文化、体美劳的考查,以适应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建设。
在服务首都政治中心方面,北京高考试题注重价值引领,突出以“文”化人底色。试题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以语文作文为例,2017年作文题目“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说纽带”,2018年作文题目“在祖国的发展中成长”“绿水青山图”,2023年作文题目“论生逢其时”“续航”等,立足“国家民族”和“个人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发现“小我”与“大我”的关联,启发学生从“小我”出发,关心“大我”的命运,树立民族自信、家国情怀,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在服务首都文化中心方面,北京语文高考试题2019年文学作品阅读《北京的“大”与“深”》,引导学生感知北京的城市文化精神;2022年文学作品阅读《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引导学生体会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2023年语言基础运用选取北京市“无界公园”建设的新闻作为素材,彰显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北京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夏宇表示,这些试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了解首都文化底蕴,关注首都发展趋势。
在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方面,北京2022年历史试题中有4道题分别考查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文化,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北师大附属中学历史教师李静表示,试题通过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来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试题命制极大地开阔了考生的视野,让考生能够以世界的视角来了解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在服务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基因工程鱼”等都是试题对科技发展的呈现。北京高考多个学科试题结合我国科技发展领域的时事热点创设问题,考查国家的重大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例如,2022年高考试题关注科技与社会,展现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成就。物理卷和化学卷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授课活动为情境创设问题。生物卷聚焦“智能炸弹”治疗肿瘤作用的机制、“基因工程鱼”等主题。
多道试题入选教材
首善标准辐射全国
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工作负责人表示,北京命题多年来坚持着一个传统,命题老师会对北京命题的每一道题进行审视:命题会对教学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带动作用。这些“审视”也收到了成效。
有些新题型在北京实验成功,被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吸收使用;有的命题理念被课标吸收,高考试题被改编成教材习题。这些都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力推动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
以高考数学学科为例,北京卷多道试题入选高中人教版教材。如2012年理科卷第17题、2013年理科卷第13题、 2015年理科卷第16题、2016年理科卷第16题被必修二教材选用,2016年数学文科卷第20题被选择性必修三教材选用。
对于北京高考试题“进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表示,试题融入教材在丰富现有教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强化教师重视教材的意识,让教师的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堂,进一步引领教师利用试题素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高考(等级考)命题的理念也广泛影响着全国各省市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北京高考命题自2016年就提出高考考试功能从以选拔为主向兼顾人才选拔和育人导向转变,从选拔工具向育人载体转变。此外,北京卷命题注重学情调研,强调对教学的正向导向作用,以命题理念的发展促进高中育人方式的改变,这也对全国卷和其他省市的命题发挥着积极影响。
“北京高考题自主命题以来,一路开拓创新,提出‘考试也是学习’‘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命题理念。北京试题既坚持科学严谨、理性审慎、尊重规律的思虑,也保持开放、求实、创新的态势,紧跟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考试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芳说。
“学会”可以解题 “会学”可以创新
一道试题的目的早已不局限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理解,能否转变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地基,已成为试题的核心价值所在——
回归教材
关注“从0到1”的生成过程
“啊!真疼啊!”一声大叫从视频中传出,引得教室里发出哄堂大笑。这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正在观看老师制作的物理实验视频。视频中,老师们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容器的原理,仿照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储电容器——莱顿瓶,老师还“以身试法”,亲手为同学们演示放电过程。
这个实验由物理教材中电容器的相关知识延伸而来。同时,教材中相关内容也在2022年北京高考物理选择题中有所体现。“试卷素材来源于教材,提示教学要重视对教材文本的深刻理解与深度挖掘,更要注重认知的生成过程。”首师大附中物理教师任伟然认为,2013年是北京高考试卷在素材来源方面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从教材选取命题素材的特点并不突出,教学也没有充分重视教材使用。这导致相当数量的老师对于新概念的教学只停留在将教材中的结论告知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练习,将新课讲成了习题课。但只有重视教材,再现物理规律从0到1的生成过程,才可以让学习回归本源,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从近年来的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中不难发现,绝大部分试题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原型或相关内容。根据分值统计,2018年,直接源于教材的试题占试卷总分近75%;2016、2017和2019年,直接源于教材的试题均占试卷总分近70%。这些试题或源于教材中的正文,或源于教材中的习题。高考的这种选材趋势,更好地促进教师研究、利用教材的内容,也让学生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充分、系统地学习,真正打牢基础。
当然,北京高考试题并不是一味地从教材“复制粘贴”,设问角度的灵活多变,对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2022年北京物理高考第13题属于中档难度的题目,但它依然脱胎于教材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这道习题。虽然源于教材,但这道题融入了预警系统、控制开关等多个新情境使试题更加贴近实际,用固定套路和题海战术是无法解题的。考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才能回答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刘松伟表示,现在的一线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从教材中选材,重视对教材内容的二次深度加工,并变革教学方式,利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
基础知识是载体,学生要通过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内化学科思维,提升理解、应用能力。而这,是进行高阶推理的基础,更是探究创新的水之源、木之本。
学会提出新问题
探究成为关键能力
“如何将学校的池塘改造成一个能够自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不是一个假设性课题,而是一场真正的“社会实验”。在北大附中的pbl项目式教学课程中,为了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生物学知识,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开启了“领军池改造计划”。
面对这个全新的题目,学生要经历无数次“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分析问题”的过程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师于璇告诉记者,近年来,根据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学校开发了众多探究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只是形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充分锻炼了思辨、创新的能力,全方位提升了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
北京高考化学卷首次出现探究性题目要追溯到2009年,如当年的第27题“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试题以验证和探究相结合的实验为主题,以教材中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主线,将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观察、辨析和探究实验现象,判断和推理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过程贯穿于整道试题中。刘松伟表示,这一次试题的创新改变了以往仅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的状况,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改革一直在路上,自开始命制探究性试题至今,题目依然在逐步改进。在形式上,题目逐渐多元化,出现了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真实问题解决等多种题型;情境创设中,探究性试题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试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针对高考探究性试题的特点,中学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北京市第二中学化学教师杨晓琳表示,中学的课堂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些学校探索问题驱动学习,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寻找答案,自主建构认知;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项目来探究问题,学生主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慢慢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大中衔接
为自主学习奠基
从中学升入大学,学习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很多学生由中学到大学衔接过程中的难点。北大附中生物教师王毅男表示,大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比高中阶段更高。而北京高考生物试题中大量新情境、新信息的出现,正是在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信息获取与归纳等能力,才能准确地完成高考题的作答。而养成了这类能力的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于骤然增加的信息量会更加适应。
为了更有效地考查这种自主学习、快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020年,生物高考试卷在全国范围内首先采用了“材料学习题”这一新题型。试题不仅考查学生是否“学会”了课堂和教材中的内容,而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新的知识和方法是否“会学”,如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第20题,题目是一篇来自真实科研项目的论文,要求考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对材料所给的新知识深度概括,有效考查了学生在陌生情境中提取核心信息、抓住本质规律、知识迁移、灵活创新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材料学习题所考查的自主学习等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关注的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同时也是大学项目式研究、调研等学习活动的基础。
大学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能力以及系统和精确的表述能力,而在北京高考题目中充分体现了对这些能力的考查。高考题的考查模式又会引发中学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从北京高考自主命题至今,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北京汇文中学2022级毕业生张晓雨在高考后被录取至兰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一下学期通过选拔,她顺利进入学校翠英学院生物萃英班。“到了大学,我才发现受益于北京多年的素质教育,让我在专业素养和科研思维上比较突出,使我不仅学习大学专业课比较轻松,还在科研中有较大的优势。”张晓雨说。
走出实验室,张晓雨的表现依然亮眼。在暑假为期半个月的野外实习中,张晓雨带着团队4位同学徒步十几公里采集数据,又彻夜与老师讨论论文方向,在两天内完成了一万余字的论文,最终获得“野外实习优秀个人奖”。
此外,多所学校积极开设大中衔接课程,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开设冬令营,让高中生与大学教授零距离接触,亲身经历科研活动;首师大附中开设创客空间,其中提供了车床、3D打印机等机械设备,学生可以在创客老师的带领下完成飞行器、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制造过程。刘松伟认为,通过此类课程,可以引导学生由相对独立、割裂、静止、绝对化、碎片化向关联、融合、动态、相对化、系统化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记者手记
出题人的使命
是选拔祖国需要的人才
使命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
一线教师说,回顾每一次的试题变化,他们都能感觉到试题肩负着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导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教育专家说,越来越多的题目与国家前沿科技、大政方针巧妙融合,试题拉近了学生与国家发展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说,试题使他们感受到了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时代召唤,提醒他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通过与多位采访人的对话,记者感受到了“使命感”的力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才是强国的基石,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正是出题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赋予了人才更多的成长可能。
来源:北京考试报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